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散文新观察之苏南篇

2019-09-10刘军

广西文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亲情家族人性

刘军

家族叙事作为亲情叙事的重要分支,一直如同暗河般紧贴历史现实,蜿蜒前行。从古老的叙事文体,比如《哈姆雷特》的故事原型《王子复仇记》,再到戏剧史上的巅峰之作《哈姆雷特》;从《红楼梦》到巴金的激流三部曲,再到方方的《祖父在父亲心中》以及《风景》,家族成为叙事类作家观察社会结构的最为熟悉的参照物。

新世纪以来,随着叙事的勃兴及叙事维度的确立,家族叙事相应地也蜂拥而至。2016年《广西文学》散文新观察栏目所推出的广西本土作家罗南的《药这种东西》,就是典型的家族叙事的篇章,而80后作家朱强的《整年》、刘厦的《院落》以及晚乌的作品,皆可以放在家族叙事的框架内加以考察。如果视野外扩,最近十年来,家族叙事的优秀篇章有河南作家鱼禾的《失踪谱》,70后作家塞壬的《祖母即将死去》。家族叙事与恪守情感本位的亲情叙事,在审美指向上大相迥异。亲情叙事往往在情真意切以及人性之美上做文章,如张洁写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的《拾麦穗》,另外还有海量的写父亲、母亲或者姐姐的篇章,情感的本真皆作为文本的内核而存在。家族叙事并非采取去情感化的策略,不过,其情感抒发往往由直接抒情模式转向冷抒情或者暗抒情的模式,其着力点也并非在情感上,而是将家族关系作为社会现实的一个剖面,进而融进作家的现实思考和人性洞察。如果说亲情叙事偏于情感的话,那么,家族叙事则偏于现实感的提炼。因此,家族叙事的创作对作家结构的能力要求非常高。

本期散文新观察所推出的苏南的《狩猎者》,给读者提供了另一种家族叙事的处理方式。一方面,这篇作品在主题推进上有一个逐级往上的态势,父亲与动物之间,是在自然关系中的狩猎与被狩猎的关系,接着是父亲与三伯间形成的捕猎与被捕猎,是在社会关系的框架下,由人性的力量推动完成。再往上一层,家族的其他成员的现实遭遇,又构成了个体与命运间捕猎与被捕猎的关系,在这里贫穷构成了某种原罪,一切不幸不是因为不够勤俭或者努力,而是因为原罪的存在,使得家族中的不同个体,纷纷被命运所狩猎。另一方面,在结构上,这篇作品通过结尾处对果子狸、青蛙与娃娃鱼的不同关系以及它们与父亲间形成的关系,完成了结构上的闭合。从整体的审美效果来看,作品中父亲与弱小猎物的关系,家族人等与命运之间的关系,又构成了人间社会的某种隐喻,使得作品整體意义趋于能指的区域,留下了丰富的阐释空间。

史铁生曾说过,在命运面前,休论不公!苏南以对弱者的悲悯为切入点,通过人与动物、造化与人间的同类型关系的书写,以及个体作为狩猎者和被狩猎者的双重性,借以审视人性的弱点,进而与史铁生“人本困境”的命题息息相通。让我想起《我与地坛》结尾处的一番话——宇宙以其不息的欲望将一个个歌舞炼为永恒,这欲望有怎样一个人间姓名,大可忽略不计!

猜你喜欢

亲情家族人性
亲情的滋味
“狗通人性”等十一则
逼近人性
“学习”反人性吗
皿字家族
走进植物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增进亲情的项目推荐
爱的内涵
假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