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活”起来
2019-09-10赵红艳
赵红艳
《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生活化,已经成为课程的基本属性。构建幸福的《道德与法治》课堂,就是要让课堂回归学生的生活,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不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幸福,并在这样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让课堂语言“活”起来
充满童趣的幸福语言,创设良好课堂氛围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用充满童趣的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使之在充满童趣的课堂上感受到课堂是有意思的,学习是幸福的。
例如:“我家的家规”一课,引导学生创编儿歌《有家教的孩子人人夸》:“出门之前说再见,回到家里问声好;日常饭菜不挑拣,光盘行动都说好;客人到家做客时,招呼就座有礼貌;客人走时忙相送,欢迎下次再见面;有家教有礼貌,这样的孩子人夸赞。”
儿歌的创编体现了儿童的语言特点,充满了童趣,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学生接受,既能帮助学生梳理、记忆学习内容,也便于课上指导学生的行为,课下强化学生的行为。
充满童趣的幸福语言不仅仅有儿歌,还有讲故事。教师情境的导入语、讲解、引导学生讨论的语言、过渡语言等内容都要注意充满童趣。教师充满童趣的语言运用,能够创设温暖、快乐的学习氛围。
充满激励的语言,激发学生内在动力 每个学生都喜欢被表扬,课堂上充满激励的语言评价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夸奖。课堂上教师的评价语言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你的发言太精彩了,让人刮目相看!”“你真像个小老师,说的头头是道!”“你说得很有道理,让老师都佩服!”
精彩的发言要鼓励,胆怯的发言要启发,错误的发言要引导,更重要的是要听到孩子的话外之音,并抓住有价值的发言,与他们形成对话,引导其他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让每个孩子都安心发言,无拘无束地交流。
胜似有声的语言,学生获得心灵的慰藉 语言不一定用嘴说出来,课堂上,教师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丝淡淡的微笑、一个轻轻的抚摸,都是无声的言语,都能使学生获得精神的满足、心灵的慰藉,感受到课堂的温暖和老师的关爱。
让课堂情境“活”起来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教师要通过创设多样化的课堂情境来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使之感受到学习的幸福。
真实的生活情境 真实的生活情境与社会情境为儿童成长带来各种契机,蕴含着多样的课程资源,是“曾经”发生的“现场”。它蕴含着儿童丰富的生活体验和感受,是儿童实现自我道德建构的基础。学生生活中许多的素材,都可以作为课堂的资源。
学习的活动情境 课堂中的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等活动,串联了《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活动情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就存在于这些学习的情境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巧妙安排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或在课堂的某一環节安排活动,或让活动贯穿整节课,都可以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
延伸的拓展情境 课上的感悟体验要内化为学生的品格,还需要拓展实践导行,落实在行动上,做到知行合一。
“团团圆圆过中秋”一课,课上学生知道了重阳节也被称为“敬老节”。课后,可以抓住正值重阳节的契机,与班主任配合,在班里发起“尊老敬老倡议”,开展“敬老五个一”活动:“为家里老人:打一次慰问电话、洗一次脚、捶一次背、泡一杯茶、陪一次散步。”活动结束后,还可以把活动过程和感想以多种形式在班级里进行交流汇报,使学生感受到尊敬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并愿意一直坚持这样做下去。课后的延伸活动,深化了学生在课堂上对爱的理解和感悟,指导了学生生活。
让课堂评价“活”起来
每个人都需要鼓励,渴望得到赏识。激励的语言评价最直接,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课上小贴画、小奖品的发放也是学生喜欢的评价方式。
在教学中还要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的能力提高,发挥课堂教学中评价的诊断、激励和教育功能,使学生在评价中体会到成功,对他今后的学习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在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中,学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找到了努力的方向。课后同学间还可互相监督,互相促进。教师再借助学校开展的各项评比活动,给学生以激励。相信学生会自觉地约束自我行为,体会到不断成长进步的快乐!
学习的课堂是幸福的课堂,幸福课堂的最终目的不仅是让每位学生今天幸福,更是为他们的未来幸福打基础。幸福是人生的终极追求,也是幸福课堂对学生的最大关照。让我们在心灵里点亮幸福的灯盏,用崭新的理念、饱满的激情、无穷的智慧,去实践幸福的课堂,拥抱幸福的明天。
(作者单位: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五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