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课改新政 修素养真功科学改革之我见

2019-09-10高巍

大众科学·中旬 2019年3期
关键词:课程改革科学实验

高巍

摘 要:教育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以人为本”,和“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大力提高科学课在学生与家长及学校的重視程度,促进科学探索向科学实践的转化。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面向每一位同学,所有的学生都动起来。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的变革。在科学教学中要想学生全员参与需要教师掌握更多的知识,查阅更多资源,获得更多相关的信息。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充分发挥了科学的优势。

关键词:科学;课程改革;实验

一、课程标准的认识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小学课程设置中与其他主要学科一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科学素质的形成是长期的。科学素质一般包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运用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认识自己和周围世界的能力,具备进行科学探究所必需的科学思维和方法,与自然界和谐相处生活态度等。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综合课程,能够最有效的综合自然科学各个领域(物质科学、生物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和技术领域中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从小学一二年级按照每周不少于一课时的安排,而三至六年级不少于原定课时安排。

二、提高重视程度

科学课程开始设定是三至六年级开始开设,每周不少于两节。但由于当时没有考核制度,学校重视程度不够。有的农村学校由于人员紧张,多数是由主科教师带着科学课,于是科学课沦为数学语文的附属课,要么全上成了主科,要么就是主科学累了,上一节科学课调节一下,而课也上得比较潦草,把知识点勾勾划划,学生背背就可以了,更别说做实验了,所以学生根本没有动手的机会,知识也只是机械的背诵。县城小学情况还好些,有了专职教师,但也是一些快退休的老教师,可称为老弱病残群体。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有实验室,但也基本形如虚设。学生调动不了积极性,所以学习的热情不够,没有考试压力,学生根本不重视。而家长则功利心更强一些,不考试就根本没有必要学习。

再到后来科学课有了考核标准,变成了考核科目。到2017年新的课程标准出台,要求科学课从一年级开始开设,并有课时的要求,并配有专业的教材了。从教育局,再到学校开始重视。从课程的开设,教师的配备,实验室的使用都有了硬性规定。教师队伍也有了年轻血液,实验课也开始逐步开展起来了。老师年轻化了,课设计得越来越生动,小实验开始进入课堂了。学生的兴趣被调动,学习热情变得高涨,学生变得重视了。而家长因为开始考核了,也慢慢的改变了科学课是副科小科的认识。于是小学科学课开始被学校、学生、家长三方重视,科学课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了。

三、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核心目标)

课程改革是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就是传统学习方式的“被动性、依赖性、统一性、虚拟性、认同性”向现代学习方式的“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与问题性”转变过程。科学课程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科目,学生的学习能力必须不断提升。而科学实验能够让学生随堂分组实验,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科学课程的改革主要是三个方向:

1、科学探究向科学实践转变

原来的课程标准是培养孩子探究能力,而今更多的是让学生既要培养探究精神又要重视科学实践,自己在实践中获得能力提升。

2、教知识向做中学转变

原来是教师根据教材备好课,然后讲授,或者做做演示实验,学生听一听,看一看,一堂课就结束了。而今更多的是要求学生分组实验,自己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通过实验现象总结知识。直观的获得知识远远比讲授获得印象要深刻的多,这也是教法的一种大势所趋。

3、课本教参向教材生态转变

曾经一本课本走天下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尤其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科学课,教材改革越来越倾向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学习。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科学教材已经改革了,更多的是让学生去大自然中去观察,如一株植物的组成,树叶的形状,动物的分类……这些知识在课堂中讲授学生了解起来非常困难,而去到田间地头,真实的去观察整理获得知识更加直观。

四、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出于一种好奇心桶强和探索心极强的人生阶段,把小学生的这皯心理特点体现到科学的课堂中去,实验教学法就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它迎合了小学生们的好奇心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们在实验中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通过实验,促使学生各种感官的协调一致,不仅使学生的技能得到训练。强化了新知识的演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理解、记忆、创造等综合素质和能力,又为培养有闲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而原来教授小学科学这门课程过程中,大多数学校老师的做法是,教师带着相应的随堂材料,在讲台上演示,学生们在下面听一听、看一看,一堂课就这样结束了。这样原本应该生动活泼的实验课就变成了一堂枯燥乏味的课,孩子们由于没有动手参与的机会,缺乏参与感、体验感,长此以往很难培养起孩子们“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就更谈不上提升孩子们的科学探究精神了。所以要求我们要把所有的小实验全部开全,把实验室充分利用起来,能够分组实验的就不演示。而有的实验可能实验周期比较长,如种子发芽、食物发霉、种茄子、养小鸡……我们可以让学生回家去实践,写期写观察日记或者用照片来记录,定期去学生的观察日记进行点评。而另外一些可以在课堂在开展的小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准备实验器材,体验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材料,并在课堂中动手实验,让所有学生动起来。并能通过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思考并总结出相关的知识。而一些稍有难度的实验,可以在实验室进行实验。采用老师先进行演示,再学生分组实验的方式,做到每一个实验都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真正实现科学课做中学。

总之,科学课程改革还有很多有待探讨的地方,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讨、不断思考,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科学课改革任重而道远,我希望我可以这场改革中的锻炼自己,成长自己。

参考文献:

[1]柴玉凤.探讨小学科学教学的科学化设计[J].中国校外教育,2019(22):98+131.

[2]方琨.小学科学课程实施的阻力及其应对[J].教学与管理,2019(21):113-116.

猜你喜欢

课程改革科学实验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最酷的太空实验
科学拔牙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