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大学生存在的安全问题及原因分析
2019-09-10熊阳涛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当前高职大学生安全问题较为,如何做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一直是摆在当前高职院校管理人员面前的一大难题。文中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大学生安全现状及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旨在通過本文的研究,为相关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 安全管理 对策
随着当前最新一批年满18周岁的成人开始走进大学,大批高职学校开始出现了“00”后,且这个年龄阶段正处于人生最美好阶段,对社会充满了好奇心和尝试欲望。虽然“00”后从法律角度来看属于成年人,但由于当前的高职大学生还心智还不成熟,是否辨别能力不强,自控能力差等,导致高职院校频繁发生安全事故,给高校安全管理带来了较大挑战。因此,高职院校如何根据当前高职大学生的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对策,是摆在当前高职院校前面的一项关键问题之一。
一、高职大学生存在安全问题的类型
虽然当前很多高职大学生都已年满18周岁,为成年人,但很多高职大学生的心智不成熟,安全意识较为薄弱,未能正确认识潜在的隐患。
1、交通安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带动国内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基本上在各个高校附近都具备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而很多高职大学生对交通规则视而不见,交通安全问题频发,如闯红灯、逆行等。尤其随着过去几年我国共享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高校附近的共享单车、共享电动车等共享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更加严重。
2、宿舍用火用电安全意识淡薄
高职院校大学生宿舍很多为四人间或六人间,宿舍人员较多,同时又存在很多衣物、被褥等易燃物品,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发生火灾。部分大学生会在宿舍使用大功率,电磁炉、热得快等,很容易引起宿舍用电超过荷载电压,导致电路起火,引起宿舍火灾。另外,也存在很多大学生在宿舍抽烟,使用酒精炉等引起易燃物品起火,导致火灾发生。
3、财产安全问题
随着智能手机的盛行,几乎大学生人手一部,而当前互联网金融受到很多青年人的热捧,利用手机互联网,在网络上进行提前消费。与此同时,很多不良互联网金融公司为了谋取暴利,利用各种手段,诱骗大学生在网络平台提前借贷,导致目前发生了多起“校园贷”、“网络贷”引起的财产安全问题。当然,也有一些大学生为了追求高档消费,参与网络借贷,最终导致深陷网络借贷陷阱。
4、出行安全问题
高校的教育方式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存在显著不同,大学生的业余时间较多,学业压力也较之以往减轻很多,很多同学都会利用业余时间出行游玩,从而引发安全问题。高校大学生很来自全国不同地方,很多大学生在高中时期要好的朋友在不同城市读大学,经常会邀请同学彼此城市游玩,因此导致出现出行安全问题。第一,外出出行乘车安全,很多同学为了贪图便宜,会选用黑车,顺风车等,容易出现乘车安全问题。第二,传销问题。部分高校大学生误入传销后,被传销人员 “洗脑”,从而采用各种手段诱骗其他同学,而大学生的辨别识别能力较弱,很容易被骗入传销。
5、其他安全问题
高职院校大学生由于自身的特点,很多学生的基础较差,对学习的积极性相、综合素质等较于本科院校学生低,教育管理难度也较大,因此也很容易出现一些其他安全问题,比如打架斗殴、彻夜玩游戏、聚餐酗酒、游泳等。
二、高职大学生发生安全问题的主要原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现代大学不是封闭孤立的环境,大学已经与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而当前我国社会正在处于改革关键期、转型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不良风气,这些风气会影响冲击一部分大学生。尤其是一些高职院校,很多大学生本身综合素质能力较于本科低,对学习的兴趣也不高,很容易受到社会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尤其设现代大学的开放式办学,给高职院校的大学生安全问题带来了严重挑战。
2、高职大学生安全意识淡薄
虽然现在很多大学生已经成年,但很多大学生在心智方面,安全意识方面较为淡薄,对很多潜在的危险没有明确的意识,无法抵制相关危险。尤其一些社会上存在的危险因素,由于大学生涉世不深,很容易受到不法分子的利用,使得大学生陷入危险之中。比如,部分不良互联网金融公司,为了追求不法获利,违规向大学生发放校园贷、网络贷等,从而使得大学生陷入债务纠纷。
3、高职院校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大学的教育与学习方式与高中阶段存在很多不同,学生的自主性和自由性也更大。部分大学生进入大学后,很快就陷入懒散之中,对学习的兴趣已经大不如高中阶段,主要精力并未放在学习上,甚至很多学生逃课外出,从而形成很多安全隐患。而目前很多学校并未针对这类问题采取有效的安全措施,存在一定的安全管理缺陷,这也是导致高职大学生出现安全问题的原因之一。
4、高校大学生安全防范能力差
很多高职大学生社会经验缺乏,对出现的安全问题不能果断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甚至危险来临时,手忙脚乱,最终导致发生安全事故。整体体现在现在高校大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较差,无法有效应对其面临的安全问题。
【参考文献】
【1】吴春梅.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中的自身安全与社会安全[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2】张钟元.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途径探索[J].高等教育2013,(10).
【3】张刚.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思考[J].科教导刊,2011,(7).
作者简介:熊阳涛(198905—),男,汉族,河南信阳市人,工学硕士,单位:重庆商务职业学院,研究方向:大学生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