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承南派足球风格 培养技术流运动员

2019-09-10章志为郭际张彪

体育风尚 2019年3期
关键词:南派海珠区海珠

章志为 郭际 张彪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素有“足球之乡”的美誉,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校园足球就一直是海珠区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足球运动在我区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深厚的群众基础,涌现出在上世纪叱咤中国足坛的领军人物容志行、中场核心陈熙荣、滑泥鳅古广明、矮脚虎赵达裕、原国家队队长吴群立、现市足协主席谢志光等,以及至今还活跃在中超赛场的卢琳。经过几代海珠足球人的不懈努力,海珠区的足球运动水平在广州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向上级体育部门输送的优秀足球人才多达150多名,广州市第五中学、广州市南武中学、广州市五中滨江学校、后乐园街小学、江南新村第二小学等在国际、国内各级青少年校园足球比赛中多次取得优秀成绩,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一、南派足球的定义和代表人物

南派足球:广义的理解为我国南方地域的足球风格,细化说是指具备广东足球流派的风格。由于南方球员身材相对矮小,为了避免在身体对抗上相对较弱的客观情况,而更多地采用细腻的脚下技术和地面配合,以及流畅的传切渗透配合、左右两翼的边线进攻来征服对手。南派足球特点:反应活、小快灵、技术流、下三路,这就是大家说的南派足球。南派足球盛行于上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代表人物有足球名宿:苏永舜、容志行、岳永荣、陈熙荣、邓锡权、古广明、欧伟庭、吴群立、赵达裕、彭伟国等一大批广东球员,以及现在效力富力足球队的卢琳、陈志钊均是南派足球的代表人物。

二、南派足球深扎于海珠校园

(一)海珠校园足球深受南派足球影响

广州市海珠区是南派足球的发源地之一,大批上世纪南派足球的代表人物出自海珠,从而也影响了一代代在海珠从事足球运动的学校老师、教练员和运动员,以及爱好足球运动的社会人士和学生家长,南派足球也深植于宝岗体育场、燕子岗体育场、洪德体育场以及区内开展足球的中小学内。

(二)海珠区校园足球传承着南派足球

海珠区校园足球的老师和教练员绝大部分来自广州体育学院、广东体育职业技术学院、广州市伟伦体育运动学校、广东省第二师范学院的毕业生以及省、市足球队退役的运动员,他们均秉承着一定的南派足球风格和特点,在日常的足球训练中,根据本土人种身体相对矮、单薄的特点,着重以培养学生对足球兴趣为主,逐步引申到足球基本技术,特别强调运动员的脚下功夫和身体协调反应、短传配合等能力,在训练中潜移默化地融入和传承了南派足球特色。

(三)南派足球元素渗透海珠校园足球每个阶段

各开展足球的学校在日常训练中,遵循市教育局主编的《广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读本—校园足球风》以及市教育研究院主编的《羊城校园足球教材》进行教授,这些教材均融入了南派足球元素,着重体现在各年龄段足球训练要素是:一是5-6岁启蒙阶段,让儿童在足球运动中无拘束地发展自己的個性,从中获得极大的乐趣,培养浓厚的足球兴趣,以小比赛为依托学习足球基本技术和活动行为;二是7-9岁基础阶段,重点抓熟悉球性,脚下基本功、培养观察习惯,发展柔韧、协调、灵敏特点的练习;三是10-12岁学习阶段,提高技术连接及应变能力,培养小场地技术运用能力和观察力,以地面进攻和渗透短传为主,以比赛和练习形式增加乐趣和提高挑战性;四是13-15岁提高阶段,在学习掌握全面的足球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传切配合、左右两翼的边线进攻的战术练习,有效的提高个人和小组攻守战术意识及能力,为形成全队战术打好基础;五是16-18岁过渡阶段,在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发展速度、耐力、爆发力等专项身体素质,为足球竞技能力的全面提高和向职业足球过渡奠定坚实的基础,突出南派足球特点。

三、南派足球在海珠校园凸显成效

经过海珠足球人多年的不懈努力,2015年我区被教育部评为首批38个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试点县区之一,2014年—2017年共有66所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和省、市校园足球推广学校,其中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11所(小学6所、中学5所);省级足球推广学校12所(小学7所、中学5所);市级足球推广学校43所(小学28所、中学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3所)。较为突出的广州市第五中学、南武中学(女足)、后乐园街小学、江南新村第二小学、聚德西路小学(女足)是我区校园足球的龙头学校,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校园足球比赛取得优秀成绩。2014年始在共计四届“富力杯”广州市中小学校园足球联赛中,我区各级学校共获得21个冠军;2015年-2018年参加全国、省、市级各类组别比赛共获得11个冠军;2012年-2016年后乐园街小学连续五年代表中国参加“达能少年足球世界杯”全球总决赛;2017年广州市足球协会 广州市第五中学共建青少年校园足球进行签约,广州市足球协会选派教练负责学校青少年足球队的训练和管理以及后备梯队的培养;今年12月,广州市第五中学将再次代表中国参加亚洲中学生足球锦标赛。

四、继承和发扬南派足球,努力夯实海珠校园足球

海珠校园足球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海珠区委区政府的关心支持、离不开区内各相关部门的积极配合;尤为难能的是60多年一代代海珠足球人的坚守和传承,为海珠的足球运动发展打下的坚实基础。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6]27号)、《教育部等6部门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实施意见》(教体艺[2015]6号)、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关于加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意见》和教育部拟定的《国家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纲要(2015-2025)》、《广东省关于推进青少年校园足球发展的实施意见》(粤教体[2016]1号)等文件精神,我局按照“资源共享、责任共担、义务共尽、人才共育”的原则,把发展校园足球作为学校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重要抓手,制定了《广州市海珠区中小学校园足球工作计划(2014-2016)和(2017-2020)》和《广州市海珠区校园足球管理办法(暂行)》;拟成立海珠区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海珠区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海珠校足办),宏观指导、统筹协调、综合管理校园足球的发展,并努力强化南派足球元素和现代足球理念的融合,进一步提升海珠足球运动水平,培养更多的具有南派足球风格的高水平后备足球人才。

五、南派足球发展中的瓶颈

(一)南派足球在中国足球发展改革中日渐式微,与广东本土足球运动员技术粗糙、技战术素养、身体对抗能力相对较弱有一定的关系;

(二)南派足球的传帮带相对缺乏,体现南派足球特点的校园足球教材相对缺乏,造成足球训练中有针对性的南派元素乏善可陈;

(三)南派足球的教学训练研讨不足,直接影响到担负青少年校园足球培训的老师和教练员,只能根据足球训练大纲并结合自身对南派足球的认知进行非系统性的教练;

(四)基层体育老师足球水平相对较低,足球专业老师少,高水平的足球指导员更少。为提高校园足球水平,广州市教育局主办,广州市足协推荐持D级证书的教练员,分别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和2018年5月10日至8月31日开展足球精英指导员进校园服务,我区有14所学校受益,但对于更多的开展校园足球的学校还远远不够;

(五)训练场地和经费的不足,以及对于基层体育教师课余训练和节假日带队比赛不能发放相应的劳务费补助,均会对于开展校园足球有一定的阻碍。

要擦亮我区南派足球之乡的名片,还需大家的共同支持和配合,当然校园足球是根基,南派足球是落脚点,我们将不忘初心,努力传承,继续贯彻落实上级对校园足球工作的各项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扎实推动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的广泛、深入和健康开展,传承南派足球风格,培养更多的技术流足球运动员,为实现中国足球梦想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范乾辉,张庭华,石硕,张新定.海南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开展的现实瓶颈调查与分析[J/OL].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 (09).

[2]浦义俊.我国竞技足球风格历史嬗变与重构策略分析[J].体育科学研究,2018,22 (03):14-17.

猜你喜欢

南派海珠区海珠
比臭大赛
Learnable three-dimensional Gabor convolutional network with global affinity attention for hyperspectral image classification
Spatial and spectral filtering of tapered lasers by using tapered distributed Bragg reflector grating
海珠湿地
南派戏装道具的创新特征
广州市海珠区培红小学作品集
新海珠,新引擎,新活力!
广州市海珠区培红小学作品集
家班聚散:福建南派布袋戏微观察
A Corpus-based Study ofThe vocabulary collocation in Adult EFL Learners’ Wr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