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课堂追梦语文
2019-09-10江志伟
江志伟
课堂是一个相互成就的地方,成就学生,也成就教师。无论是过去当学生,还是现在当教师,我的成长都离不开课堂……
一、“语文课的好玩”——模仿中起步
刚教语文那会儿,拿到一篇课文,我只会手捧参考书,按部就班地走教案。不管什么课文,几乎都是学生字、解词语、提问题、做习题,“任尔东西南北风,万能教法来应付”。可时间一久,学生不买账,嚷嚷着:“语文课不好玩。”“嘿,你们这帮臭小子,你是来学的,还是来玩的!”可唬归唬,心里却虚着,想咱总得学上几招,让他们开开眼,让他们瞧瞧语文课也好玩!
一次外出学习,一连听了好几节名师的课。我发现,他们在课上都挺喜欢“逗”学生的,特别是在朗读的时候,是变着法儿“逗”学生。还别说,就那么一“逗”呀,学生可来劲了,朗读得有滋有味的。我想,我为何不也学着“逗”学生朗读呢?那多有意思呀!
就这么巧来着。没多久,学校派我参加一个乡镇级的赛课,抽到的课文是《赶海》。你说赶海是一件多么有趣、多么好玩的事呀!那怎么把课上得“好玩”一点呢?现学现卖呗。依葫芦画瓢,学名师,“逗”学生朗读!课文中有几句话的朗读指导,至今我还记忆犹新。一个男生读“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海星被我抓住了!”也许是他性子急,语速很快。我对他说:“读这么快,没见你摸呀,小海星撞你手里的吧!”他还挺机灵,又读了一遍,这遍的“摸”明显慢了许多。“对,味道读出来了。”我朝他伸了个大拇指。
最有意思的,是读那句“突然,小伙伴‘哎哟’一声叫起来,原来是螃蟹用大螯夹住了他的手”。起先,一个小女孩读,声音轻轻的、柔柔的。我说:“听你这一读,螃蟹没夹手。”男生来劲了,争着把手举到我面前。一个男生读,突出了“哎哟”。我还嫌不够,说:“夹得不够疼!”另一个男生站了起来,一边大声喊“哎哟”,一边不住地甩手。我趁热打铁:“来,同学们,学着他的样,都来被大螯夹一下,可疼啦!”课堂里立刻掀起了高潮。整节课,书声琅琅,学生读得带劲、读得有味。噢,原来朗读可以这么好玩,原来语文课也可以这么好玩。语文课好玩,为何不可以是孩子们爱上语文的最好理由呢?
“好玩”会不会就是那些名师的课堂吸引孩子的魔力呢?于是,我就从模仿名师慢慢开始了我的语文教学探索之路。
二、“语文课的发现”——研讨中前行
名师不易学,易得其“形”,难得其“神”。学个“一招半式”不算难,若要悟其精髓就不是轻而易举的了。模仿名师如此,教语文更是如此,难就难在悟其门道。家常课、公开课,每当上课,我总会问自己,这篇课文究竟该教些什么呢?又该如何展开教学呢?常常因这些问题而困惑、迷茫,总觉得自己的教学有些隔靴搔痒,不能深入其中。
2010年我有幸参加全国第三届课堂教学大赛。我上的课文是《夹竹桃》。赛前,我认真钻研文本,设计教学,可一连试教几次,效果皆不理想,总觉得自己的教学游离在课文之外。
时任镇江小语教研员的丁东全老师说:“你的教学常常是到了门口,却没进门。”这话说到了我的心坎儿上,我的确觉得自己的教学缺少些再往前推進一步的力量。他接着说:“你看这句话‘然而,在一墙之隔的大门内,夹竹桃却在那里悄悄地一声不响,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教学时,你关注到了词语的品味,但还不够。你看,‘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如果改成‘开出一朵,又一朵花败了,长出一嘟噜,又一嘟噜花黄了’是什么感觉呢?再看,如果再改成‘一嘟噜花黄了,又长出一嘟噜,一朵花败了,又开出一朵’又是什么感觉呢?简单的语序调换,传达的意义却大不相同。原文给人的感觉是花越开越盛,而后面改的,一个感觉越开越败,一个感觉越开越少。这些要靠教师点拨,引领学生去品读比较。这些就是隐藏在文中的表达奥秘呀!”丁老师的一番话,着实让我觉得教学深入了一层,好像进了门,看到了院内的景色。
特级教师张学伟说:“还说这句话,句中‘悄悄地一声不响’,不能只是让学生把它们找出来,说说体会,而应该联系课文前面的内容来教学。前面一节,写院子里的那些花花团锦簇、满院生辉、五彩缤纷、美不胜收等,这些词描绘的鲜花盛开的情景是多么热闹!”他一边说,一边做出了夸张的动作,仿佛真的来到了鲜花盛开的院子,“院子里的花与夹竹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联系前文来理解‘悄悄地一声不响’会更加深入,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到作者对比、烘托的写作方法”。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或谈教材解读,或说教学设计,不断启迪着我。没想到一篇课文里竟有这么多东西等待着我们去发现。于是,我便把带领学生去发现文本的表达奥秘作为教学的重点,这也成了那节比赛课的一个亮点。对,语文课应该带领孩子们去发现,去发现文本中隐藏的奥秘。有所发现,才能让师生感受到语文的迷人魅力,感受到生命拔节的力量。发现是对学习者最好的奖赏。
在这样一次次的磨课研讨中,不断深化着我对语文教学的认识。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团队的帮助与启迪。我很庆幸,在成长的道路上身边有这样一个团队,通过相互启发、切磋,总有一些新的发现。研讨,让我在语文教学之路上不断前行。
三、“语文课的打开”——引领中攀登
2013年陆国杰校长带领学校语文团队提出了“开放语文”的教学主张,旨在让语文学习变得更丰富、生动、广博。这个语文教学主张也得到了江苏省教研室李亮博士的认可:“开放语文描绘了一种愿景,在教学实践中趟出了一条若隐若现的路径,其思维方式与精神内核有着别样的意涵与精彩。”
为了研讨、践行这样的教学主张,学校举办了“开放语文”的省级主题教学研讨活动,并安排我上一节综合性学习汇报课。五月份有一个“母亲节”,我便以“妈妈的爱”作为综合性学习的主题,带领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他们阅读写母爱的书籍、文章,摘录关于母爱的名言,朗诵母爱的诗文,学唱歌颂妈妈的歌曲,还有几个学生仿照经典绘本《我妈妈》,为自己的妈妈也画了一个绘本。班里还组织了一次“为妈妈洗脚”的活动,丰富了学生的亲身体验。各式各样的语文学习活动,令学生们乐此不疲。当语文学习从课堂打开,走向课外;从课本打开,走向生活,原来可以这样精彩纷呈!
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有序、扎实地推进着,而如何在短短40分钟的汇报课上呈现这些活动成果一直让我十分困惑。开始,我设想把整个活动分成几个板块,一一展示学习成果。特级教师、镇江市教研室的张晨晖,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的邵云霞,听完我的设想后,肯定了我开展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及成果,但对课堂教学方案表示了异议,认为这样的汇报展示很像一个拼盘,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没有多少提升的空间。张晨晖老师说:“现在每个学生的手头有作文、有摘录、有小报、有搜集的资料,还有的画了绘本,这么多材料,完全可以编成一本小册子了,这不就是一本书吗?”经这么一点,的确如此,经过一个阶段的学习,每个学生手头的学习成果真的可以编成一本小书了。虽然薄了一点,但都是学生自己的成果,编成一本书他们该多有成就感!
见我对这个创意很有兴趣,张老师继续启发我:“你在课堂上可以设计一个推荐书的活动,让每个学生把自己书中最精彩的部分推荐给大家,这样一来,不是把成果展示和口语表达有机融合到一起了吗?”是呀,这样的汇报设计巧妙又自然。邵云霞听了也点头说好,她接着提议说:“还可以设计一个学生自己写序言的活动,学生既可以回顾这次活动的收获和感受,也可以对自己的小书作一个简要的介绍。这不是和习作练笔又结合起来了吗?”
她们的一番话,打开了我的教学思路,有种豁然开朗之感。原来,教学设计思路也需要打开,打开才能遇见新气象,看到新意趣。
感恩那些引领过我的人,他们总是适时地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语文教学更为广阔的天地和别样的风景,引领着我在语文教学上继续攀登。
小学生是人物传记阅读的特殊群体,相对于成人来说,他们的人生阅历浅、思辨能力弱、经验积累少。而人物传记大多记录、刻画的是成人世界的事情。那么,如何在小学生(儿童世界)与人物传记(成人世界)之间,架起一座畅通的桥梁,让儿童能从人物传记中获取丰富的收益呢?笔者认为,人物故事便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故事形象生动、丰富感性,人们喜闻乐见、老少皆宜,也特别适切儿童的认知心理。同一个故事,还可以从不同的维度去观照,从而有不同的收获。
现以《孔子的故事》为例,来谈谈人物传记类书籍,如何立足故事,使学生获得多维度的阅读收获。
一、立足故事,读“活”形象
孔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圣贤,他和春秋时期的诸子百家共同构筑了民族的精神家园。孔子对于我们不仅是知识的存在,更是人格的存在、思想的存在、文化的存在。引领学生阅读孔子的传记,无论对于文化的传承,还是学生心智的成长,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孔子的故事》这本书,通过喜闻乐见的故事讲述,展示了孔子一生的基本轮廓,特别贴近孩童视角。
阅读这本人物传记的书籍,一个基本的目标就是要让学生感受孔子的人物形象。为了让学生对人物形象有显性化的认识,我们常常会用一些抽象的词语来概括,如高尚、正直、善良、好学等。于是人物形象就变成了一个个标签,缺乏血肉。那么,如何让孔子的形象在阅读中丰满起来、鲜活起来,让学生感觉到书中的孔子就好像活生生地站到了自己的面前呢?基于儿童形象化思维为主的心理特点,“故事”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一则,形象化的故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二则,形象化的故事有助于丰满人物形象,不抽象、不干瘪。
1.“小”故事,“大”形象
我们不妨先概要地读一些孔子的“小”故事。先说孔子工作的故事吧,大家都知道他当过老师,其实孔子还当过“委吏”,就是今天的会计,他从来不出错;他当过“乘田”,就是今天的饲养员,把牛羊养得肥肥壮壮的;他当过“中都宰”,相当于北京市市长;当过“司空”,相当于建设部长;当过“司寇”,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等。读完这些,不需要多说,我们不知不觉就能感受到孔子的经历丰富、多才多艺。
再读一读他和弟子的故事。他最喜欢的学生颜渊去世的时候,他说:“噫!天丧予!天丧予!”颜渊去世,如同老天要他的命。他最亲密的弟子子路在卫国政变中,被敌人剁成了肉酱,他让人把屋子里的酱盖起来,怕看了心里难受。孔子还很爱动物。孔子养的一条狗死了,就叫子贡去埋起来,并用他的席子把狗盖起来,还特意嘱咐,别让狗的脑袋露着。孔子是多么有情有义。引导学生去关注书中的这些“小”故事,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心中的孔子形象就一定不抽象,而是有血有肉的。这些看似零零碎碎的“小”故事,一起塑造着孔子的“大”形象。
2.入心的故事,更有意義
一个简短的故事所承载的内涵是丰富的、多元的。故事可以呈现出一种开放的解读姿态。不同的人,可以获得不同的感受体悟。品读故事比用一些词语抽象地概括孔子的形象更有张力。抽象的概括往往会变成呆板的标签,缺少血肉。人物形象的丰满、鲜活,需要生动的事例、具体的故事作为支撑。因此,要让人物形象鲜活起来。人物形象的鲜活,需要故事的感性助力。在学生心中留下孔子一些温暖、生动的故事,也许更能滋养他们的心灵。故事可以是零碎的、简短的,简短到一句话、一个细微的动作,但它们可以走进孩子们的内心。真正走进人心灵的东西,才具有意义,形象的故事就具有这样的力量。
因此,带领小学生阅读人物传记,我们要多一些感性,引领学生品读、回味人物故事,在故事品读中,让人物形象逐渐丰满、鲜活起来。
二、立足故事,读“悟”精神
通过故事品读,让人物鲜活起来,是人物传记阅读的一个方面。在此基础上,还需让阅读更进一步、更深一层,要体悟蕴藏于故事中的人物精神、心灵、品格、思想等,也就是“知其事,悟其神”。透过故事表象,领悟人物的思想精神,从而获得人生的启迪,这是人物传记阅读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
1.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
还以《孔子的故事》来说,当学生读完书后,对孔子周游列国印象深刻。周游列国是孔子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过了天命之年的孔子,在55岁的时候离开鲁国,周游列国。一路奔波,一路坎坷,一路呐喊。他的第一站是卫国,在卫国孔子不被信任,受到监视。离开卫国后在匡城又被包围五天。经过宋国的时候,孔子和弟子在一棵大树底下温习礼仪。宋国司马桓魋便带了一些人来,把树砍倒,要杀孔子。到了陈国,陈湣公只把孔子当成博学的人,没有重用。离开陈国去往楚国途中,又被敌人围困,带的粮食吃光了,经历了一次死亡的考验。虽然最后脱险,来到楚国边境,却遭到了楚国当权者子西的反对。后来又回到卫国。这一走,整整14年,当孔子最终回到鲁国时,已经68岁了。孔子,一位老人,一路被监视、被拘留、被迫害、被围困、被反对,危险重重,千辛万苦,颠沛流离,却不被信任、不被重用,真的是狼狈不堪。不就有人说他“累累若丧家之狗”吗?
学生在阅读周游列国这部分时,孔子的坎坷遭遇、危险经历,都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倘若阅读仅仅止步于此,学生对于孔子周游列国的意义就缺乏较为深刻的认识。这时教师需要带领学生立足人物故事,去发现人物故事表象背后的意义。要引导学生思考,孔子周游列国的故事背后所蕴含的深意,从故事中读悟人物精神。这样阅读的过程,就成了不断深入、不断发现、不断追问、不断探索的过程,而这个过程,自始至终都离不开“故事”这个载体,这座桥梁。
2.行走中的担当
孔子周游列国,面对别人的质疑,却说:“正是因为到处乱哄哄呵。天下果然太平了,我还到处跑么?”透过周游列国这个故事,我们发现孔子周游列国的过程其实是他推行仁政、追寻理想的历程。从周游列国的故事中,我们体悟到孔子的一种精神。无论世道怎样黑暗,孔子对于这个世界的心永远是热的!他总是怀有一腔热情、一份责任、一份坚守!他不仅是一位思想者,更是一位行动者!他的行走已经超越了世俗的成功与失败,他的行走已化为一种力量,一种精神。这种为理想而不断前行的精神,历经岁月沧桑,依然让我们感动和震撼。体悟到这些,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敬佩孔子,并学习孔子的行走精神、担当精神,这样的精神对于学生的心灵成长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这种精神意义的获取,始终都建立在对“人物故事”的品读、挖掘之上,离开了具体的故事,这些人物精神就变成了抽象的说教,失去了感化人的力量。
三、立足故事,读“懂”表达
作为语文学科领域的整本书阅读,需要用两只眼睛读书,一只眼睛读到深刻的意义,一只眼睛读“懂”表达的奥秘。从一本人物传记中去挖掘表达的奥秘是多方面的,立意构思、遣词造句、人物塑造等。人物传记以“记人”为中心,一切事件都是围绕“主人公”而展开的,是为了更好地丰富人物形象、展现人物思想、彰显人物精神。总之,是为了“塑造人物”的。人物形象塑造一定是人物传记类作品的重头戏。要发现、挖掘书中人物塑造的奥秘,需要建立在鲜活的素材之上,而这个鲜活的素材,就是书中的“人物故事”。我们还是要立足于“故事”这个鲜活的素材,探索作者表达的奥秘。
1.传神的动作
孔子当鲁国司寇的第二年,鲁定公和齐景公要在夹谷举行一次会见,齐国打算在这一次外交会议上使鲁国屈服。会见中,齐国的歌舞队表演时,拿旗的、拿盾的、使枪弄棒的都夹杂着上来了,乱哄哄一片。看到这样的情景,孔子这样表现:
孔子一看,知道齐国有阴谋,就赶快上去了。本来登那台阶时,是应当登一级就把两脚并拢一下,以维持严肃的气氛的,然而孔子因为情势紧张,就顾不得了,一脚迈到第三级,另一脚还在第二级,便扬起袖子喝道:“我们两国国君正在庄严地会见,野蛮的歌舞为什么出现在这里?请问齐国管事的,该怎么办?”
当齐国演奏宫廷音乐时,那些七长八短的耍把戏的就又唱又舞地上去了,孔子这样表现:
孔子又赶快上去,一脚迈到台阶第三级,一脚还在第二级,大声喝道:“戏弄诸侯的,依法应该斩首!执法官应该执行呵!”
之后,执法官无言可对,只好把准备捣乱的那批打手斩首。
在这个外交故事中,孔子一反大家脑海中固有的温文尔雅的形象。作者通过“一脚迈到第三级”“扬起袖子喝道”“大声喝道”等动作、神态描写,让我们感受到了孔子的严正、勇敢。通过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发现:塑造人物时,不仅要描写人物的语言,还要刻画人物说话时的动作、神态,这样人物的精神、品性会更加传神地表现出来。
2.困境中的信念
当人物处于困境、绝境时,最能折射出人物的精神信念。孔子从陈国到楚国去的路上,发生了“孔子绝粮”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被乱兵围住,带的粮食也吃光了。跟从的弟子们又饿又累,有些人已经病倒了。
但是孔子还照常给弟子们讲学,照常弹琴、唱歌。
子路首先沉不住气,撅着嘴,问孔子道:“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也遭難么?”
孔子说:“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并非不遭难,但是能够遭了难也不动摇。没有道德没有学问的人一遇困难却会变节。”
…………
子贡说:“老师的理想太高了,所以到处不能相容。老师是不是可以把理想降低一些?”
孔子说:“赐呵,一个好的农夫能够好好地耕种,但是不一定有很好的收成;一个好的工匠能做出很巧妙的东西,但是不一定正赶上人家的需要;一个想有作为的人有他自己的主张,他能够把主张有条有理地发表出来,但是人家不一定就会接受。你现在不努力充实你自己,却斤斤计较别人能不能接受,你的志气未免太小了!”
这个故事中,作者是怎样塑造人物形象的呢?一方面,作者点出了人物所处的困境:外有敌兵包围,内缺粮食补给,弟子又饿倒、病倒,思想还有所动摇。另一方面,同样在困境中,作者让弟子的表现与孔子的表现相互对照、相互映衬。困境之中,我们发现:“孔子还照常给弟子们讲学,照常弹琴、唱歌。”通过比照,我们发现孔子教导弟子:要努力充实自己,不要斤斤计较别人能不能接受。由此,我们感受到了孔子内心的坚毅、涵养的深厚。作者通过刻画困境、相互比照的方法,完成了人物塑造。
学生阅读时,往往会沉醉于故事的精彩,而鲜有去揣摩作者表达奥妙的。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驻足欣赏,探索、发现作者是如何在故事叙述中,把人物的形象、精神、气质塑造出来的奥秘。这样的体悟通过感性的故事会更容易理解,也更容易迁移,在适当的时候,学生会自然地运用到自己的书面表达中去。这样的阅读就具有了生长的力量。
小学生阅读人物传记,可立足“故事”来激发兴趣、增加趣味。故事从来就不肤浅,在人物传记阅读中,以“故事”为切入口,读“活”人物形象,读“悟”人物精神,读“懂”人物塑造,从多个维度展开人物传记阅读,学生就会有立体的收获,从而提高整本书的阅读效益。
(作者单位:江苏丹阳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田 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