音像档案数字化工作之我见
2019-09-10张喆
摘 要:本文结合上海市档案馆的音像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实践,介绍一个针对磁性载体的音像档案保护与抢救,便于操作的音像档案数字化系统,并简要介绍音像档案数字化抢救工作的操作步骤与注意事项。
关键词:音像档案;采集;存储;数字化
音像档案简言之,就是记录声音或影像的档案。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档案界比较偏重于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对日渐增长的音像档案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手段,导致对音像档案保护与抢救的技术研究不够深入。随着时间的推移,音像档案播放设备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被逐步的淘汰和更新,使得许多被保存的音像虽然表面看完好无损,但由于播放设备的消失、音像档案本身载体的自然老化等,由此带来音像档案内容可能无法读取的风险也日益加大。因此,开展对音像档案实体和信息的抢救与保护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将结合上海市档案馆的音像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实践,介绍一个针对磁性载体的音像档案保护与抢救,便于操作的音像档案数字化系统。
一、音像档案数字化系统构成
一个便于操作的音像档案数字化系统至少应当包括播放模块、采集模块、存储模块三个部分组成。
1.播放模块
播放模块主要由音像档案的播放设备构成。此模块是音像档案数字化的基础。
播放设备的选择要根据需要数字化的音像档案的类型决定。有些现在仍在使用的档案类型,如唱片、盒式录音磁带等的播放设备比较容易获取,可以从市场上直接购买到。但另一些已经淘汰的音像档案载体类型,如钢丝带、开盘带、VHS、BETACAM、U-matic等盒式录音、录像磁带一类的播放设备就比较难获取了。
从我们的实践经验来看,获取此类播放设备的途径主要有三种:一是专业电台、电视台在设备更新时淘汰的设备,这一途径获取的设备往往由于受到专业的维护,能保持在一个较好的使用状态下;二是从音视频制作的爱好者或是专业的二手设备供应商处购买设备,这一途径获取的设备由于受到一定的维护,一般能保证正常使用;三是从网络或其他途径采购的设备,这一途径获取的设备良莠不齐,风险较大。
需要注意的是,播放设备要考虑后续的日常维保问题。由于很多设备厂商只对自己品牌的设备提供维保服务,因此在选择播放设备的时候,最好先咨询本地区的品牌服务商,优先选择能够正常维保的设备。
2.采集模块
采集模块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组成。此模块是音像档案数字化的核心。采集模块的硬件部分主要有采集设备、监视监听设备、输出设备构成。采集模块的软件主要有采集软件和编辑软件。
采集设备是负责将模拟信号进行采样然后编码成数字信号的设备。采集设备要根据播放设备输出的音视频信号接口类型进行选择。模拟音频信号接口常见的有:立体声接口、RCA接口(红白色的音频接口)、XLR接口(卡侬头接口)等。模拟视频信号接口常见的有:RF射频接口(TV接口)、AV接口(黄色的音频接口)、S端子接口、YCrCb色差分量接口等。
监视监听设备是在数字化过程中,实时观察采集的图像质量的设备。监视监听设备要根据采集输出的音视频信号接口类型进行选择。常用的监视监听设备主要是带有各种类型接口的电视机、显示器、音响设备等。
输出设备是将采集设备数字化以后的数字文件进行保存的设备。输出设备要根据采集形成的数字文件的格式和大小等参数进行选择。常用的输出设备可以选择各类光盘刻录机、数字磁带刻录机、硬盘、移动存储介质等。
采集软件是负责进行模拟音视频信号采样并编码,输出成数字文件的计算机程序。编辑软件是可以对数字文件进行处理的一系列计算机程序,包括了非编软件、格式转换软件等多种。采集软件和编辑软件都是必须使用的软件工具。目前也有Adobe Premiere这样集成了采集、编辑、转换等多种功能的综合性程序,可以按照实际工作的需要进行选择。
采集模块涉及的都是当前在用的硬件和软件,市场上比较容易获取到。
3.存储模块
存储模块同样由软件和硬件两个部分组成。
软件部分:一套完整的存储系统会涉及到录入、整理、保存、利用等众多的功能接口,和纸质档案保管的数据库系统类似。一些供应商的媒资管理系统具有类似的功能,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所需的软件与服务。
硬件部分:主要由承担各部分功能的服务器、交换设备、存储设备等构成,这些都是常见的信息设备,比较容易获取。
根据《新档案保护技术实用手册》的要求,数字档案的存储方式有在线存储、离线存储、近线存储三种。在线存储设备与存储数据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实时访问,方便数字档案的利用,一般选择磁盘作为存储介质;离线存储设备及存储的数据不在网络上,无法直接访问,通常用来存储不经常利用的数字档案或进行数据的备份,一般选用磁带或光盘作为存储介质;近线存储介于两者之间,适用于不常用到或访问量不大的档案,一般选用磁盘、光盘库和磁盘阵列作为存储介质。
二、音视频数字化抢救工作步骤
1.档案原件檢查
从档案库房调出档案后,首先应当认真检查档案载体的完整性和信号质量,并作详细的记录。如载体外观存在划痕、霉点等则应采取物理手段对档案进行修复和处理。
2.设备准备和连接
根据音像档案载体类型选择相应的档案播放设备。判断其输出的信号类型,将播放设备的音视频信号输出端和音视频采集设备的信号输入端连接,同时接入监视监听设备。
3.音视频信号采集
确保线路正确连接、播放设备正常工作后,打开音视频采集软件,正确设定各项参数后开始采集。音视频采集的主要参数有:输入源设置、制式、采集格式、采集精度、工作目录、输出格式等。在采集过程中,通过监视监听设备实时查看采集的音视频信号质量。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整。
4.数字文件编辑和格式转换
采集后的数字文件根据需要,可以使用编辑软件进行剪辑、编排和质量、效果调整。必要时还可以进行格式转换,使数字文件符合数字档案的管理要求,以便于今后的保管和利用。由于在线存储主要服务于档案利用,离线存储则更侧重于档案保存。一般建议将档案数字化后的文件分成两种格式,利用级数字文件采用在线或近线存储,便于利用;档案级数字文件采用离线存储,利于保管。
5.存储
将采集完成的数字文件按需刻录进相应的存储介质并作相关记录,以备将来的保管和利用。
三、几个影响音视频数字化抢救质量的注意事项
数字化抢救工作中,采集设备抓取的是档案播放出来的图像,而不是档案原始数据的直接记录。播放时的缺陷会被采集设备捕捉而掩盖档案的原始数据。也就是说音像档案的播放质量直接影响数字化抢救的质量。所以,在进行数字化抢救的过程中,要尽量提高档案播放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要定期清洁维护播放设备
播放设备在工作一段时间之后,细粉尘或磁带氧化物和粘结剂会堆积在播放设备的通道和磁头等处,严重时会形成硬块。同时,长时间的工作,也会造成设备各部件的松动变形。因此必须定期对播放设备进行清洁维护。设备清洁可以使用无水酒精。在清洁中注意不要冲击播放通道中的任何部件。仔细地清洁磁带接触到的各个部件,包括带轮、导柱、磁头、转盘等。设备维护建议交给专业的服务商,定期进行设备检查和校准。
2.要检查档案的状态
在档案播放前要检查档案的状态。因为有时档案中间的磁带层会有拥带、层与层滑动或带卷周边不规则等现象,这是可能由于磁带传动机构校得不准、也可能是卡盘变形或未对中。如果发现这些问题,必须进行重卷带处理后再行播放。否则,播放时会因带速不稳定造成信号失真,严重时甚至会发生带速不稳或卡带。当磁带有皱折或污染时,也必须进行处理,防止卡带或污染物传到磁头上,造成数据失真。
3.要调整播放设备卷带张力
调整播放设备的卷带张力。在档案保存时,张力较小时,卷带会比较松散,可能产生波纹状的变形。张力过高,会造成较大的卷内压力,损坏磁带表面,造成信息丢失。因此,要注意调整播放设备的卷带张力,播放以后让档案还原到一个比较良好的状态。
4.要有严密的规制和高度的责任感
音像档案的抢救与保护质量好坏,有时难于用肉眼一下子分辨,有些则可能在较长时间内被发现。所以在筹划和实施音像档案抢救与保护的数字化系统时,一定要建立严密的规章制度,不可随心所欲的处置所遇到的问题。在每个工作环节均需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将有可能影响档案安全保管和有效利用的隐患逐一消除。
档案工作者肩负着为党管档,为国守史的重要职责。希望本文能给有志于进行音像档案数字化的行业同仁们带来启发,为进一步做好音像档案保护工作抛砖引玉。
参考文献:
[1]李和平,马淑桂,冯丽伟等.新档案保护技术实用手册[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1): 464-505.
[2]马志玲.档案全文数字化工作之我见[J].山西档案,2007(s1):55-56.
[3]宋艷萍.加强学校档案管理工作之我见[J].黑龙江档案,2014(4).36-36.
[4]严 静.纸质档案数字化处理之我见[J].兰台内外,2016(6):26-26.
[5]张 灵.高校档案数字化管理之我见[J].档案管理, 2014(1):91-92.
作者简介:张喆(1980-),男,浙江鄞县人,上海市档案馆主任科员,大学本科,主要从事档案保护技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