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眉户唱腔曲牌结构的演变与眉户戏的形成和发展

2019-09-10崔金明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小曲曲牌曲子

崔金明

摘 要:眉户小曲是在明清俗曲的基础上吸收本地或外地的曲调逐步形成的。它从单一但已定型的“全月调”发展至“月背调”“平调”,前两者还属于“小曲”的范畴。到了“平调”,小曲的写景抒情结构变得复杂,有些“平调”已具有“小戏”叙事特征。后来随着对外地曲牌的吸收,“月背调”容量增大,形成“杂调”,小戏发展定型。由于舞台演出的需要,小戏为了继续适应故事情节的发展成为“折戏”,最后在“折戏”的基础上具有了“本戏”的特征。由此,眉户戏曲的发展和曲牌的伸缩变化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眉户;曲子;小曲;曲牌;眉户戏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9)03-0033-08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9.03.007

Abstract:Meihu ditty emerged gradually from folk songs i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by absorbing other local and foreign melodies. It evolved from the homogeneous yet fixed “quan-yue” melody into that of“Yue-bei” and “Ping” with the former two as “ditties” while “Ping melody” already acquired the narrative features of “playlet”. Later with the absorption of the foreign tunes, “Yue-bei melody” becomes more comprehensive as the “miscellaneous melodies” and thus the playlet came into being. Owing to the need of stage performance and catering to the plot development, the playlet evolved to be “Zhe-xi” (excerpt of drama) and later evolve the features of “Ben-xi” (the complete play). It is thus to claim the development of Menhu opera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changes of tunes.

Key words:Meihu; melody; ditty; tune; Meihu opera

眉户,是陕西省的主要戏曲剧种之一,原名“迷胡”,俗称“曲子戏”,文人惯称为“清曲”,另外还有“坐唱曲子”“板凳曲子”“闷葫芦”等称呼。“眉户”是其现在的通行称谓。眉户除了陕西以外,还流传到甘肃、新疆等地,以陕西、山西为代表的眉户曲子,一般认为它在陕西成型,在由陕外传的过程中逐渐又接受更多外来曲调的影响,形成了同源分流、各具特色的眉户曲子。眉户剧种于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眉户的形成,一般据有关文献资料把它的历史追溯到明朝。在陕西,明代的康海和王九思首开文人作曲并演唱的先河,“海、九思同里、同官,同以瑾党废。每相聚沜东鄠、杜间,挟声伎酣饮,制乐造歌曲,自比俳优,以寄其怫郁。九思尝费重赀购乐工学琵琶。海搊弹尤善。后人传相仿效,大雅之道微矣。”[1]5851康王二人制作歌曲,一时后人效仿,“阳春白雪”式微,“下里巴人”流行。在明清两代民间俗曲相互的影响下,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许多曲艺和地方戏曲,眉户就是其中一支。傅惜华《中国俗曲总集叙录》中说:“明代俗曲文学中之时调小曲,承宋、元戏曲之余绪,发达极速,且垮于最盛时期”“降及清代,南北俗曲,余势犹盛,除旧调之外,复出新声,竟盛一时。”[2]这说明到了清代俗曲更加流行。蒲松龄在《增补幸云曲》第一回“坐北京正德临朝,夸大同江彬献谄”的[耍孩儿]中说:“世事儿若循环,如今人不似前,新曲一年一遭换。银纽丝儿才丢下,后来兴起打枣杆,销南枝半插罗江怨,……耍孩儿异样的新鲜”[3]。从描写的众曲牌的流行,可以推断清代民间俗曲流行的盛況。在俗曲流行传唱的背景下,眉户曲子也受其影响并得到迅速发展。

但因为研究文献的论据缺乏,眉户戏曲发展的来龙去脉至今都没有明确的答案。吕博在谈到眉户研究文献时认为,现在能查阅到的研究文献,基本限定在考察、略论等概述性质的研究,对于眉户的全貌描述不详尽,且论据稀少。眉户的源头问题存在着证史短,源流长的特点。[4]为了探索眉户的发展历史,本文将立足于文献资料论述眉户唱腔曲牌结构的演变与眉户戏的形成与发展的关系。

一、眉户小曲的形成

眉户曲子在清末出现一部代表作品,那就是《羽衣新谱》[5],它是现存最早的研究眉户曲子的文献,是由富平人王小屏历经十五年搜集改编而成,书中的序跋和曲目都是研究眉户十分重要的文献。因为该书已成孤本,资料越发显得弥足珍贵,但以前对其未足够重视,对其材料无人进行整理,更谈不上运用,现在我们利用校点好的材料来开展研究,以期让眉户形成的历史脉络更加清晰。

《羽衣新谱》把收入的作品称为“小曲”:“竭半生心血,曾选小曲四集”,并说明命名的原因:“夫何以名之曰小曲?其用意曲,其用笔曲,其用调曲。”(福堂氏《跋》)王敬之在《赞》中则称呼王小屏的演唱为“念曲”:“小屏念曲真个好,声音嘹亮句调巧”。之所以不称为“唱曲”而称“念曲”,是因为“念”与“唱戏班”和“伶人”的演唱有根本的区别,其演唱形式一般为“坐唱”,“念曲者”无伴随动作,随着曲目的内容和音乐的节奏来描写景物,抒发情感。是以《长安八景》为例(以下的曲牌均为唱腔曲牌):

【月调】草塘盛景,烟雾蒙蒙。华岳仙掌玉芙蓉,太白积雪粉妆成。

【月尾】灞桥风雪铺满地,那曲江流饮是胜景。咸阳古渡把船撑,紧靠城。

你瞧那,雁塔神钟好不威风,那骊山晚照日影儿红。

这首曲子通过两个曲牌【月调】【月尾】描写了长安八景,即草堂烟雾、华岳仙掌、太白积雪、灞柳风雪、曲江流饮、咸阳古渡、雁塔晨钟、骊山晚照。念曲人通过“吟唱”“吟”出所描述的风景人物,可一人独唱,也可几人齐唱。再看抒情的曲子《岁思》:

【月调】正月里心烦,二月里又孤单,三月、四月不见还,只等的五月、六月不回还。

【月尾】七月捎书,八月里到;他言说九月、十月、十一月半。眼看又到腊月天,仍未还;叫奴家,再等半月,又是一年。

曲子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抒发了一个思妇一年十二个月等待情人的烦躁焦急的心情。曲牌和结构简单,适合念曲人自我吟唱。

利用【月调】【月尾】结构的小曲称为“全月调”。全月调句式定型,套路固定,开篇的句段称“月调”(因为在曲子开头,所以也可称为“月头”),曲终句段称为“月尾”,收尾用三句,一般要垫一个三字句才能落腔。比如《长安八景》的落腔三字句为“你瞧那”,《岁思》的落腔三字句为“叫奴家”。上述的小曲【月调】【月尾】常见的两段式,随着进一步叙事抒情的需要,两段式的唱词敷衍成了多段式,称为“曲牌联缀体”,作者称为“月背调”。“月背调”一般也都是以【月调】开头,以【月尾】结束,再根据书目内容、情节、情绪中间配以得当的曲牌,并将这些曲牌有机地联合在一起,以表达曲子的思想主题。中间加入的曲牌主要有【漫数】【紧数】【背弓】【背尾】【满江红】【五更】【钉缸】【打连相】【一朵红云】【银扭丝】【满江红】【红云尾】【纱外窗】【金钱】【大拾片】等数十个曲牌。下面以“月背调”常见曲牌结构为例:

第一种结构:中间只有一个其他曲牌的,如《富贵》:

【月调】闲来到客堂,又到内书房。琴棋书画摆两厢,又设下文房四宝琴一张。

【漫数】举目观看,画栋雕梁,卷棚绫表,锦帐韩墙。高名字画,文案书香,芝兰其室,金玉满堂。

【月尾】金炉添檀喷鼻儿香,富贵图悬挂在吉庆堂上,一排对联挂两旁。细端详:知己客来情不厌。下对着,知心友至话偏长。

第二种结构:中间只有【背弓】【背尾】的,如《效古交》:

【月调】汤之盘铭月儿高,有朋自远方来到。久闻仁兄善于人交,咱二人手拖手儿入太庙。

【背弓】天下朋友都可交,桃园结义刘关张赵。赵子龙长坂坡前把太子保,张翼德三声喝断当阳桥。

【背尾】刘备过江,多亏乔老;关圣贤,匹马单刀保皇嫂;看起来,朋友恩情如山高。

【月尾】金烛焚香忙跪倒,学一个: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巧言令色莫可交。你听着:大丈夫要学言而有信,才是英豪。

第三种结构:中间除了【背弓】【背尾】以外,在【背弓】【背尾】之间又插入【漫数】【紧数】的,如《四大景》:

【月调】艳阳儿天,树叶儿鲜。百花争艳,三月天;桃杏含笑,柳垂肩。

【背弓】春日融和,夏日炎;熏风拂暑,来自南。猛抬头,荷花池中真好看。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又只见,鸳鸯对对水面玩。

【漫数】渔翁摆渡,水面上玩。见几个樵夫,奔走深山。农夫耕种,紧加几鞭。见几个书生,温习圣贤。见几个牧童,牛背上嬉玩。口啸玉笛,他把调翻。

【紧数】见几个书生闲游玩,集于霜毫作诗编。见几个佳人把青采,手儿内提的小花篮。伸出玉手折花玩,三寸金莲戏秋千。见几个肩担书箱担,抱琴童子随后边。开怀畅饮芳草地,玉楼人醉杏花天。

【背尾】秋菊发秀,百草凋残。入黉门,诗词歌赋东篱边。清泉流石上,明月照松间。抬头看,暑回南楼宾鸿雁。

【月尾】琼瑶碧舞雪满天,佳人才子在雪案。跨驴的人儿,孟浩然听心间。你瞧那,雪里寻梅,何等幽闲。

第四种结构:中间只有【漫数】【紧数】的,如《人情薄》:

【月调】雅韵儿幽,树叶儿尖。三皇治世立人间,五帝为尊造的全。

【漫数】当今世邪正不分,只要你有钱,那管你是甚人!尽是锦上添花,雪里送炭无人。恨旁人有钱,笑他人苦贫。

【紧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失却寸金还有可,失却光阴哪里寻。梧桐叶落根还在,留下枝梢等来春。金盆打个纷纷碎,分量何曾少半分。苏秦脱榜回家转,亲哥嫂将他赶离门。后來六国掌相印,不是亲的也上门。贫到街前无人问,富到深山有远亲。画龙画虎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知人说的知心话,知己反害知心人。

【月尾】劝君不信在尘世看,哪有久富长贫人!多买绫罗共绸缎,缝衣衫。今日人,敬衣来,不敬人。

第五种结构:中间除了【漫数】【紧数】以外,在【漫数】【紧数】之间又插入【背弓】【背尾】的(此例【背弓】【背尾】又插入了【五更】【金钱】),如《庆元旦》:

【月调】喜的是海宴河清,喜的是水秀山明。喜的是风调雨顺、万事亨通,又喜的龙飞凤舞、燕语莺鸣。

【漫数】福禄寿三星,高照门庭,四贵星献宝,八大仙来迎。赤壁仙文章,送子张金弓。刘海戏的金蟾,各显神通。

【背弓】一统太平庆元旦,五谷丰登大有年,斗回寅,出门先把大喜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半空中,天官赐福把云头现。

【五更】接喜报三元,进禄又加官,福禄康宁万万家安,处处春,福神来接见。

【金钱】喜的是一元复始,爱的是万象更新,乐的是百福骈臻,又喜的,春满乾坤福满门。

【背尾】春王正月,天子万年。元宵夜,金吾不禁把花灯玩。堆金多积玉,人马保平安。吕应合,三阳开泰,把春光献。

【紧数】福如东海水长盈,寿比南山不老松。东鲁雅言庭前挂,西京名诏写的分明。南华经秋水文章好,北苑春山却有名。钟离手执七星剑,斩妖缚邪鬼神惊。挂的是春夏秋冬景,琴棋书画摆的威风。时辰表、自鸣钟,中间又挂满堂红的灯。

【月尾】喜的是万物静观皆自得,又喜的四时佳兴与人同,世事好比红楼梦。仁君听,这才是云锦千张,一统太平。

以上五种结构是“月背调”经常使用的,可以称之为“常式结构”,在曲牌运用时,还有一些“变式结构”,就是在上述常式结构之间再插入或缺失某一或某些曲牌,比如第一种曲子《富贵》中间只有【漫数】,既可以把它看做是“常式结构”,也可以认为是第四种结构缺失了【紧数】。再如第五种曲子《庆元旦》曲牌结构,在“常式结构”中间插入了【五更】和【金钱】。换句话说,曲子在演唱中为了表情达意或叙事说理的需要,曲牌的增減往往比较灵活,像“戴着镣铐跳舞”,有一定之规,但却并不完全受限。这也使得《月背调》具有相当的张力和容量,但它主要用来写景、抒情和祝福,还不能完整地叙事,曲子内容还不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还属于“小曲”的范畴。但另一类作者称为“平调”的曲子,除了写景、抒情外还可以叙事。如“平调”中《四小景》属于【平吹调】,即是写景抒情的佳作:

春景天,春景天,对对乌鸦闹云端。杨柳叶儿青,好是梨花绽。好是梨花绽,戏要秋千,热闹一声喧。称值一路人儿醉,杏花儿天。醉了也是好,倒睡长庭院,倒睡长庭院。

夏日长,夏日长,万里无云起红光。水过凉亭响,二八佳人唱。二八佳人唱,好不风光,日高天又长。趁值一路人儿醉,一对鸳鸯。醉了也是好,倒睡凉亭上,倒睡凉亭上。

秋风高,秋风高,阵阵金风摆动树梢。铁马一声响,好像檐前吊。好像檐前吊,好不心焦,愁锁两眉梢。称值一路人儿醉,雨打芭蕉。醉了也是好,倒睡围屏靠,倒睡围屏靠。

冬雪飞,冬雪飞,万里乾坤似粉堆。雪压一枝梅,好似杨妃醉。好似杨妃醉,终日合续杯,多吃三两杯。称值一路人儿醉,趁着醉而归。醉了也是好,倒睡阳阁内,倒睡阳阁内。

这首曲子虽然只采用一个【平吹调】,但在一个曲牌下有四组结构相当、反复铺陈、层层递进的方式来描写一年四季的四类景物,并抒发了四季变换,二八佳人为了等待远去的情人不惜醉倒的心理。

二、从小曲发展到小戏

上述的《四小景》还是借景抒情的叙述方式,如上所说,还有的“平调”可以叙事,而且故事情节完整。这就具有了“小戏”的性质了。如《烟花告状》,运用了【平调】中的【百合】调作为主要的曲调,头尾起调和落腔各由一句话开始和结束,使得结构首尾呼应。请看:

【平调百合】头顶一纸无情状,急忙跪公堂。

牛老爷<白>:牛老爷坐大堂,三班人役站两厢。这女子有什么冤枉苦?你与老爷说其祥。

烟花女<调>:先告媒婆后告爹娘,告他们太不良。

牛老爷<白>:告媒婆后告爹娘,你这女子不贤良。他们怎样刻薄你,你与老爷诉冤枉,莫要说谎。

烟花女<调>:他们图银钱,将奴卖在烟花乡,臭名实难当。

牛老爷<白>:烟花乡,烟花乡,烟花乡里好时光。这么样日子你不过,一心还要怎么样?

烟花女<调>:十二三岁怀抱琵琶学弹唱,打骂实难当。一个曲儿学不会,客官来了怎么应当?

牛老爷<白>:今天姓张明日姓王,夜夜换新郎。

牛老爷<白>:今姓张,明姓王,一日一夜换新郎。你说你的命儿苦,看来还比老爷强。

烟花女<调>:到后来收园结谁身上?小女子无有下场。

牛老爷<白>:有下场,无下场,跟前就是好时光。糊里糊涂往前过,过上几载再商量。

烟花女<调>:哀告一声青天大老爷,将奴断出烟花乡,小女子愿从良。

牛老爷<白>:说从良,道从良,老爷今天事情忙。

【打连相】暂且回上你烟花院,我老爷打点要退堂。

“平调”《烟花告状》讲述了一个烟花女向牛老爷告状的故事,故事叙述父母和媒婆图银钱把她卖到妓院,她不想再背负骂名,希望离开妓院从良,求牛老爷替她做主,但牛老爷这个糊涂官,对烟花女的告状置之不理。这个故事揭示了旧时妓女从良难,揭露旧时官老爷难为民做主的糊涂断案方法。故事采用了五段一唱一白的问答方式层层推进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平调”虽然调式单一,但是比“全月调”的“两段论”具有更大的容量,更容易表达变化的情感和叙述完整的故事,在叙述故事的时候还可以加入“念白”,同时故事中的人物也不再单一,一般有二三个角色。在演唱的过程中突破一人独唱或齐唱的方式,而采用分角色表演的方法来完成。总之,“平调”曲中有戏,使眉户小曲成为眉户小戏有了可能性。

三、小戏的定型及折戏与本戏的形成

“平调”毕竟调式单一,如果要表达更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平调”显然不合时宜;而“月背调”调式多变,但脱不了程式化的局限,唯有以“月背调”为基础,但又要跳出其窠臼,才能实现小曲向小戏的根本变化,使擅长抒情的小曲化为可以叙事的小戏。从“小曲”到“小戏”的蜕变,眉户是怎样实现的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借鉴其它已经成熟的曲调来充实自己,这些曲调包括【吹腔】【倒口板】【滚】【断桥】【傲黄鹂】【老龙哭海】【太平年】【混江龙】【一点油】【一串铃】【老边关调】【易字】【琵琶】【剪边花】【男寡夫】【西京】【开调】等多种。其中,有的曲调已经初步探明来源,有的却仍须研究。其中属明清俗曲(包括明清俗曲中继承之更古老的曲牌在内)的曲牌有【吹腔】【剪边花】(即【剪靛花】)【一串铃】【倒口板】(即【倒推船】)【傲黄鹂】,来源于其他曲种或戏曲剧种的曲牌有【吹腔】【滚】,吸收其他地方民间音乐的曲牌有【老边关调】,来自当地的情歌小调有【一点油】等。[6]试以《借箭》为例加以说明:

【月调】三国论英雄,神机妙算是孔明。草船借箭鲁肃惊,献连环多亏了凤雏先生。

【背弓】周瑜献计害孔明,限一月要造十万雕翎,如不能推出辕门问斩刑。何须一月久,三日便成功。吓坏了,诚君子鲁子敬。

【断桥】尊一声:卧龙兄,一人休逞能,三日要造十万雕翎,即削竹三日怎成功?

【金钱】诸葛亮假意儿吃惊,遵了声:子敬仁兄,快设计救我残生,全不念你我二人交重。

【银扭丝】摆一摆手儿过了江东,扎下草人五百有零。忙把水夫叫一齐拉绳,方知晓军师显才能。号炮不住响叮咚,惊动了曹营众兵丁。探子忙来报,丞相在上听,上河里下来一哨兵,上河里下来一哨兵。

【背尾】曹孟德闻报怒气冲冲,叫小军与我快放箭雕翎。不多一时整,十万箭有零。

诸葛亮出得船舱,站立船头,双手鞠躬,谢了一声:多谢丞相箭雕翎。

【月尾】七星台治好了周瑜病症,暗差丁奉、徐盛拿孔明。陡然放箭走雕翎,断蓬绳。

猛抬头,又见船头上,站立一位少年将军——身穿白甲,盔带白缨,手执金弓,暗放雕翎。有人问他名和姓,姓赵名云字子龙。

《借箭》讲的是三国时期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故事容量大,人物多。主要人物有诸葛亮、曹操、鲁肃、周瑜,还有丁奉、徐盛、赵云和探子等。很明显在此曲中,从【断桥】【金钱】开始是鲁肃和诸葛亮的对话,而【背尾】也有曹操和诸葛亮的对话。为了用“对话体”来推进故事情节,表现人物关系,在该曲中新加入了曲牌【断桥】,这在“月背调”中是没有先例的。

眉户“小戏”已具雏形,由于眉户“唱腔虽有规律,但可随人物的性格或事件的情况变化与转调,不受死板僵硬的板眼的严格限制”[7]298。眉户博采众长,但又不改初衷。马健翎在《眉户音乐》的《序》说过:“眉户”虽然摹本上是以陕西关中的民伺曲凋为主,但也吸收甘肃的、山西的、四川的、湖北的……,甚至还有更远的东西;吸收只管吸收。但绝不是原盘端过来,而是把它们溶化在‘眉户’的风格中了,保持了‘眉户’的韵味。”[7]序:2眉户小戏在以后的发展中又接受说唱性较强的曲牌【滚】或【道情】等,使小戏最终定型。比如《金鸡岭》的故事内容、人物关系更加复杂:商纣时,周武王拜姜尚为相,起兵伐纣。首阳山伯夷、叔齐阻兵未成,三山关总兵孔宣奉旨阻击周兵。两军在金鸡岭对峙,周兵首战得胜,后先锋黄天化战死。孔宣连擒周将,周兵屡战失利。武王意欲退兵,正巧陆压、燃灯等赶到助战,亦败。正当孔宣耀武扬威之时,西方准提道人特意赶来,将孔宣收伏,救出众将,武王、姜尚才得以继续东征。剧目唱词如下:

【月调】武王征东,燃灯道人下九重。大战孔宣金鸡岭,西方教主到周营。

【漫数】三子哪吒征东先行,风火二轮大战在空中。画杆神戟伤人性命,二郎杨戬天下有名,嚎天仙犬无影无踪。

金鸡岭前,周纣交兵,太公会阵,孔宣争能。收去神鞭,要拿太公,众家门人,救回大营。广成子下山,服丹得生。

【紧数】太公回营多忧闷,失去神鞭锁眉头。千思万想无法奈,猛想起尊师细叮咛。

东进五关心要小,提防各阵困周营。各洞神仙反杀戒,又有野仙法术能。武王天子洪福重,自有高人定太平。

【滚】今遇孔宣好惊怕,几乎命丧他手中。收去金咤吴钩剑,收去木咤混天绫,收去哪咤乾坤圈,雷震子展翅在空中。

收去杨戬嚎天犬,龙须虎搬山打土平。收去洪锦十门遁,龙吉公主剑飞空。

【滚】众家门人齐逃命,五道神光困周营。燃灯道人来会阵,孔宣一见气不平。

孔宣忙将神光动,万道红光照天庭。燃灯忙祭起二十四颗定海珠,轻轻落在神光中。

燃灯忙将门人唤,金翅雕展翅在空中。金翅雕生长蓬莱岛,修炼千年苦用功。

吾教门下成正果,金莲座上乐长生。混沌初开降孔雀,修炼千年苦用功。西方教主成正果,八百池中享太平。

【滚】二人争斗惊天地,燃灯慧眼观分明。西方准提道人来会阵,七宝妙树拿在手中。

孔宣忙将神光动,教主顶上金莲生。朵朵金莲化金手,拿住孔宣难逃生。

【月尾】孔宣忙将原身现,化就孔雀排雀屏,教主乘在他的身中,往西行。一霎时,你听那,玉帝台前敕封他孔雀明王享太平。

它的曲牌结构由【月调】【漫数】【紧数】【滚】【滚】【滚】【月尾】组成,中间连用三个【滚】,促进了故事情节的进一步发展。这出戏已具有舞台性的特征,可以是登台演出的“眉户戏”了。这种眉户戏,据说在清道光年间才有了雏形,而在光绪年间才有正式卖戏的班子[7](295)。不管是“眉户小戏”还是“眉户戏”,它们的曲牌结构虽还是“戴帽穿靴”(即“月头”是帽、“月尾”是靴)的结构形式,但中间更多地融合了民歌体、曲艺体、戏曲体等其它曲牌形式,可谓穿了一件五彩衣。在《羽衣新谱》中,把中间穿了“五彩衣”的曲子都成为“杂调”。“眉户戏”形成以后,发展出许多剧目如《天官退兵》《醉骂禄山》《双官诰》《盗仙灵芝》《光华山走雪》《桑凉镇吃饭》等等,这些剧目可以单场演出;有些既可以单折演出,也可以组成“本戏”进行演出,如《金琬钗借水》《金琬钗题诗》《赠钗》等。它们的曲牌丰富,舞台表现力更强。试举《天官退兵》的曲牌为例。《天官退兵》共多达28个曲牌,他们是:【月调】【背弓】【五更】【紧数】【五更】【紧数】【滚】【长城】【五更】【长城】【西京】【长城】【五更】【采花浪】【攒板五更】【采花浪】【五更】【采花浪】【五更】【采花浪】【五更】【紧数】【长城】【哭道情】【五更】【小拾片】【紧数】【月尾】。《天官退兵》这出戏的主要内容是:明世宗朱厚熜嘉靖年间,太子太师严嵩专权作恶,被杨继盛劾十大罪五奸。严嵩老羞成怒,斩杀杨继盛,其子杨洪带家小反出京城,据鸡鸣山。番王知明朝腐败软弱,故意进来铁弓一张,倘若明朝无人拉得开此弓,就举兵进犯。明世宗无奈,差天官徐赞去鸡鸣山搬他亲家杨洪。杨洪基于民族大义,虽自己年迈了,却差儿子杨龙和杨虎进京。杨龙为徐赞的门婿,临行时,杨洪又给老臣徐定国专函相托,確保杨龙无失。杨龙少年英勇,武艺超群,开弓射箭,镇住了番邦。朱厚熜当殿封官赐酒,严嵩从中作梗,击碎御杯温凉盏,杀了杨龙。鸡鸣山闻讯,兴师问罪,兵临城下,朱厚熜无奈,又逼徐赞退兵。杨虎和嫂徐金定及妹妹杨赛花,态度强硬。徐赞无奈,只能求女儿说服杨虎和杨赛花,且答应了女儿提出的两个条件,最后才得以兵退。请看:

【月调】可恼奸谗,与理不端。你不该,击碎温凉盏,可怜把贤婿丧刀尖。

【背弓】许赞马上自参想,因北国进来了铁弓一张,满朝中文武百官不敢当。严嵩贼拿本上,搬贤婿到京乡,他用力扯开铁弓定番邦。

【五更】贤婿开弓弦,论功劳在朝班,他父临行嘱咐再三,他言说不做高官即回还。万岁爷思义宽,当殿赐玉盏,严嵩将盏击碎殿前,可怜把贤婿丧黄泉。

他姑嫂曾造反,命我退兵权,将我举家收在禁监,不退兵举家大小受磨难。

来至在杨营前,驻马下雕鞍,吩咐军人速往内传,你就说来了徐天官。

【紧数】忽听军人一声禀,天官来到我营中。自知他的多不是,来到我营说分明。忍气吞声拿礼见,徐伯父到此为哪般?

【五更】只因为你报兄仇,领兵困皇都,满朝文武并无你敌手,命我来劝你把兵收。

杨虎两泪汪,徐伯父听心上:我兄开弓平定番邦,论功劳也该在朝堂。可恨昏皇上,杀我兄实可伤,非怪我今诬领兵将,为只为手足情难忘。

【紧数】击碎温良本该斩,一律定罪把家抄,不是伯父上殿保,你举家大小焉得活?

杨虎听言怒冲冠,徐伯父讲话理不端,我兄不肯把君见,你是他的保驾官。保他进了森罗殿,你做的事儿自不参,来到我营说长短,想要收兵难上难。

【滚】我不辞天官抽身转,后帐里要对嫂嫂言。

【长城】我一见将军归营寨,羞的老夫头难抬,哭了声金定 儿今何在,你何不前帐望父来?

赛花 后帐侧耳听,天官来到我营中,自知他的多不是,又到这里来退兵。背地里我把兄长怨,妹妹有言听心间,临行为妹把你劝,你言说保你有天官。

到今你命遭凶险,天官操手作保官,为妹若见天官面,定要把他双眼挖。

【五更】原来是徐伯父,施礼且问安,保的我兄命归酒泉,问的他低头无一言。照你这样人,怎样做天官?还有脸面来到此间!想退兵,除非是天地翻。

【长城】许赞听言心痛酸,赛花讲话如刀挖,早知他们是这样,怎敢杨营退兵权!

【西京】自从将军归尘埃,红颜女赖上梳妆台,哭了声奴的夫君今何在?丢奴家好不孤鸿雁来。背地里我把爹爹怪,你不该杨营搬他来,闪坏儿的鸳鸯带,又闪坏儿的鸾凤鞋 。孩儿领兵为元帅,又不该杨营退兵来,无奈了走上前深深拜,问爹爹到杨营为着何来?

【长城】金定儿不必哭嚎啕,父有言语听根苗,非是父将儿夫命害了,严嵩贼设定下计笼牢。前帐里遇见你二叔叔到,他讲句话儿不肯饶,又遇见赛花小姐到,他说的为父脸发烧。

儿呀,你念起父来到,把这口恶气往下消。儿的母现在狱牢坐,搭救儿母出狱牢。

【五更】胡涂的老爹爹,讲话全然不思怪,孩儿领兵为报夫仇来,仇未报,你儿岂肯丢搭开?

儿呀!你怜念父,你的母受磨灾。

要儿念父,谁可该念我来!讲此话全然不怕父见怪,哪怕咱父女俩断往来。

【采花浪】许赞听言气满腔,蠢才讲话真可伤,母女之情全不念,领兵逼父该不该?

【攒板五更】你休说儿不该,这还是谁不该,北国鞑子反过地界,进铁弓无人开。你为元帅,缺少将才,你不该杨营搬他来,搬的儿夫朝金阙,开铁弓,退兵灾。功劳实出文武外,老爹爹,这还是谁不该?

【采花浪】击碎温良本该斩,一律定罪把家抄,不是为父上殿保,你举家大小焉得活?

【五更】说是你保的妙,保的儿夫命归阴曹。恨严嵩,贼奸巧,未曾接盏把杯抛。一个人你保不了,还想保我举家性命牢?来来来,多谢保官恩义高!

【采花浪】自古寡居大如天,你不该私意领兵权,母女之情全不念,你数说为父多不贤。

【五更】你休说大是天,你休说儿不贤,恨起严嵩咬碎牙关,领大兵一马平川,要与儿夫冤报冤。害的儿正青年,一夜头枕五更寒。破宝镜,断丝弦,你看儿可怜不可怜!老爹爹,你心上怎安然?

【采花浪】高才女为父曾夸海,曹毛女救父出狱来,这都是昔日贤孝女,你违却父命该不该?

【五更】你休要比古人,休要论先贤,比古人,论先贤,有辈烈女讲当面。昔孟姜,女中贤,聘竹签,两毛班, 他也曾送寒衣,千里路上把夫观,哭到长城惊动天。非是她不顾羞和耻,为只为夫情重如山,老爹爹你何不必心自参!

【紧数】小奴才你讲的虽有礼,以臣伐君世间稀,武王领兵曾伐纣,难道说圣人做事也有非?

武王伐纣无道,你的主亦非有道的君。何尝吾主无道理,斩坏儿夫为怎的?

你丈夫击碎温良盏,那严嵩在朝把君欺。是他欺君君不晓,你的主亦非是木石。儿呀,你念起父来到。

你来怎不见你的女婿?

父劝儿把兵收了好。

打开京城要夺旌旗。

儿的母现在牢狱内,孩儿不管闲是非。

小奴才你是谁家女?儿出门本是杨家妻。

【长城】小奴才一言问住我,开口结舌该说什么?早知晓他们这个样,怎敢杨营把兵却?

【哭道情】我一见爹爹出营寨,倒叫金定泪下来,我有心马踏金陵地,我父一家性命毕。我有心收兵回原郡,何一日为夫报仇冤?左难右难难住我,我也不知该怎么。

【五更】金定自参想,老爹爹再作商量,孩儿为你收了兵和将,既如此父感我儿恩难忘。

虽然话是这样讲,还要作商量。

扭回头来叫了一声兵将,快请你二爷和姑娘。

军人一声禀,转步到前营,赛花上前急忙应承,问嫂嫂唤我兄妹因甚情?

只因我報夫仇,领兵困皇都,我父举家现在狱中,杀进城,我父举家难逃生。

金定两泪汪,二叔叔和姑娘,请你们到来做个主张,此事儿可该怎么样?嫂嫂为元帅,

传令谁不尊?只要杀坏奸党严嵩,我兄妹何必领兵困京城?

金定忙跪倒,谢你们思义高。

嫂嫂请起再作分晓。

非怪我不把夫仇报。

老爹爹快近前,此事好作难。孩儿为你收了兵权,奏圣上可依儿事三件。

百件皆能允,何况事三件,十件八件奏上金銮。

【小拾片】我的儿先请你首一件。把奴夫金旌玉葬,还要把他亡人官封侯王。第二件把杨家反罪恕放,听旨调不听选,不进京乡。假如还有一件不把旨降,杀一个纷纷碎祸乱朝纲。

【紧数】徐天官听一言将心才放,回朝去三件事奏与君王,叫军人与老夫带过战马,回朝去,狱牢内先救举家。

【月尾】见得爹爹上了马,二叔叔姑娘泪把把,姑娘叔叔且把泪拭。

听心下,等旨到,杀奸贼大报冤枉转回故家。

这28个曲牌中既有说唱性较强的【滚】和【哭道情】;又通過【五更】【紧数】【采花浪】【长城】等曲牌地反复叠唱,在音乐的变化中使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总之,可以说眉户是经过长期的发展在明清俗曲的基础上由地摊坐唱演变到舞台演出的戏曲剧种,在发展过程中,人们给它以不同的称呼,文人称其为“清曲”,这是“坐唱曲子”“板凳曲子”的雅称,称其“曲子戏”则侧重于指称成型的眉户戏,至于称“眉户”“迷胡”“闷葫芦”则是因为三者有谐音关系。眉户的发展可以据眉户的曲牌的多寡和变化来考察其演变过程,眉户作为一个剧种,它可以包含“全月调”和“月背调”“平调”中的小曲,按演唱形式,它们就是“坐唱曲子”“板凳曲子”;也包含“平调”中已具雏形的“小戏”和“杂调”中已定型的“折戏”与“本戏”,它们可称为“眉户戏”。特别是“折戏”和“本戏”,它们的舞台性、戏剧性更强,在演唱中有滚、有唱,曲牌选用自由,能表演且分行当,已经完全是“舞台剧”了。

参考文献:

[1] 章培恒,喻遂生.明史·列传·文苑二[M]//许嘉璐.二十四史全译.上海:汉语大辞典出版社,2004:5851

[2]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音乐词典编辑部.中国音乐词典[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352.

[3] 蒲松龄.蒲松龄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363.

[4] 吕博.西府曲子研究综述 [J]. 西部大开发旬刊,2010(05).

[5] 王小屏.羽衣新谱[M].西安:西安省城内竹笆市公益书局,宣统己酉年冬月(1909年).

[6] 原作哲.陕西曲子音乐曲牌之来源与结构形式浅析[J].交响,1990(04).

[7] 姚伶,米晞,任应凯.眉户音乐[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298.

(责任编辑:涂 艳 杨 飞)

猜你喜欢

小曲曲牌曲子
永昌小曲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曲牌性视角下的器乐曲《海青》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我爱记歌词
用爱温暖那名需要陪读的孩子
有风吹过
吹曲子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如梦令·烟雨痴缠
凉州贤孝的曲牌曲调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