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网络合作学习 优化体育欣赏教学

2019-09-10卢惠萍郑晓波

体育风尚 2019年3期
关键词:教学

卢惠萍 郑晓波

摘要: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学习过程、促进素质教育实施,已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主题,及深化教改、发展21世纪教育的必要任务。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发挥小班教学精神将是未来教育的新途径,网络合作学习也将是未来学习的新趋势。

关键词:网络合作学习;体育欣赏;教学

一、高中体育欣赏教学的重要性

构建体育欣赏教学新模式首先要突破传统教育观念,摒弃传统教育中教师、书本、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论。在新型教学模式下,教学系统要素间的关系进行如下四个转换:教师由讲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组织者;学生由接受者变为主动学主体;媒体从演示工具变为学生认识的工具;教学过程从传统的逻辑分析讲授转变为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建构过程。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体育欣赏教学是以计算机网络为教学媒体,辅助教师教学。网络合作学习就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中开展体育欣赏教学活动的一种新模式,它能充分体现“多元化、个别化与适性化”的小班教学精神。

二、网络合作学习的特质和意义

网络合作学习具有以下特质:

(一)多元化的特質:使用计算机辅助软件或计算机网络可以扩展体育欣赏教育的渠道,其信息内容的多元化,让学生隔空学习加挂在网络上的体育欣赏教学教材,使得体育教育能在此终身学习。

(二)营造合作、平等的学习情境:在网络的通讯中,对于不同性格或文化背景的人提供了更自由的讨论空间,从而形成一个更为和谐的教学相长互教互学的学习环境。

(三)实现个别化教学的理想: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老师将平面教材转换媒体教材储存在服务器上,开放给学生利用网络来学习。对学生而言,相同的教材,每位学生因学习路径的不同可能有不同的学习认识,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学习,有效满足了个别差异的学生需求。

(四)对教师而言,老师也能够轻易地利用网络上的相关资源,充实丰富体育教材内容与分担教学媒体制作的工作,实践体育教学的理念,甚至,老师和学生还可能共同制作体育教材。

三、网络合作学习的实践与反思

(一)网络合作学习教学实践

网络环境下的体育欣赏教学新模式—网络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等各个阶段均可到网上去查阅资料,资源共享,交流、讨论,解决同学在学习中碰到的各种问题。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关键是要教学生学会学习,将传统的“吸收—储存—再现”模式转变为“质疑探索—合作交流—内化创造”的新的教学模式,把“学以致用”突出来。在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中,围绕以下五步组织教学:

1.指导学习。预习中,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上资料解决部分可以解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仍不懂的,则由学生利用校园网络应用软件的提交功能,传到教师机中,供教师备课参考和学生课堂讨论用。

2.组织讨论。讨论前,学生把从网上查到的资料存在自己的电脑中,编好顺序。讨论中,要求学生普遍发言,鼓励持不同观点,允许相互对立的观点存在。教师的作用是启发、诱导,鼓励学生言之有理、言之有据、围绕中心并能联系实际。

3.精讲。讨论结束时,教师要全面总结,但小学生注意力难以集中太久,所以在做到精讲。从讲解内容上看,要讲在重点处、讲在难点处、讲在中心处。

4.及时反馈。一方面,在课题讨论、讲解之后,教师将事先编好或从互联网上选好的练习题,以发送或广播的形式送到各个学生的面前,让学生在电脑上操作或口头回答;另一方面,重心组卷,使期更加合理,重心传回学生机,由学生动手操作或采用“师—生、生—生”合作的形式来完成。

5.拓展延伸。教师在新课结束时,有意识地留一些拓展性并带有操作性质的问题,让学生上网查找资料继续学习,学习完成后,教师可以出专刊或专栏的形式进行总结。这样就将课内课外的知识结合起来,使知识向能力延伸、阅读向社会延伸、课内向课外延伸、学校向社会延伸。

(二)实践后反思

针对能力低的学生所设计的网际网络合作学习课程,教师的参与讨论与互动是非常必要的,以使学生顺利完成学习。根据探讨及个人教学经验提出下列三点省思:

1.在进行合作学习时,宜正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特性提供不同的网络教学策略,使群组的网络合作学习课程能更符合学生的需求。

2.在网际网络合作学习环境中,课程设计以讨论生活情境、分享知识、及问题解决主题来引导,提升学生合作学习的动机与成效。

3.使用同一策略的时间不宜太长,对不熟悉也尚未习惯采用合作学习的学生而言,对各组间竞争的合作学习参与愿意不高,过多竞争性活动,反而会加深上课压力,造成心理上的排斥,收效势必将受阻,所以应以渐进方式为宜。

为了让整个网络科技对学校体育教育所带来的冲击,将信息科技充分融入体育课堂学习领域,已是现行体育新课程的改革重点。籍由网络来进行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运用素养”,更能培养学生具备创造思考、问题解决与主动探索的能力,我想这些才是未来我们体育学科必须培养的基本能力。应用多媒体教学和互联网学习,实现教育信息化和促进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变革,迎接信息社会对教育的挑战,已经成为当今教育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小学体育新课标[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洪明洲.网络教学Teaching on Internet [M].台北:华彩出版社,1999.

猜你喜欢

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微写作」教学实践的思考
“以读促写”在初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如何让高中生物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谈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听、看、想、说、动”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对识谱教学的认识与思考
《可以预约的雪》教学探索与思考
对高等数学教学的一些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