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学课堂探真

2019-09-10余新明

教育·教学科研 2019年3期
关键词:国学文言文语言

余新明

随着民间“国学热”的持续升温,以及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国学进入中小学课堂已不再是“可不可以”的问题,而是“怎么进入”的问题。现在,很多中小学都在尝试着建设自己的国学课堂:有的编国学校本教材,有的开设专门的国学课程,有的请国学专家来校授课,有的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园活动进行国学教育渗透,不一而足。这些尝试,有的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有的还在摸索之中,有的效果一般。笔者认为,国学教育要在中小学落到实处,要长久地产生真正的文化效力,就必须建设真正的“国学课堂”。什么是国学课堂呢?简言之,就是以国学为载体,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下面就国学课堂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从建设真正、持久的国学课堂的角度逐步分析。

目标定位:文化传承

从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到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两份文件均指出:中小学的国学教育、国学课堂教学的根本目标是继承、发展我國优秀传统文化。这与中小学的其他课程,有了明显的指向差异。

从语言载体来讲,国学课堂与一般的语文课堂有一定的共性,即教学材料都是语言文字,都依托语言符号。但国学课堂教学的目标不在语言、不在一般的文学知识或常识,而在于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其落脚点在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国学经典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徐梓说:“国学教育的目的,从最根本上说,是要使教育的对象,从一个自然的、生物学意义上的中国人,变成一个自觉的、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人,成为一个既有知识、又有文化的现代中国人,成为一个有良好文化素养的‘君子’。”因此,国学课堂中的经典传授,不在于一般性的语言学习(如文言文的学习),也不在于一般性的古代知识的学习,而在于文言文、古代知识背后的优秀文化思想。它能够影响现代人的思想和灵魂,对现代人进行一种人格的熏陶,从而影响、规范一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这也是文化这一精神产品自身的规定性要求:文化的特点是“知行合一”,在于实践。国学关涉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素养的根基之学,正如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谈到的:“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这也就是说,国学课堂的教育目标是文化的传承,而文化的传承中,最重要的是做到“知行合一”,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去践行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理念。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天然含有这种“知行合一”的基因。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孔子说:“人的修养开始于学《诗》,自立于学礼,完成于学乐。”)在孔子那里,学习文化与人格修养、行为规训是合二为一的。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袁济喜表示,古代经典诗文既是德育、智育、美育的载体,同时也是本体:以《诗经》为例,它不仅是文学的范畴——形式上表现为古诗词,同时也凝聚着“仁义礼智”的内涵——这就超越了技巧,达到了人格范畴。所以,国学课堂的经典教育,不是像一般语文课那样强调语言知识的积累和语言技能的训练,而是是一种人格精神、文化心理的养成。

因此,中小学国学课堂不仅要让学生“读国学”,更要教学生“用国学”,要告诉学生怎样修养身心,怎样处理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实现学用结合。

关于国学课堂与一般语文课堂,还有其他区别。(如表)

适用方法:诵读与讲解

诵读法 传统国学经典的语言符号多是文言文,它在文法上有自己的特色,如简洁,有一定的行文韵律,讲究对仗、并举,追求齐整等等,容易上口诵读,所以,诵读法是国学课堂教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方法。在国学课堂中开展诵读教学要注意以下事项:①教师要进行示范,要教诵读的方法,如断句、划分节奏、打拍子读,甚至更高要求的吟诵方法;②开始可以慢些,要求学生要吐字分明、清晰,待学生训练一段时间后,可以逐渐加快诵读的速度;③要进行目的不同的、多层次的诵读,如初见原文的熟悉性诵读、教师讲解后的理解性诵读、学生有了一定感悟后的吟诵乃至背诵,反复诵读以形成牢固的记忆,就自然内化为学生的一种文化血脉。

中小学生有较强的记忆与模仿能力,而理解与逻辑思维能力还较弱,所以要在中小学练就诵读、背记等“童子功”。尽管有些国学经典在内容方面的深奥,但只要思想是正确的,形式是美的,便于记诵,也可以先让学生背记下来。在国学经典的学习中,“积累大于理解”有时候是可以成立的,像陶渊明那样“好读书不求甚解”——只管像牛吃草那样先吃下去(记住),待日后慢慢反刍,自然内化为一种文化养分。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就打下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但在读、背时,要注意激发学生兴趣,要注意读、背的方法指导,切不可机械式的死记硬背。徐梓先生说:“单纯地让儿童死记硬背,全然忽视理解,而且又不提供合适的背诵材料(比如句子短小、形式整齐、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铿锵悦耳、儿童喜闻乐道的蒙书、唐诗和宋词),严重败坏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教师在进行国学教学时特别需要注意的。

讲解法 国学经典的语言符号大多是文言文,而且内容深奥,因此教师的讲解就非常重要。但这种讲解,要与语文课上语文教师给学生讲解文言文的讲解法区别开来。语文课上的文言文讲解比较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这种以古典语言学习为中心的经典教育,在教育实践中往往因解决语言学习上的障碍的需要把语言的学习同思想的训练和文化的积淀割裂开来,执著于训话考据,而忽视了义理与文化上的观照与省察。”而国学课堂中的教师讲解,其立足点是进行文化传承,因此,文言文知识不是教学的重点,学生只要弄通文意即可。所以,教师的讲解要做到:①只讲重点、疑难的地方,一般不做全文贯通式讲解,能少讲就不多讲。②要讲准确,但不要讲得太深,要多给学生自己思考、体悟的空间。在“如何教授国学”的问题上,关于讲得准确,著名的教育学家黄济有如下论述:“要回归原著和原意,不要任意发挥和臆测。‘我注六经,六经注我’,是讲授国学的禁忌。教授国学常常会遇到对古文释义和解读的难题,出现见仁见智的问题,从古至今,不乏实例。为此,就需要力求回归原意,从多方而去寻求根据,从作者的整体思想去求得解答。”如何把语意讲准确,的确需要我们的国学教师花些硬功夫、苦功夫。③考虑到学生的接受问题,教师的讲尽量与学生的读结合起来,不要一味的讲,或者一味的读,“读讲结合”是提高学生兴趣、不容易倦怠的好办法。④教师要尽量讲得趣味,讲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国学故事”就是好办法。如某老师讲解《笠翁对韵》中的“举杯邀月饮,骑马踏花归”,就讲李白诗歌及宋徽宗考画院画家的故事来进行说明,学生都听得津津有味。当然,这些故事的选择,不仅要考虑趣味性,更要考虑内容的契合性,以及对文化传承的益处。

讨论法及其他

讨论法 因国学的文化特性,以及它与今天时代的差异性,所以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一些问题以明辨是非、深刻领悟,就非常有必要的了。这样的讨论,也能凸显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符合今天教育的发展潮流。在组织学生开展讨论时,一要设置真正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二要注意古今结合,与当代社会、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如我国台湾地区《国学基本教材》中,在《论语》“言行篇”后,让学生讨论的问题是:“现代社会讲究自我推销,这和孔子要求的‘讷言敏行’是否矛盾?”在《孟子》“存理克欲”篇之后,提出的问题是:“孟子主张养心寡欲,但发展经济必须刺激消费,如何在寡欲与刺激消费之间取得平衡呢?”这两个问题,都很有深度,能够刺激学生对《论语》《孟子》中的相关内容进行深入地辨析与思考,有助于他们把这些国学经典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密切联系起来。这是真正学习国学的方法,也是国学的生命力之所在。

表演法 把深奥的国学内容,让学生以故事表演的形式进行学习。陈鹤琴先生曾说:“经书的文字古奥,叙事说理,多偏于政治道德方面。幼年儿童不易明白。只好选择其适合儿童心理之记述,改编作故事或戏剧的体裁,教他们阅读,教他们表演,他们自然就能明白了解,兴趣浓厚。”表演法尤其适合把国学内容呈现为故事,或者有故事能够恰当地表现它的时候。

由字入理法 中国传统教育是“以小学通经学”,小学的功夫就是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在传统国学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基础性地位。中国古人极为重视小学的训练,“欲通经史子集之学,必先通‘小学’。不通‘小学’,则不通‘经学’。”国学大师章太炎在《国学概论》中说:“所以研究国学,无论读古书或治文学、哲学,通小学都是一件紧要的事。”每一个汉字,都蕴含有丰富的文化信息,若教师在国学课堂上能够利用中国古人的教学、治学经验,由字入手,从字的形、音、义出发,引出其隐含的文化信息,这很能够吸引学生。

另外,现在已进入互联网时代,现代教育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国学课堂的教学,这一点自不用赘述。

(作者单位:广东第二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国学文言文语言
文言文阅读专练
“垂”改成“掉”,好不好?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我有我语言
语言的将来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