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零点,我在边陲为祖国站岗
2019-09-10冯凯文张民生高麓
冯凯文 张民生 高麓
派出所名称:新疆阿勒泰地区边境管理支队禾木边境派出所。
建所时间:1964年。
辖区状况:辖区为喀纳斯禾木景区,面积1590平方公里,管辖72公里中蒙边界线,常住人口599户,1659人,每年进出辖区的中外游客达一百余万人。
警力配备:现有民警16名,辅警36名。
荣誉:连续多年先进单位,先后被公安部、新疆公安厅、新疆公安边防总队授予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安全无事故单位、集体三等功等二十余项表彰和奖励;其间共有七十余名民警先后荣获全国公安边防部队“十大边防卫士”、自治区“十大杰出青年”、全区优秀人民警察、个人三等功等荣誉。
禾木,位于新疆最北部,与蒙古国毗邻。全村有蒙古族、哈萨克族、回族、汉族等599户,1659人。每年冬天,这里的人们都要举办叼羊、赛马等各种丰富多彩的民族冰雪活动。禾木一年四季风光秀丽,是许多游人留恋的地方,同时也给这里的治安和管理带来更多复杂的因素。
禾木派出所始建于1964年,经历了二十余次编制、体制和隶属关系调整,先后有来自全国各地的562名官兵在此服役,他们始终忠于党,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守护管理着中蒙72公里边境线,用青春和热血确保了边境和辖区的安全稳定。
2019年1月1日上午,我们在禾木派出所,见证了公安边防官兵集体退出现役体制转入人民警察序列的换装时刻。刚刚转制的禾木边境派出所民警,视频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疆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集体换装仪式,并同步换装。体制改变了,人员没变,职责没变,他们不忘初心继续献身公安保卫事业,以优异的成绩向党和人民交上答卷。
54年的战斗历程,562名官兵的无私奉献,在禾木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诗篇。过去,这里山高路远,交通不便。夏天泥石流泛滥,冬天大雪封山。一代又一代官兵坚守边关,自己病了出不去,家人病危见不上最后一面。所有官兵都远离亲人,未婚的奉献青春,已婚的分居两地。近些年,这里发展了,生活环境有了改变,随之带来的是社情复杂了、工作难度大了。他们说,“小小禾木地图难寻,但我们肩负的是国家的安全,光荣使命是我们的骄傲与自豪!”
教导员仲崇波大学毕业后,毅然决然来到新疆守卫边关,妻子放弃在青岛医院优厚待遇的工作,跟随落户至新疆布尔津,与双方四位老人远隔千山。他与妻子虽然只相距180公里,却因工作原因难以相见。2017年夫妻团聚仅10天、2018年相见也不足15天。因妻子长期驻村,夫妻双方常年两地分居,至今已是36岁的他,仍然无力抚养孩子。
但是教导员对于小孩子的喜爱却不比任何人少一分一毫。五年前的寒冬,他接到一个报警电话,得知一哈萨克牧民的媳妇因不慎跌倒致难产,疼得在家中炕上直打滚,可是却找不到车。此时派出所的车正在偏远牧场执勤,仲崇波当机立断,联系此时正在辖区驻训的森警,经过协调联系到一辆运兵车。仲崇波一路狂奔到牧民家中,和这位牧民一起抬着孕妇送进医院。可是这位牧民仓促慌张地忘了带身份证和钱,仲崇波想都没想掏出钱包,从妇产科到收费处再到行政办公室来回协调,就这样牧民的孩子终于在他无数次奔跑中出生了。看到护士怀抱着可爱的婴儿走来,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而此时的牧民早已哭成了一个泪人,紧紧握着仲崇波的双手。就这样,这名婴儿成了他的干儿子。
哈萨克族小伙子、派出所所长叶斯木汉大学毕业一头扎进边关,一干就是18年。长年的边境巡逻给他留下膝盖损伤的旧疾,痛风有时发作起来痛苦不堪。但他知道自己肩上的担子,面对72公里边境安全,这个汉子从未下过火线。接过三等功勋章,他什么都没说,带着人就上了巡逻线。
那个蒙古族图瓦小帅哥巴尔斯,父母很早病逝,他利用假期打工挣钱,供自己和妹妹上完大学,兄妹又双双投入边疆建设。他入伍来到边防部队。从戎10年奉献10年,边境执勤巡逻留下他长长的足迹,他成了新疆边防部队的先进人物,全区优秀人民警察、十佳边防卫士、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全国边防优秀共产党员等,可就是没有时间找媳妇,32岁了还是单身。
哈萨克族干部阿勒泰别克是这里的又一个先进典型。长年两地分居,孩子得了血管瘤和呼吸道病变,他因边境守卫离不开。而妻子梅花是一名寄宿制中学教师,每天披星戴月,但孩子的治疗和照顾双方父母的重担也只好全部压在她一个人的肩上。
在禾木54个春秋,562位官兵在为边防地区的安宁默默奉献着。青山為之动容,蓝天为之起敬。虽然在全国公安岗位中,他们也只是一个点,在祖国漫长的边境线上,他们并不那么引人关注,但在伟大共和国繁荣发展的征程中,有他们奉献的青春与热血!他们无愧为时代的英雄,边疆的山山水水会永远记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