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经济学本科“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人才培养链的构建与实践
2019-09-10叶洪涛陈洁
叶洪涛 陈洁
摘 要: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经济学专业面临人才培养路径过窄且协同性不足的问题。从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一般框架出发,地方高校经济学本科人才的能力结构可以界定为“学科基础-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并通過“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协同路径予以实施。通过在典型地方高校实施“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人才培养链模式改革,能够夯实经济学本科人才学科基础,并提升其学科思维渗透能力和创新创业应用能力,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方高校;“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创新创业能力
一、引言
面对全球化、信息化以及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的挑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全面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强化实验实践教学”,凸显了拓宽人才培养路径的重要性。
作为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地方财经类高校旨在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应用能力突出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而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育人路径是其重要支撑。近些年来,地方高校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虽进行了持续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有明显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人才培养路径狭窄,停留于传统课堂教学主渠道,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适应新形势要求的育人路径拓展不足,人才培养深度广度不够;第二,课堂教学、实验训练、实践应用未能有效协同,教学资源整合利用不足。现有三类教学平台独立分散运行,育人功能定位较为模糊,未能有效联结与融合,协同育人效应不高。基于此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教师应有的引导性与参与性、学生应有的主体性与创新性显现不足,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对此,需要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要求,创新思路,完善协同机制,探索地方应用型财经类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以提升人才培养的综合竞争力。
二、经济学本科人才能力结构界定
人才培养实施方案与路径的确定,须建立在能力结构清晰界定的基础上。在当前新形势下,适应教育发展时代要求,人才培养应着力于核心素养,即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品格和关键能力(盛思月,何善亮,2016)。2016年,教育部公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将核心素养内涵阐释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层面的框架,并细化为16个要点。
核心素养须落实于具体学科上。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一般定位于服务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这决定了其本科人才培养的应用性特征。经济学本科专业理论性、逻辑性突出,学科渗透性强,是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重要的学科基础。本专业的人才培养往往强调扎实的专业基础、宽广的学科视域以及较强的学科思维能力。
根据上述逻辑,地方高校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上,其能力结构可以界定为“基础-思维-应用”的三维层面。其中,“基础”对应于核心素养中“文化基础”,强调以经济学专业理论知识为主的知识结构;“思维”对应于核心素养中的“自主发展”,突出人才培养中的经济学思维的锻炼、形成以及向多领域的迁移;“应用”对应于核心素养中的“社会参与”,强调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这种三维能力结构统一于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了内在的逻辑层次。
三、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实施路径及其协同
如图1所示,对地方高校经济学本科人才“基础-思维-应用”能力结构的界定,可以通过“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三维路径来实施,形成协同互促的人才培养链模式。“强基础”路径通过强化课堂教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措施,增强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实验化”路径主要通过跨专业实验、专业实验以及各类校内实践,培养学生专业思维能力;“实践化”路径主要通过校企、校地、校政等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及创新创业活动,提升专业理论应用能力。
“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三维路径是协同的,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1)育人功能上,各路径在人才培养中独立发挥作用,彼此贯通和统一,充分体现了“学有所得”、“学有所思”、“学有所用”在“学”与“用”上的一般层递顺序;(2)育人内容上,“强基础”主要通过课堂教学,传授专业知识,完善知识结构;继而学生广泛接触第二课堂,如学生科研交流、辩论、学科竞赛等活动,培育思维能力;最后开展各类社会实践。这体现了育人内容由理论到应用的联结转变;(3)育人形式上,“强基础”主要通过第一课堂正式的教学活动展开;“实验化”、“实践化”更多的则是通过学生主体开展非正式学习活动进行,充分体现了由课堂向课外的延伸;(4)在育人机制上,“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等关键育人节点构筑的人才培养链离不开良好的协同联结机制,如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组织制度、教学激励机制、教学条件保障制度、合作办学制度等。
四、地方高校经济学本科人才培养链的实践探索
湖北经济学院是一所省属本科院校,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旨在培养“三有三实”人才,即有思想、有能力、有担当与实践、实用、实干。这充分凸显了其作为地方高校基于扎实专业基础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基于经济学学科特性以及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经济学专业定位于培养复合型、创新型、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在办学思路上,始终坚持强化经济学学科基础、锻造经济学思维以及提升经济学理论应用能力三者并举的理念。近年来,经济学专业深入开展教学改革,拓展人才培养路径,初步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的人才培养链协同育人模式。
(一)深入推进合作,创新协同育人机制
在经济学专业已有校政、校企、校地、校所等合作基础上,该校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进一步创新协同育人机制,通过各种形式拓展协同广度,强化协同深度。通过建设协同育人机制,将本专业与合作单位的协同育人贯彻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此过程中,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增聘了近10名企业、政府、研究机构人员充实导师团队;组建了2支实验实践教学团队;充分吸收校政行企人员组织编写核心课程教材3本、实验实践课程手册2门,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可靠保障。
(二)优化课程体系,实现模块化、弹性化
在现有课程体系建设基础上,该校经济学专业强化各类选修课、实验课程、实践课程的开设及其教学资源建设,形成育人功能明确、能满足学生个性化培养要求的结构合理、模块化、弹性化的课程体系。具体而言,课程体系分为通识课、专业课、实验课、实践课四个子模块,分别突出人文素养、专业基础、学科思维、创新与应用的育人功能;为强化经济学专业人才的学科思维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四个模块的学时分别为62、63、11与14学时,占比分别为41.3%、42.0%、7.3%与9.4%;在每一模块上,都分别设有选修课课程库(实验实践设置多种形式),在规定学分要求下,供学生根据自身需求选课,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课表的定制化。
(三)融合实验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方法
经济学专业课堂教学侧重于理论知识,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倾向于学科思维、理论应用与创新创业。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上,通过实现三种课堂的互联互通,形成一套独特的教学方式方法,包括:(1)在理论课堂教学上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用于指导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中的学习活动,从实验教学、实践教学中获得的案例、素材可导入用于支持理论课堂教学,由此推动案例教学、微课教学、翻转课堂、研讨式教学方法的改革;(2)在三类教学形式中,通过强化过程考核,激励学生平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在实验过程中主动展现,增强参加社会实践的动力,由此推动过程管理、过程考核的教学改革与探索;(3)教学过程中,对互联网技术与网络的使用、对信息化教学平台、实验手段和实验软件的使用,提升本专业教学的信息化水平。
(四)以学科思维能力培养为导向,强化实验教学
在实验教学方面的相关建设工作主要包括:(1)加强经济学实验课程建设。进一步丰富实验教学资源,优化《实验经济学》课程模块,使之能满足更多理论课程的实验要求。同时也相应地加强经济学实验师资队伍建设,有计划地派出教师进行有关实验课程的授课方法、资源建设等主题的培训,进一步提高教师授课水平;(2)新增经济学沙盘训练和创新创业实验,将经济学沙盘训练作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理论课程的配套实践环节,以增强学生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学习兴趣;(3)完善人才培养方案中小学期培养计划,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更多的有关经济学实验知识和软件操作方法的培训,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实验技巧,熟悉各类计量分析软件。
(五)以应用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开放式、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
该校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建立有学校、企业和地方等多方主体参与的多层次的开放式实践体系,形成形式多样的“校内实践、校外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
在校内实践上,一方面是要整合本专业现有的校内实践资源,形成若干重点发展的项目,如星火燎原活动、经济学热点辩论赛、经济学家长廊等,做好做精,避免多而杂。其次是对校内实践活动的开展加强投入,在经费保障、教师指导等方面提供更多的更为及时的支持;另外还要创造条件搭建桥梁让本专业的校内实践活动“走出校外”,与其他兄弟院校合作,扩大影响力。
在校外实践上,第一,加强校地校企合作。充分利用现已建立的校外实习基地,发挥其对学生培训和能力锻炼的作用,扩大学生实习参与的领域和实习规模与容量;进一步拓展实习基地建设及与知名企业的合作,扩大合作广度与深度。第二,进一步完善当前学生的社会实践。鼓励支持更多的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并进行科学管理,并使之更为规范地运作。第三,利用学生科研立项的形式,依托本系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科研平台,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调研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问题研究的规范性并使其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五、人才培养改革成效
(一)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显著提升
近三年来,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学生依托各类实验实践合作平台,以不同方式参与社会实践、实习实训近1000余人次,注册实践团队30余支,其中“暑期支部共建项目”近五年连年获评省级优秀团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并获国家级、省级、校级奖30余次;校级大学生科研项目立项近60项,结题率100%;学生成功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0余项,挑战杯、电子商务、互联网+等学科竞赛与创新创业大赛,本专业学生近三年来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9项。
(二)扩大了本专业的社会影响力
五年来,该校经济学专业先后在恩施、荆门、云梦、英山等地组织(每年选拔学生约30名)的“支部共建”活动,连年得到省教育厅等五部门联合发文表彰,其双赢效果受到充分肯定;学生在调研后,撰写了大量研究报告,近3年来,共计约150篇,其中省级、校级获奖60余篇;不少报告也体现了较高水平,如2016年学生实践活动产生的调研成果刊登于荆门市政府参阅件,供决策参考。
(三)提升了学生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近三年来,经济学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明显增强,就业率持续上升。2015届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总就业率达到89.68%,低于全校平均就业率;2016届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总就业率提高到94.15%,高于全校平均就业率;2017届经济学专业毕业生总就业率进一步提高,达到96.47%,比全校平均就业率高出近4个点。就业质量上也有显著提升,据毕业生就业创业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其就业行业分布、薪资增长、职业成就感等指标提高较快。
(四)人才培养经验成果在兄弟高校推广
基于联合培养形成的教学成果《基于“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導向的经济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获得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成果对经济学专业通过合作办学,补齐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短板、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益探索,吸引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民族学院、湖北医药学院等高校前来取经,他们多次安排相近专业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学习项目理论成果及实践经验,并拟采用推广至其人才培养过程中。
六、人才培养模式的薄弱环节及完善
“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三维协同人才培养链模式的探讨及其实践表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地方高校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人才培养效果良好,具有可资借鉴、复制的一般经验和做法,可在一定范围内推广。但其现有薄弱环节也是较为明显的,主要表现在:(1)协同机制尚不完善。“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人才培养链的路径协同不够紧密,较为松散,运行机制缺乏一定制度保障,需要进一步强化;(2)“强基础”、“实验化”、“实践化”三个育人路径不平衡,主要表现在“强基础”仍不够“强”,课堂教学方式方法需要更进一步的改革创新,课程资源等育人要素建设力度不够大;“实验化”主要停留在探索阶段,育人效果显现不足;“实践化”资源利用不足,需要进一步整合优化配置;(3)对人才培养效果测评依据不足。经济学本科人才学科基础能力、学科思维渗透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尚缺乏一套合理的测评指标体系,现有的评价标准比较粗糙,需要进一步总结提炼。对此,需要对人才培养模式现有薄弱环节开展有针对性地研究与建设,主要包括:第一,进一步完善制度体系,对现有人才培养链模式的协同育人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保障。第二,强化各类育人资源的建设与整合。对于利用不足的资源,需要整合优化,提高使用效率;对于建设不足的资源,需要加强共建共享,补齐短板。第三,针对人才培养链模式,研究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育人成效测评指标体系,通过定期追踪和测评,为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提供有力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N].人民日报,2018-09-11.
[2] 张祺.卓越经管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6,(2):147-148.
[3] 马军伟,王剑华.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经管类专业实施卓越计划研究[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18,(3):109-112.
[4] 史宁中.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J].中小学管理,2016,(2):19-21
[5] 蔡奇志.应用型本科协同育人模式多样化刍议[J].教学研究,2014,(4):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