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经济下金融管理模式分析

2019-09-10李茜雯

青年生活 2019年3期
关键词:支付方式网络经济

李茜雯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并逐渐形成了互联网经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一些企业开始从事网络金融服务,比如余额宝、百度钱包、京东白条等等,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消费、理财。然而由于网络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给网络金融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本文主要阐述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存在的问题,并从健全法律法规、提高网络信息安全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网络经济;金融管理模式;支付方式

一、研究背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金融已经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中。支付宝、理财通、P2P平台等各种网络金融平台给消费者提供了个性化的需求,网络金融极大的冲击了传统企业。网络金融的交易规模不断扩大,其中网上银行交易规模由2008年的285.4万亿到2014年已经增加到1549万亿元,短短6年时间,提高了7倍。P2P网络借贷交易规模由2008年的1.5亿元扩大到3292元,几年时间增速200%。但是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不少问题。互联网金融是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发展过程中,缺乏有效地管理,给经济社会带来极大的风险。所以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有效管理势在必行。

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互联网金融模式不断得到创新和丰富。近年来,特别是2013年以来,随着人们对互联网技术在向金融领域渗透过程中体现出的降低金融交易的成本、降低金融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和提高金融交易的效率等优势的认识的深入,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模式内容也不断地得到创新和丰富。这些模式内容上的创新和丰富突出表现在以下三大方面:一是在银行开展网络借贷业务方面;二是在第三方支付方面;三是在P2P网络借贷方面。首先,在银行开展的网络借贷业务方面,银行开展的网络借贷业务已由传统的“网下申请、网下审批、网上发放”内容,经由“银行+电子商务平台”内容,而创新发展出了“银行自建电子商务平台”内容。其次,在第三方支付方面,也由独立的第三方支付、有担保的第三方支付等内容,而创新发展出了第三方支付工具与基金、保险合作进行理财的内容。第三,在P2P网络借贷方面,则由纯粹提供信息中介服务平台的内容,创新发展出了P2P平台跟担保机构合作、线上与线下结合以及债权转让等内容。

交易规模快速发展壮大。2008年以来,我国的网络银行、第三方支付及P2P網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交易规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壮大。其中,网络银行的交易额由2008年的285.4万亿元迅速增加到了2014年的1549万亿元。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额也由2009年的3万亿元快速增长到了23万亿元左右,期间虽由于市场渐趋饱和,增速有所下降,但也达到了18.6%以上。P2P网络借贷的交易额则由1.5亿元快速增长到了3292亿元,期间增速甚至均达到了200%左右。以第三方支付工具与基金合作形式于2013年6月5日上线的余额宝产品至2014年底,其用户则已达到了1.85亿户,总规模则达到了5789.36亿元。

三、网络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信用体系建设仍不完善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基础是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和互联网金融软硬件系统等互联网信息技术以及信用体系建设,故互联网信息技术和信用体系建设的完善程度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还存在着密钥管理和加密技术不完善、TCP/IP协议安全性较差等缺陷,加之网络通讯系统具有的开放式特点造成的其易遭受计算机病毒和电脑黑客攻击的问题,都易使得我国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金融交易带来较大的技术风险。在互联网金融软硬件系统方面,我国的互联网金融软硬件系统还大多来自国外,缺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系统,这也给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选择其发展所需的技术解决方案面临着与客户终端软件的兼容性不佳,可能被技术变革淘汰,乃至威胁整个金融体系安全等风险。而在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我国互联网金融赖以发展的信用体系建设还很不完善,信用风险还较高。

(二)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

现阶段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在沿袭传统金融监管体系的基础上形成的。其基本内容是对传统金融机构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监管由原来传统金融机构的对应监管部门监管,对新兴互联网金融机构相关业务的监管则由中国人民银行出台具体管理办法或做出风险提示。应该说,这一体系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初期能够满足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需要的。但其后,特别是2013年以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这一监管体系却暴露出了诸多问题。例如,当前我国出现了因对银行主导型的网络融资监管过多、对非银行主导型的网络融资监管者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商业银行贷款无法创新、大量的非银行网络融资风险巨大的问题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必然会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健康稳定发展形成制约。

四、完善网络金融管理的对策措施

(一)国家尽快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隐蔽性很强,所以一旦出现网络金融违法犯罪行为,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所以国家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网络金融的管理,并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信息安全,促进网络金融的良性发展。此外,中央银行、证监会要进一步加大网络金融平台的监督和管理。一旦发现有不良记录,则要立即对该企业进行处罚。从2011年开始中央银行先后向社会发放了270张第三方支付牌照,其中3家严重违法,并吊销了支付牌照。在第三方支付机构管理方面,目前效果比较明显。

(二)提高网络信息安全

用户在进行从事网络金融服务时,一定要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安装一些正版的杀毒软件,并定期对杀毒软件进行升级。检查系统漏洞,计算机的防火墙是否开启,提高计算机安全防护能力。

(三)完善网络金融管理系统

金融机构相关部门应该加大对金融平台的研究,提高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并不断完善平台,打造个性化、专业化的管理平台,并根据用户的不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服务。

五、总结

我国的网络金融起步时间晚,目前金融管理制度还不够成熟,所以相关的职能部门,必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监督和管理。可以积极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同时根据我国实际国情,制定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监督管理方法,促进网络金融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司译彤.试分析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管理模式[J].商场现代化,2016(5):257-257.

[2]国家齐,李明朝,国兵,等.试分析网络经济下的金融管理模式[J].商,2016(17):185-185.

[3]韩国红.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中小企业新型融资途径探析[J].中国商贸,2013(14):118-119.

猜你喜欢

支付方式网络经济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对地区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
网络视频企业并购分析
我国网络经济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电商背景下网络经济发展创新问题及对策的思考
刍议网络经济影响下我国传统产业生产方式的改革
大数据背景下的网络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网络经济背景下国际经济贸易影响研究
上市公司的并购支付方式选择与短期并购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