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种杀菌剂防治健宝南瓜白粉病的药效试验
2019-09-10陈阳林永胜周先治马丽娜
陈阳 林永胜 周先治 马丽娜
摘 要:为了筛选有效防治南瓜白粉病的药剂,选用5种杀菌剂进行防治南瓜白粉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25%乙嘧酚磺酸脂EC 1500倍液、12.5%腈菌唑EC 1000倍液和12%苯甲·氟酰胺SC 1000倍液对南瓜白粉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其中以25%乙嘧酚磺酸脂防治南瓜白粉病效果最好,第3次药后7、14 d防效分别为82.8%、86.5%;3种药剂均可在防治南瓜白粉病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南瓜;白粉病;发病规律;药剂防治
DOI:10.13651/j.cnki.fjnykj.2019.03.013
Abstract:In order to screen effective fungicides to control powdery mildew in pumpkin, five fungicides were selected for the efficacy t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1500 times solution of 25% acetylsulfonate EC, 1000 times solution of 12.5% myclobutanil EC and 1000 times solution of 12% benzylflutolanil SC all had better effect on pumpkin powdery mildew, among which 25% acetylsulfonate had the best effect, the control effects of 7 and 14 days after the third injection were 82.8% and 86.5% respectively. All the three fungicides could be widely used in the control of pumpkin powdery mildew.
Key words:Pumpkin; Powdery mildew; Effect test; Fungicide
西洋南瓜又叫栗味南瓜,属印度南瓜类型的品种[1-2]。西洋南瓜以其外形美观、品质优良、风味独特而深受消费者的欢迎[3-4]。健宝南瓜是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经多年选育的杂交一代优质西洋南瓜,在福建省周宁县、福鼎市等地示范,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近年来,随着健宝南瓜在福建省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害問题也越来越突出,其中以南瓜白粉病发生为害严重,尤其在夏季随着气温的升高,白粉病迅速蔓延,常导致减产20%~30%,严重时南瓜病叶表面多被白色粉状物覆盖,减产达50%以上,严重影响农民种植积极性。
南瓜白粉病病原为瓜类单丝壳白粉菌,属子囊菌亚门真菌[5]。从苗期到成熟期均可发生,以生长中后期为害较重。虽然防治南瓜白粉病的药剂很多,但是不同药剂防治效果差异较大。为了筛选有效防治南瓜白粉病的杀菌剂,于2018年采用5种不同杀菌剂开展了防治南瓜白粉病的田间药效试验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供试南瓜品种为健宝南瓜,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提供。
供试药剂分别为25%乙嘧酚磺酸脂EC(西安近代农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2.5%腈菌唑EC(天门易普乐农化有限公司生产),10%苯醚甲环唑WG(山东荣邦化工有限公司生产),12.5%四氟醚唑EC(浙江博仕达作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2%苯甲·氟酰胺SC(巴斯夫欧洲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8年7月至11月在德化县龙浔镇南瓜种植基地进行。试验地地块平整,四周开阔,土壤为砂壤土,海拔630 m。土壤理化性质为:pH值5.1,有机质24.6 g· kg-1、碱解氮114 mg· kg-1、有效磷10 mg· kg-1、速效钾44 mg· kg-1。健宝南瓜于7月27日播种,采用单行定植,定植株距0.7 m,畦带沟宽1.6 m。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6个处理,分别为25%乙嘧酚磺酸脂EC 1500倍液、12.5%腈菌唑 EC 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WG 1000倍液、12.5%四氟醚唑EC 1000倍液、12%苯甲·氟酰胺SC 1000倍液、清水对照(CK),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24 m2,共计18个小区。
1.4 施药方法
试验于9月20日上午喷药,喷药当天天气晴朗,此时健宝南瓜长势旺盛,南瓜基部一些老叶已出现白粉病病斑,喷药时将叶片正面、反面均匀喷雾,每667 m2喷药液量60 kg,每喷完1种药剂后,用清水将喷雾器反复清洗干净,再喷施下一种药剂。每隔7 d喷施药剂1次,连续3次。
1.5 调查方法
喷药前先调查各处理白粉病病情指数。第3次喷药后7、14 d调查病叶、病株再进行分级。每株按上、中、下随机摘取叶片10片,每处理小区调查30株,共计选取300个叶片。将南瓜叶片按病斑面积占叶面积进行分级,记载叶片病级,计算防效及病情指数。
南瓜白粉病分级标准[6]: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以下;2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6%~10%;3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11%~25%;4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26%~50%;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面积的50%以上。
病情指数= [∑(各级发病株数×各级级数)/(调查总数×发病最高级数)]×100
防效=(对照区病情指数-施药区病情指数)/对照区病情指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情指数比较
从表1可知,在施药前各处理南瓜均有出现南瓜白粉病病斑,各处理南瓜白粉病病情指数为4.2~18.3。第3次药后7 d,除25%乙嘧酚磺酸脂和12.5%腈菌唑处理外,其余处理病情指數均有所增加,清水对照的病情指数增加幅度最高,25%乙嘧酚磺酸脂处理、12.5%腈菌唑处理和12%苯甲·氟酰胺处理的病情指数较低,分别为3.1、4.1、4.9。第3次药后14 d,各处理南瓜白粉病病情指数为3.8~28.2,与第3次药后7 d相比,各处理南瓜白粉病病情指数均有所上升,25%乙嘧酚磺酸脂处理、12.5%腈菌唑处理和12%苯甲·氟酰胺 SC的病情指数较低,分别为3.8、6.2、6.8。
2.2 防治效果比较
由表1可知,第3次药后7 d,25%乙嘧酚磺酸脂、12.5%腈菌唑和12%苯甲·氟酰胺对南瓜白粉病的防治效果较好,防效分别为82.8%、77.7%、73.6%,25%乙嘧酚磺酸脂的防治效果与12.5%腈菌唑处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但显著高于12%苯甲·氟酰胺,极显著高于10%苯醚甲环唑、12.5%四氟醚唑。10%苯醚甲环唑的防治效果最差,防效为57.9%。第3次药后14 d,25%乙嘧酚磺酸脂的防治效果最好,防效为86.5%,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12.5%腈菌唑和12%苯甲·氟酰胺对南瓜白粉病的防效分别为78.0%和75.9%,两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高于10%苯醚甲环唑。
3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25%乙嘧酚磺酸脂EC 1500倍液、12.5%腈菌唑EC 1000倍液和12%苯甲·氟酰胺SC 1000倍液对南瓜白粉病均有一定的防治效果,第3次药后7 d 防效均在73%以上,第3次药后14 d防效均在75%以上,3种药剂均可作为防治南瓜白粉病的有效药剂,生产上可推广使用,并注意轮换使用。建议在南瓜白粉病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施25%乙嘧酚磺酸脂EC 1500倍液,或12.5%腈菌唑EC 1000倍液,或12%苯甲·氟酰胺SC 1000倍液 1次,隔7 d喷施1次,连喷3次。
白粉病是南瓜栽培中的主要病害,南瓜白粉病发生轻重与南瓜不同生育期、气候条件以及田间管理水平有关。根据多年对周宁县、福鼎市、南平市、闽侯县健宝南瓜白粉病发生规律的调查,健宝南瓜在坐果前白粉病较少病,但坐果后特别是在生长中后期如遇适宜气候条件即可大规模发病,加上生产上管理粗放,长期施用同一种药剂,不注意药剂轮换使用,常常导致白粉病发病率上升,轻则减产20%~30%,重则甚至减产50%以上。因此生产上必须抓住坐果前的发病初期及时用药防治,同时应采用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提倡“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方针,轮换用药,才能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振超,戴忠良,潘跃平,等.西洋南瓜新品种瑞锦1号的选育[J].长江蔬菜,2013(22):13-15.
[2]冯志红,李晓丽,宋晓飞,等.西洋南瓜不同品种合理采收期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9 (2):152-153.
[3]周婷婷,杨献娟.西洋南瓜秋延后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16(3):27-29.
[4]唐瀚,孙小武,胡安平,等.贝栗南瓜保护地栽培技术[J].中国瓜菜,2012,25(4):56-58.
[5]刘丽娥.3种药剂防治奶油南瓜白粉病药效试验[J].福建农业科技,2012(2):32-33.
[6]覃维治,黄报应,黄开航.桂南地区淮山药炭疽病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5,44(7):94-98.
(责任编辑:林玲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