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引入外资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2019-09-10乔桐

新生代·下半月 2019年3期
关键词:财务指标所有制外资

【摘要】:在国内实行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外资作为参与中国企业“混改”的重要参与者,给中国企业带来了更多元的资金来源,但是外资的进入是否能如预期所料一般能够逆转国有企业不断下滑的财务绩效?本文通过分析嘉士伯并购重庆啤酒后对重庆啤酒相关的财务绩效,结果表明外资的进入有助于企业更新企业的经营战略,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从非财务指标上看外资的进入有助于提供就业机会增加企业税收贡献。因此在混改的背景下,引入外资需要更多的关注对企业营业利润的改善方式。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作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四大举措。由此,继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学界又掀起了研究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浪潮。

同时党的十八大还提出,要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因此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大幅度放宽市场准入,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由此,外资与国企合作的政策空间、市场空间更大,外资参与国企“混改”将进入加速期。因此在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外资会给企业在财务绩效上带来何种效应,能够给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提供新的思路。

二、文献综述

在以往的研究中,诸多国外的研究表明,外资并购会对被并购企业产生正面效应。如Boateng等(2013)通过中国企业发生的跨国并购事件进行研究,得到中国的跨国并购事件可以在并购事件发上日的窗口期内(前后10天)为目标企业带来正向财务上效应。Neto等(2012)年在以国外企业作为研究样本时也得到相同的结论。然而,也有一些学者的研究却认为:外资并购会对主并方企业带来财务上的负面效应。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Mantravadi和Reddy(2011)以印度尼西亚的传统工业企业参与的并购事件作为样本,分析了主并公司在发生并购前后前三年内各项关键财务指标的变化,研究表发现除了净资产收益率这项财务指标在并购后有明显的提升,但是其他财务指标没有得到显著的变化,并且有很多指标在并购后反而出现了恶化。与国外研究形成两种不同结论的情况相似,国内很多学者通过研究证明,主并企业通过并购会为企业的财务上带来正面效应,也有其他相关研究的结果表明: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总体上带来了了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同时也有一些学者指出,外资并购会给被并购企业带来负面效应。如刘李福(2015)等人认为,并购不一定是企业扩张的最好选择,企业在并购后如果不能做好资源整合工作,那么并购就不能实现预期的目标,甚至会使并购双方陷入破产危机。

那么外资是否能够给国有企业带来相关的财务绩效的提升?对此,部分国内学者在以往的研究中给出了相关的论断:李艳玲(2017)认为现阶段,国有企业引入外资的行为不是实际意义上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而本职上只是一种单纯的响应国家号召的行为,因此无法给国有企业带来绩效财务绩效的提升。梁卫彬(2016)通过对比政府主导的并购与无政府行为引导的并购进行对比分析得到:拥有国企背景的企业,在进行外资并购时更少的获得超额收益与累计超额收益,这主要的原因是政府在并购的过程中的参与度国强。而其他大多数学者对国企引入外资的行为表示质疑,原因大多是国资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扮演的管理角色过重使得企业在相关经营活动方面缺乏自主性,从而丧失了基于企业自身情况的,对企业自身利益的全面考虑。然而也有部分学者对此提出质疑:姜英兵(2015)认为在政府主导的外资并购中,政府的引导会使得并购过程中双方更容易达成协议,于此给企业带来财务绩效的提升。夏梦楚(2017)在研究中指出政府主导的企业进行并购时,能够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国内外学者对于外资并购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均做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总的来说,国内外的研究主要从并购活动的动因和目标等方面解释了被并公司的绩效变化。虽然取得了很多成果,但都是基于当时的经济环境、法律环境和社会环境得出的结果。而在当今“混改”的经济大背景下,我国关于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绩效考核分析的相关文献比较少,学者以前得出的结论能否继续沿用有待验证。针对此种情况,研究基于“混改”的经济环境下,对外资并购我国国有企业的绩效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实证研究,并检验相关并购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为我国的国企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三、案例分析

本次研究选取了嘉士伯对于重庆啤酒的并购作为研究案例,首先对其并购中涉及的双方企业、并购过程及并购动因进行梳理:

(一)企业简介

1.嘉士伯集团

嘉士伯集团(下称嘉士伯)是世界第四大酿酒集团,创立于1847年,总部位于丹麦的首都哥本哈根。经历了170多年的发展,在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内嘉士伯创立了75个生产基地,拥有40000多名员工。嘉士伯集团的主要业务是啤酒和软饮料的生产与销售,在100多个国家拥有140多个核心啤酒品牌。1978年,嘉士伯啤酒集团在香港创建了啤酒生产销售基地,即嘉士伯啤酒厂香港有限公司,主要負责嘉士伯啤酒在中国和香港的生产、销售及市场推广。

2.重庆啤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啤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重庆啤酒)以啤酒为主业,致力于啤酒、饮料以及相关产品的生产和研发。经过近50年的不断发展,公司由建厂之初的总资产60万元,发展成拥有资产近43亿,集啤酒、饮料、生物制药于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拥有28家啤酒分、子公司,分布于重庆、四川、贵州、江苏、湖南、浙江、安徽、广西等地,啤酒年生产能力突破280万吨。

(二)并购过程

近年来,我国政府积极鼓励国内消费,国内啤酒消费稳步增长,同时政府鼓励外资企业参与国内啤酒市场的竞争。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啤酒行业渐趋集中,为抢夺市场,行业中的各大企业都在积极寻求并购,竞争非常激励。嘉士伯在我国的并购活动始于20世纪90年代。当时我国啤酒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各大啤酒企业为扩大市场规模,纷纷开始了大规模的收购。2010年4月,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表示,促进利用外资方式多样化,鼓励外资以参股、并购等方式参与国内企业改组改造和兼并重组。该文件的颁布极大地刺激了啤酒行业借助外资快速发展,至2013年,我国啤酒产销量一直保持着高速增长态势。在这样的背景下,嘉士伯加大了在我国的并购力度。2017年,嘉士伯在我国西部地区的总市场占有率已经处于绝对领先地位,在宁夏、西藏和新疆分别占有80% ,70%和60.2%的市场份额。

2013年3月5日,重庆啤酒公告了部分要约收购事项,公司股东嘉士伯啤酒厂香港有限公司拟以20元/股的要约价格收购146588136股(约占总股本的30. 29 % ) 2013年12月11日,此次要约收购的股份已完成过户登记手续,收购结束,嘉士伯基金会通过嘉士伯啤酒厂香港有限公司持有重庆啤酒42.54%的股份,通过嘉士伯重庆有限公司间接控制重庆啤酒17. 46%的股份,合计控制重庆啤酒60 %的股份。

(三)并购动因分析

在嘉士伯并购重庆啤酒的事件中,出于重庆啤酒角度进行考虑主要的原因有一下四点:其一,有益于重庆啤酒突破经营上困境。重庆啤酒在参考了嘉士伯并购大理啤酒、黄河啤酒和拉萨啤酒之前的情况,这些企业出现了经营绩效不佳、生产技术落后、负债比重过大、市场份额下跌以及陷入经营困境等问题,而重庆啤酒也同样出现了相同问题,而在之前的并购中重庆国资委希望重庆啤酒在嘉士伯强大的资金注入和先进的技术支持下,迅速突破经营困境,实现新的发展。其二,稳定税源,增加财政收入。其三,促进啤酒产业的结构调整。例如嘉士伯并购大理啤酒时,正是云南省国资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的时机,政策鼓励地方国有企业实施“两终止,一退出”,这时嘉士伯的相关举动给当地政府提供了机会。而对于重庆啤酒来说,作为老牌国有企业,企业内部存在着设备老旧,能耗过多的问题,因此在生产过程中急需设备和技术更新。同样,在嘉士伯并购重庆啤酒的过程中,重庆国资委期望借助嘉士伯的资金来源以及先进的生产技术,整合西南市场。其四,维护社会稳定。嘉士伯并购重庆啤酒的过程中,国资委非常重视并购方案中对原有职工的安置条件。假如无法妥善处理原厂职工的安置问题,将会引发所处地区的失业率急剧上升,而数量较大的下岗人员会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影响社会稳定。

四、并购绩效分析

对于此次嘉士伯并购重庆啤酒的事件的并购绩效,本文主要从对财务指标的影响以及并购事件发生后的非财务指标的变化上进行分析:

(一)对财务指标的影响

本次研究参考了国务院国资委财务监督与考核评价局制定的《企业绩效评价标准值》中关于啤酒制造业中的相关财务指标进行筛选,最终确定了16个指标作为并购后重庆啤酒的并购绩效的衡量指标。同时考虑时间维度选择并购发生年度的前后三年的财务数据作为衡量标准。为了保证数据的真实和可靠,本文中所涉及的相关数据均来自于锐思数据库。

通过对表1进行分析可知,在嘉士伯并购重庆啤酒之后重庆啤酒的资产状况以及债务风险得到较为明显的改善,从相关财务比率的变化上能够看出;但对其盈利状的相关指标进行分析,其盈利状况却没有得到明显改善,反而出现负增长的趋势,但对其经营增长状况进行分析可知,其营业利润增长率呈现逐渐下降额趋势,但是其营业收入却得到了提升。而这主要的原因是在嘉士伯对重庆啤酒进行并购后相关的经营战略发生了变化,从追求更高的净利润变化为争取更多的销售数量。而产生这种战略变化的原因是由于嘉士伯在中国境内通过连续并购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重庆啤酒作为西南地区的最要啤酒供应商,嘉士伯通过并购重庆啤酒后为了扩大其在西南地区的影响力则通过薄利多销的方式抢占市场份额,从而出现上述状况。因此从以上变化中我们得到,外资的进入有利于原有国有控股企业改变经营战略抢占市场份额。

(二)非财务指标的影响

根据并购动因,此次嘉士伯对于重庆啤酒的并购产生的非财务上的后果主要关注其在就业安置的效果、市场份额占有及税收缴费上:

通过对表2进行分析可知:在嘉士伯对重庆啤酒进行并购前,重庆啤酒的公司人数趋于下降趋势,而产生此种情况的原因是:重庆啤酒的业绩不断下滑,无法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岗位,因此只能通过减少员工人数来对企业绩效进行调控;同时由于经营业绩不断下滑,净利润的压缩使得重庆啤酒在税收上的贡献较小,也出现了下滑的趋势;而通过对比市场份额可知,其利润下滑的原因是市场的占有率出现了问题。而在嘉士伯对重庆啤酒完成并购之后,公司吸收就业的人数有了明显真假,并购后两年的平均增长比达到55.32%;同时税收上的贡献也有了明显的增加,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重庆啤酒在市场份额的占有上得到了提升从而使得其经营状况得到明显提升,从而带动了相关非财务指标的提升。

五、结论与启示

通过梳理嘉士伯并购重庆啤酒的案例,可以得到以下结论:其一是外资的进入能够帮助企业进行从新定位,改变固有的销售模式,进行长远的布局,为企业的长期盈利打下坚实基础;而从非财务指标上看,外资能够有效的扩大企业的规模创造能多就就业机会,同时能够提升企业的税收贡献,同时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然而外资在参与国有企业“混改”的过程中仍然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对于国家层面,仍需要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来保证外资的参与。尤其是需界定好政府与企业在并购中的定位问题,对并购中的政府干预予以规范。二是在引入外资的过程中不能一味的通过牺牲利润来提高企业营业收入,占领市场固然重要,但是为了保证企业的稳定发展就必须要在整合的过程中关注企业利润的实现,保证股东价值最大化的财务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向市场传递好的讯息,吸引更多投资者参与到国有企业“混改”的进程中来。

【参考文献】

【1】李小斌.“二次混改”后的公司治理结构与绩效变化——基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南方金融,2018(05):27-37.

【2】劉汉民,齐宇,解晓晴.股权和控制权配置:从对等到非对等的逻辑——基于央属混合所有制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8,53(05):175-189.

【3】方慧敏. 我国商业银行股权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8.

【4】王莎. 混合所有制企业员工持股的激励效应[D].山东大学,2018.

【5】范昕晖.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及其绩效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8.

【6】袁友龙. 国企“混改”背景下中层经理选聘研究[D].安徽大学,2017.

【7】徐一旻. 混合所有制下的员工持股制度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7.

【8】朱珍. 二次混改增进国有企业的绩效了吗?——以六大试点央企旗下上市公司为例[A]. 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国有经济论丛(2016)——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国有企业发展[C].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中国国有经济研究中心,2016:10.

【9】张辉,黄昊,闫强明.混合所有制改革、政策性负担与国有企业绩效——基于1999—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的实证研究[J].经济学家,2016(09):32-41.

【10】刘琦. 混合所有制改革下员工持股模式探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6.

作者简介:乔桐(1992—)男,壮族,籍贯:广西柳江,学历:在读硕士研究生,单位:广西财经学院,研究方向:企业财务会计。

猜你喜欢

财务指标所有制外资
EVA在商业银行业绩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研究
“混改”的重点和难点
如何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
肖亚庆:2017年扩大混合所有制改革突破口
吉利汽车的发展战略及财务分析
贝因美股份有限公司偿债能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