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仿真效果图教学:功夫在诗外

2019-09-10王金瑞

学业 2019年3期
关键词:审美教学

王金瑞

摘要:凭借多年计算机仿真效果图教学经验,发现该课程教学最要紧、最难被学生掌握的并不是技术方面的问题,虽然技术也很重要,是个前提、基础。但做出好的仿真效果图来,仅仅靠技术好,完全无法实现。本文分析了做好仿真效果图技术之外的决定性因素有哪些,指出诸如对形态的理解和把握能力、空间感、比例与尺度、色彩与材料搭配、构图、布光、意境营造等,这些设计素养,审美和品位方面的东西,更关键,对好的仿真效果图的影响和作用更大。并尝试提供一系列办法和措施,以解决这些方面的教学和能力培养问题。

关键词:仿真效果图;教学;设计素养;审美

引子:

在高职院校教学生用计算机做仿真效果图十来年了。从刚开始的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深怕学生问到自己不会的操作,到后来的驾轻就熟,挥洒自如,基本上能做到师生相得,相处愉快,是有一个过程的。在这个过程中,不管是老师自身的成长还是学生的成长,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我把它称为“技术迷恋期”,即热衷于对软件技术的钻研和开发,往往会盯着某些具体的技术难点,不断地研究和攻克,技术进步较快,但是视角比较狭隘,只能跟做一些特定案例,不具备灵活应用和独立创作能力。等到常用的软件技术大部分都能应付自如之后,进入第二个阶段,我把它称为“经验累积期”或者说“融会贯通期”,也就是软件技术逐渐熟练、全面,制作经验不断丰富,对各种制作任务和制作问题应付自如,能够进行比较灵活的设计创作,面对同一个问题,可以设想出多种有效的解决方案。这时候,工作和学习相对来说会比较轻松,但是因为经验尚缺,心里时不时还是会觉得没底,所以就会努力去累积经验和扩大视野,直到自己感觉更有底气了为止。然后进入第三个阶段,也是我自身目前面临的这个阶段,我把它称为:技术反思期。没有了技术上的困扰,经验的累积也带来了一定的底气,就会开始反思:这样的教学或学习方式对吗?还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门课到底应该教什么,应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教学目的和效果?怎么做才是对学生培养最好的?等等问题,常常会萦绕在心头。不想不知道,一想吓一跳!反复揣摩和思考之后,我竟然觉得,上好计算机效果图制作类课程,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制约学生在此方面成绩和将来发展的,竟然不是软件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诸如形态、空间、比例、色彩、质感、构图、布光、意境等等,审美和品位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俨然就像做诗一样:“功夫在诗外”。

为什么会这么觉得,理由何在?上述提到的这些问题又有哪些有效途径可以解决?为了更好地解答这两个疑问,在总结个人多年教学经验和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本人撰写了本篇论文,以飨众多仿真效果图的教学者和学习者。

一、原因:认为教好计算机效果图课“功夫在诗外”的理由

1、从“目的导向性”方面考虑,计算机效果图课程仅仅解决技术问题远远不够。

开设计算机效果图课程的直接目的,是教学生学会用计算机软件来完成效果图的制作。那为什么要学会這个呢?它有什么用?都用在什么地方?

以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做效果图的目的无非是两个:一是对自身而言,会做效果图之后,就能提前模拟出设计方案的预想效果,便于方案的设计和推敲;二是对外交流来说,有了计算机效果图之后,能让他人看到最精准、最直观的设计结果,从而更好地了解你的设计方案,给沟通和交流带来便利。

实际上,不管是在校学习期间,还是参加工作以后,效果图制作一直都是设计中的重头戏。大部分时候,人们都习惯于对着设计效果图来讨论和评价设计方案,尤其是计算机效果图。因为它的高仿真性,给了大家一个很好的讨论依据。在学校里,老师评价学生作业,同学之间方案交流,参加各类设计比赛,大家首先关注的都是效果图,它是人们评分和判断设计方案时的主要依据。工作中,同事之间的方案讨论,给甲方做方案汇报,竞标参选,大家首先关注的,一样还是设计效果图,它是你设计方案的集中体现,是你设计想法的直观表达。好的效果图,绝对可以大大增强设计方案的说服力。

从这些方面来说,学习计算机效果图制作的最终目的,就不仅仅是掌握一些基本的软件操作技术了,而是要掌握一种可视化的图像语言,一种能够表达设计思想和设计结果的技术工具。效果图也不仅仅是一张图了,它是你自我表达和交流的“终极武器”,是你的“设计作品”,是你最终的“设计成果”,是你设计水准、审美趣味、文化修养、职业素质等等的集中体现。设计中所涉及到的种种东西,都会在它上面一一体现出来。这些,才是它真正的功能和学习目的。

既然效果图涵盖这么广泛,影响这么重大,计算机技术单方面无法搞定它,那么,还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计算机效果图制作质量?要如何搞定它们呢?经过多年的观察和揣摩,我发现:

2、决定学生在计算机效果图制作方面高度和水准的,最终是技术以外的一些东西,尤其是审美和品位方面的东西,它们更关键。

从前面的讨论,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学计算机效果图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做出一张好图”来。这张图要能综合地体现出设计的各个方面,表达出我们的设计意图并充当交流的媒介,是设计结果的直接体现。这,没有一定的操作技术,很难实现这个目的,但仅仅有高超的技术,也无法实现这个目的。

事实上,在这些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在计算机效果图制作上表现出色的那些同学,往往并非是那些掌握技术,掌握的最快最好的同学。有些学生,明明操作技术都会,做出的图却很丑,很别扭。反倒是一些美感较好的同学,虽然掌握的技术一般,却能够应用有限的操作能力,做出漂亮的作品来。我想,“好看的图”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而不是技术。

再说,从学计算机效果图的终极目的和学生长远发展来看,计算机技术反倒是一个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因为它是死东西,再难数量也有限,再笨的学生,只要有足够的时间和耐心,最终都可以过得去。而决定学生在这方面能走多远,飞多高的,往往是技术以外的那些东西。如形态、空间、比例、色彩、质感、构图、布光、意境等等。它们虚无缥缈,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参数可以参考,影响却很大,全靠感觉去把握,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够解决的,需要长时间地慢慢熏陶和引导,才能够有所长进。

那么,如何修炼或解决他它们呢?

二、解决途径:如何练好计算机效果图课程“在诗外”的“功夫”

1、教师要先修好“内功”。

你无法给与别人你没有的东西。老师也无法教会学生自己不会的东西。要想上好计算机效果图课,不仅仅在技术上要做学生的领路人,还要有足够丰富的专业、行业知识,并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技术过硬、知识过硬、审美过硬,才能够真正上好效果图课。

老师自我提升的途径很多。查看书籍与光盘资料,丰富眼界和经验是传统自我提高最常用的模式之一;到著名设计案例实地考察,体会,拍照后,回来仿作是保持设计的敏锐性、时代感,学习最新造型和装饰手法的重要方式之一;其实,目前学习提高最有利也最便利的学习途径是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包括电脑端和移动端的学习,不管是获取最新的设计案例和理论,还是提高教学技能,或者获取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料,都很方便,选择也很多。如想获知最新设计案例和设计界事件,可以多多订阅相关微信公众号,如环球设计,室内设计联盟,HDD室内设计,德国室内设计,亚太室内设计,名师联等,内容都很不错,信息非常新鲜及时,随时随地浏览观看也非常方便;关于效果图软件和素材下载的,著名的有扮家家,3D66网,建E网,牛模网等;技术提升的话,我个人认为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腾讯课堂或者微信的荔枝课堂中报名相关课程进行学习,因为这些课程的讲师极多都是业界一线的优秀从业人员出身,可以帮助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集中学会效果图制作行业最新最全面的技术和知识,比自己摸索要高效、简单的多。经济上需要付出些代价,也不会特别大,我个人认为还是非常值得的。

圣经上说,给予比接受更快乐。雨果说,给予是能使人产生优越感的。过硬的本事会让教学的过程变成一件快乐而享受的事,所以说,想上好效果图课,把效果图教学变成一个愉快而享受的教学过程,老师们还是先提高自身功夫吧。

2、教师要善于“传功”。

教好学是一种能力。正真的好老师,除了自身本事过硬以外,也要善于传功。学生能够学得会学得好,才是真的好老师。现实生活中,不乏一些自身能力非常出众,教学效果却平平,甚至经常被学生吐糟的老师。都是教学技术和技巧不够造成的。

技巧一:随时随地,循循善诱

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素质养成过程,所有关键性品质的养成,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效果图的制作当中,很多技术的问题,或许可以通过集训的方式,快速提高,但前文我们已经分析过了,做好效果图,技术只是个基础性前提,正真好的效果图,还需要很多审美等多方面非技术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光靠少数几个案例的讲解和实践,是说不清楚,也无法转化为能力的,需要老师长期地,频繁地,随时随地,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和引导,慢慢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才能帮助学生从模模糊糊觉得好,发展到看得懂,再到最后的做得出。

技巧二:有效利用教学评价,威逼利诱

教学评价对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力的一个指挥棒,用好它,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比如说在效果图的教学当中,当我意识到审美和技术同等重要的时候,在教学的评价当中,随即给了两方面等大的权重:我要求学生上交作品时,源文件和效果图同时上交,以效果图为主要评分依据,评分点技术和审美同样重要,会做的只保证及格,想拿高分,必须会做,还要构图良好,比例适当,灯光、色彩和谐,画面舒服自然,有感染力。这样一设定,学生都会有意识地在制作当中考虑到这些问题,久而久之,自然有所提高。

技巧三:一起学点摄影知识

其实每一张效果图,都可以看成是一幅计算机虚擬生成的摄影作品,摄影中需要考虑到的诸多因素,对效果图的制作来说,也统统都是关键性因素。比如说如何构图,如何选择拍摄角度,镜头,曝光方式和时间,如何布光和设色,以及后期处理等等,在效果图的制作当中,也都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优秀的摄影作品关于这些因素的处理技巧,能够很好地被我们借鉴到效果图的制作中来,大大提高效果图的制作品质和作品感染力。

技巧四:好东西,齐分享

课堂内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一种分享;学生从课外得来的好经验好作品,互相间可以分享;老师掌握的学习技巧、途径和资源,可以给学生分享;往届学生的学习资源和社会经验也可以通过回校上课和校友群等方式与在校生分享。分享构架起经验流通的多方位通道,让学生的视野最大化地扩大,对教学很有帮助,对学生来说,也是受益终身的。

3、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授人以鱼只能解一时之急,授人以渔则可解终生之需。教学也是这样,教再多的技术,不如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激发起其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技术有一天可能会过时,正确的思考方法和学习方法,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热情,却可以陪伴惠及其一生。如何授之以渔?一是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术基础,这是学生自我发挥的前提;二是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同样的问题,允许学生多种解决方案的存在,不搞标准答案;三是提供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只告诉学生大概的方法和解决途径,由其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只在非常必要时提供帮助;四是树立班里班外的榜样,激励学生积极向榜样学习,收获成就感;五是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成功的体验,保持和维护他们的学习热情,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其他注意事项

1、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技术以外的这些元素既然这么重要,在时间分配上,是不是就应该多占一点时间呢?

错了!这些东西很要紧,但是,却不应该在此类课程中占用太多的时间。因为这些东西都是要靠慢慢地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才能够起到作用的,很难短时间内靠集训能够突破。在教学中关注它,尽量渗透到教学中去,努力引导学生意识到它,重视它即可。不能,也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去专门讲解。重在引导和渗透。

2、既然非技术问题这么重要,技术问题是不是就不那么重要了呢?

又错了!本文虽然是在强调计算机效果图课程中非技术问题的重要性,但并不是说技术问题就不重要了。恰恰相反,帮助学生掌握好主要的软件技术是这类课程首先应完成的教学任务,是最基本的要求。只有技术上先过关了,才谈得上其他的问题。我只是想强调,做好效果图,仅仅技术好是远远不够的!负责这方面教学的老师,一定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从做计算机效果图的最终目的和职业发展的长远目标上,来考虑课程的定位和教学目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认识到技术以外的那些因素对制作结果的重大影响,全面发展,不要让计算机效果图课,仅仅局限于软件技术,这一个狭隘的领域。做到技术为用,好图为本,最大程度地实现教学目标。

结语:

不管是从教学的最终目的来说,还是从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或者长远发展来看,计算机效果图制作类课程,都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计算机技术的传授,而应该是像陆游教儿子写诗时说的那样“功夫在诗外”,把更多更要紧的一些素质培养方面的元素,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从一开始就给学生最好的引导,打下良好的基础。要做到这一步,对教师的要求也就大大提高了。老师不仅仅要具备良好的操作技术,优秀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善于引导和启发学生,还需要良好的人文素质和审美能力,广泛地涉猎和开阔的视野,才能扮演好这一导师角色。老师要先磨练好自身的“功夫”,然后才可以把这“功夫”传授给学生。正所谓:“人无法教会别人自己不会的东西”。陆游也讲:“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吧!

猜你喜欢

审美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