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视阈下高校学生学习状态跟踪机制构建研究
2019-09-10钟宇佳
钟宇佳
【摘要】:今年一月,2019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并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化本科高校教育工作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随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成为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它作用并服务于时代革新与社会发展。在推进全面现代化的新局面下,在教育管理方式改革提出的新要求下,将“互联网+”与高校学生现状相结合,补短板、强弱项,才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新作为、确保教育系统和谐安定稳定的应有之义。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改革 严管
一、 当前高校学生学习状态上存在的短板
(一)高校学生时间利用率低
高等学校泛指对公民进行高等教育的学校,是综合性的提供教学和研究条件和授权颁发学位的高等教育机构。其教育主体基本为年满十八周岁的完全行为责任人,这也就决定了高校的相对自由性。这种自由被赋予在刚挣脱中学教育束缚的青年学子身上,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拥有大量可自我支配的时间。但大量的时间却未为学习效力。
(二)部分课堂水分大,无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
作为课程设计不合理的产物,“水课”在高校教育教学中成为了普遍现象,选修课,寥寥几人,专业课,照本宣科,“水课”消磨了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也给了学生逃课的正当理由,助长了老师的懈怠,也让课程更加平庸。
(三):拒绝被约束的逆反心理日益加深
“大学生是自由的”观念根深蒂固,直接导致大学生在压力释放后的过度反弹。但其实高校的自由与其营造的宽松环境给予的是一个社会氛围,并非绝对放任自我。大学生极易受非常态的自我表现意识的驱使,向其他人进行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相反的负面宣传,竭力扩大逆反心理 效应的波及面。
众所周知,我们衡量事物的标准是以一定的知识内容为刻度的,而作为客观存在的逆反心理,反映出的即是青年大学生经验储备上的缺陷,在摇摆的年纪,对认识事物的“标准”的不确定,以及“大学生自己管自己”的固定思维模式导致了大部分学生的放任自我与随波逐流。
二、高校学生学习状态跟踪机制构建措施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我们只有在充分明晰自身短板缺陷之后,才能联系实际,顺应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发展潮流,提出一系列改革方案和解决方法,肩负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推动工作。
我們今天提出的“严管”,严就严在规则的约束。规则,即是对学习状态跟踪机制的构建。一定要让大学生们拥有一个观念——自由是给自律的人的,无法约束自己的人终将会被规则所约束。因此将规则模式化,在“互联网+”的辅助下,建立标准、合理的学习状态跟踪机制,是培养青年人才、顺应时代要求的核心举措。
(一)学习进度跟踪——建立实时打卡机制,实现模块化学习
“功崇为志,业广为勤”,事业的积淀在于勤勉。习总书记在北大师生坐谈会上提出对青年人的要求“矢志不渝,艰苦奋斗”。我们这里提出建立学习进度实时打卡机制,从高校学生自身来看,是符合新时代对青年人学习发展基本要求的关键机制。从高校教学工作者来看,是对其课程教学进度的合理监督,从教育整体化来看,更强有力推动教育模式的系统化、整体化、专业化。
跟踪机制建立最首要的任务就是将学生学习内容模块化,建立一个涵盖所有学习行为的多元学习体系。首先按性质可分为专业知识、拓展能力和业余爱好三大模块。这三大模块即是构成高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主要的知识来源。这三大模块视为主干,往旁则可细分为更枝节的小模块。例如每一阶段的专业知识学习、拓展训练项目都可以作为主干的补充,共同构成一个更加完整、全面的高校学习体系。
由此,我们可以根据学生个人学习内容和需求,利用“互联网+”云计算技术,让大数据面向学生教学管理发挥最大作用。从而有区别的生成个人学习体系,更直观的了解到该学生整个大学阶段的学习内容。同时,督促学生在完成一阶段学习后提交学习状态报告。利用后台大数据平台统计、计算、生成学生个人进度报表,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日常学习进行高效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及指导方案,从而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管理,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建立实时打卡机制,是促进学生积极能动性的同时,对学习进度和状态的有效监督,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可行之策。
(二)学习态度跟踪——记录学习时长,实现家校互通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体系建立起来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受到修正和启发。习总书记说:“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 社会的价值取向”,由此可青年学子自身学习观、价值观对于自身成才与社会发展都意义重大。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只深。建立健全学习时长记录机制,是充分引导学生的培养自主学习习惯的关键要点。
学习时长的监管,应以图书馆、自习室打卡为基础,延伸至学生自主学习记录。除图书馆进出馆时间计算记录以外,应同时利用新媒体时代建立网络打卡平台(例如微信公众号等),辅以市场现有的学习APP,生成系统的、完备的学生学习时长报表。
大学“严出”的时代已经到来,仅仅依靠学生个人积极主动获取知识,可谓是对当下高校学生自控力的盲目自信,对教育体系的盲目自信。严管而非严苛,我们这里提出的“家校互通”,“通”是有针对性的“通”。对于前段时间学习时长不足规定要求的学生,应及时有效告知监护人,并得到监护人的介入。将部分学生进出图书馆刷卡时间,进出宿舍刷卡时间自动发送监护人,不仅能产生高校学生校园安全维护作用,也是针对大部分自制力较差、缺乏外力监督的高校学生的一个有力举措。
(三)学习需求反馈——把握学生关键诉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学习环境与基础设施建设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的关键着力点。在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机制构建中,应同时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开放学生需求反映信箱,聆听学生声音,了解学生需求,为学生办实事,是促成才谋发展的有效途径。据调查显示,高达78.6%的学生存在“想学习,无环境”的难题,这里所说“无环境”,并非是狭义上的学习空间,而是学校所营造的包括学习设施、学习氛围以及便利条件。
就目前而言大部分高校所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为以下几点,图书馆占座严重、无课教室被浪费、自习室太少或太偏。在新媒体时代,“互联网+”已经为我们提出了有效的解决范例。
第一、将图书馆所有座位公示,开启预约功能,同时规定间隔时间在图书馆打卡签到,严格控制占座行为;
第二、生成教学楼教室使用总课表,公示当前无课教室,实时更新,解决学生自习因为教室有课被迫更换教室的麻烦,切切实实地为学生服务;
第三、建立更多公寓内自习室,解决教学楼或图书馆太远,宿舍学习效率低的矛盾问题,让学生有效利用零碎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第四、完善教室、自习室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舒适的学习环境。倾听学生呼声,一丝不苟反映学生诉求,是一项长远,灵活,高效的任务,应高度引起重视,结合时代步伐,加强服务建设。
(四)学习整体状态跟踪,建立个人学习档案
建立个人档案,首先要发挥“互联网+”时代大数据的作用,“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不在于掌握庞大的数据信息,而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利用“大数据”就可以大规模并行处理(MPP)数据库、数据挖掘、分布式文件系统、分布式数据库、云计算平台、互联网和可扩展的存储系统。
建立学生个人学习档案,有效革除纸质档案存在的不全面、易丢失、统计复杂、转接困难等弊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利用电子档案,信息实时更新,系统自动分析,网络统一存储,社会快速转接。是对学生整体学习状态和个人风貌的系统反映,是对学生现存问题的具体分析,便于高校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管理和状态调节。
行百里者半九十。距离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越近,我们越不能懈怠,越要加倍努力,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在“互联网+”数据化时代大前提下,为青年学生创造学习环境與发展机遇,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学习状态跟踪机制的构建,应是调节高校学生学习能动性的具体思路。李大钊有言,一代代有志青年“将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要充分发挥青年学习积极性,促进高校成才摇篮建设,书写无愧于时代的绚丽篇章。
【参考文献】
【1】方伟:《试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逆反心理的对策》,《知识经济》2018年第11期。
项目名称:面向高校学生管理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初探,编号42718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