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飞机液压导管在维护中易发生的差错及预防措施

2019-09-10李彪罗峰

装备维修技术 2019年3期

李彪 罗峰

摘要:本文通过对液压导管维护中常见的不当操作进行深入分析,发掘规律,总结出防止液压导管维护裂纹发生的方法与措施,为装备维护提出了多种实用的维护方法。文章最后,对机务维护中如何防止液压导管裂纹提出了意见建议,并提出对应的维护时机和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导管裂纹;原因分析;应力集中;机务准备

若维护不当,液压导管(以下简称“导管”)易受到损伤,在长期高温高压和疲劳等因素作用下,损伤部位会产生应力集中而产生疲劳裂纹,进而使液压管路失效,甚至危及飞行安全。

维护导管时易发生的差错

拆装不当造成导管表面保护层受损

导管的主要材料通常是奥氏体不锈钢,其表面保护层是保护导管不受腐蚀的金属层,包括镀铬、镀锌、镀镍等镀层和喷漆层等。在拆装过程中,由于工作空间(如翼根、发动机舱、起落架舱等处)狭小,导管表面易被解刀、扳手等尖锐工具划伤及钝型机件撞伤等。在地面放置时,又容易被水泥地面磨损。导管保护层受到损伤后,损伤部位会在油液、雨水、空气等腐蚀下继续扩大,导管的结构强度和工作性能将逐步下降,最终导致导管功能失效即发生渗漏甚至泄漏。

装配不当造成导管喇叭口处受损。

拆装导管后未及时包扎喇叭口处,喇叭口处容易遗留或沾染上金属屑或微小沙石颗粒等多余物,若安装时没有严格按规定进行清洗,则装配时喇叭口会因清洁不彻底被多余物划伤或挫伤。

更换导管或接管嘴时,未按喇叭口和接管嘴规定的角度(通常使用的角度为60°和74°)装配,使喇叭口处结合面积减小,易造成该处所受的应力变大或受力不均,从而造成喇叭口损伤。

装配方法不当,螺帽和衬套处发生粘连,使衬套和螺帽一起转动,造成导管喇叭口受损。

安装时存在偏差或较大预应力,在频繁的交变载荷作用下,喇叭口会被挤裂或喇叭口部分的厚度变薄,可能导致液压管路失效。

固定不当造成液压导管损伤

导管在工作时,因固定不紧以及导管与导管、或导管与其他机件之间的距离过小,在飞机和发动机震动的影响下亦产生频繁震动,致使喇叭口根部在震动应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疲劳断裂。固定时易犯的错误有两种情况:一是固定的过松或过紧。固定过松会使导管容易加剧震动而损伤。固定过紧则可能因安装角度不当,使导管与其他导管或机件间距过小,造成摩擦损伤。二是导管固定卡内的橡胶减震垫损伤也会使导管受到伤害。若橡胶减震垫损坏,不得用胶布、皮革等材料代替,严禁用金属固定卡直接固定。

油液受金属屑污染造成导管内部损伤

静止状态时,油液污染金属屑对导管影响不大。油液循环时,金属屑在高压高速油液带动下,犹如一把把锋利的小刀,对导管内部损伤较为严重,从而产生更多的金属屑,引起恶性循环。

预防措施

做好防护保护

拆装导管时,对拆下的导管包扎和飞机上相应的喇叭口进行包扎,防止沙尘及油液混入。认真清洗液压导管和喇叭口,采用目视法和手指触摸法进行检查,避免沾染金属屑和沙尘等杂质。对不易接近的部位,可利用反光镜、放大镜、内窥镜等辅助器材进行详细检查。

落实装配要求

严禁装配时使用加力杆盲目蛮干,防止拧紧用力过大损伤导管。有力矩扳手时,应按力矩要求拧紧导管。没有力矩扳手时,应遵循扳手用力的一般方法:拧紧9毫米以下的螺帽用手指力量,拧紧11–14毫米的螺帽用手腕力量,拧紧17–22毫米的螺帽用小臂力量,拧紧24毫米以上的螺帽用大臂力量。

加强探伤检查

导管喇叭口表面不允許有划伤、擦伤、裂纹等缺陷。由于材料和加工的缺陷通常隐藏在内部,而通过目视检查只能发现较为明显的缺陷,较为细微的缺陷则很难发现。这类细微缺陷的液压导管和喇叭口只能通过无损探伤的方法检查,如磁粉探伤、渗透探伤等。

严防油液污染

定期采样进行油液分析,特别是对油液中金属屑等固定颗粒的浓度要进行严格控制,防止对导管产生二次损坏。

减少螺纹磨损

对需经常拆装的管路,可在连接螺纹之前,在螺纹处涂抹少量润滑脂或液压油,以减少管路在反复拆装过程中造成螺纹磨损。

几点建议

加大预防维修差错教育力度,提高人员对导管及其喇叭口重要性的认识。切实提高一道手工作质量,最大程度减少对导管的损伤,降低产生裂纹的可能性。

充分利用各种机务准备及特定检查时机,不间断的对重点导管及其喇叭口进行检查。仔细观察有无异常,若发现导管表面有油迹或尘土聚集时,要分析成因,防止错过发现导管和喇叭口初期裂纹。

加强对导管及其喇叭口的无损检测,定期对关键部位的导管及喇叭口进行磁粉探伤或渗透探伤,及时发现裂纹,消除安全隐患。

专家点评:近几年来多次发生液压导管裂纹引起的严重事故,教训极为深刻,由此可见液压导管维护在机务工作中的重要性。该论文通过分析飞机液压导管在机务维护中易发生的差错,总结出液压导管维护的特点,分析出目前飞机液压导管修理保障中的不足,总结了飞机液压导管在机务维护中可直接采用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防止液压导管裂纹工作效率。本文提出的预防措施及建议,在维修保障中具有一定借鉴的意义。

参考文献

杜来林,宋晓军.飞机附件检修[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5:51–74.

谢小荣,杨小林.飞机损伤检测[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12:9–54.

吕伯平,陈明华.航空油液监控技术[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