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建斌:容融教育,让学生的笑脸温暖这座城市
2019-09-10王黎
王黎
洪建斌
浙江省杭州市明珠实验学校校长、副书记,中学语文高级教师,曾获得浙江省“春蚕奖”,杭州市优秀教师、教坛新秀、杭州市教育改革创新年度校长、下城区办学业绩先锋奖,区红烛奖、区育苗奖、教育英才等荣誉,全国著名班主任,杭州市名师工程、杭州市“十三五”名校长培养对象。
他是杭州这座美丽的城市里一所专门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的9年一贯制义务教育公办学校校长。杭州市明珠实验学校,这里有着来自全国26个省份的3300多名学生,其中包括13个少数民族的59名孩子。这所学校成员复杂,管理难度大,被很多校长视为畏途。但是,他来了。这所充盈着孩子们笑脸的学校,为杭州城增添了一抹温暖。
他是洪建斌,2013年开始担任“明珠掌门人”。这位皮肤偏黑,身材精干,喜欢写诗歌的汉子,是一位很有个性的校长。他以《家》致明珠师生:“心里有束光,眼中有片海。过年能回家,明珠送段暖。”六年级学生的毕业典礼,他写下“你若前行,阳光自来”赠送给即将远行的孩子。每一诗篇,都充满着他对明珠学子深沉的爱。
他提出“容融教育”——“容短促长,为做人奠基。以长融短,为梦想引路。”让符合进入本校的进城人员的孩子都能够学习并坚持学习。包容、接纳、融入、融合,是他在教育中给予孩子们的培养方向。
用浪漫元素助力学生成长
明珠实验学校作为杭州市下城区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至今已有近20年的办学历史,虽地方不大,却拥有来自26个省份的3300多名孩子,其中包括13个少数民族的59个孩子。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孩子在这里交融,在洪建斌“抽丝剥茧”式的精心管理和引导下,明珠逐渐变成了一座“次第分明”“百花齐放”的花园。
“亲爱的自己,未来的日子里请不要轻言放弃。难免会有失败的时候,因为不只自己一個人在努力……”一走进明珠校门,便可看到一块大大的牌子屹立着,上面写着“亲爱的自己,请你加油”。
每当季节轮换时,像这类的牌子,都会在明珠的中学部和小学部出现。牌子上会有学生喜欢的励志文章、语录。在洪建斌的心里,他始终相信文化是可以熏陶人的,他在教学楼大厅摆放自己作的励志诗,和孩子们一起大声诵读“大国民”,洪建斌用“浪漫情怀”绘制出“积极向上、乐观拼搏”校园文化。
用浪漫的元素助力学生的成长环境,学校的自编文学刊物《次第花开》便是最好的印证。创刊号封面上的诗是由洪建斌和他儿子共同所写,封面图是学校老师的作品。刊物里没有精美的插图,有的只是浓浓的油墨香味。而那黑白分明的色调,却描绘出了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绚丽多姿的世界,记载了他们丰富多彩的“蒲公英”式生活。
洪建斌有个目标,他要将校园打造成一个“梦想家园”,为全校师生制造一个浪漫温馨的家。在教学楼顶楼,有一个绝密“空中花园”,这块宝地可是让他花尽心思,日后也将作为明珠学生休闲减压的好去处。紫藤、太阳花、爬山虎……这些花花草草将随着明珠的成长而变得愈加美丽。学校外面的绿化带里面,原来是两株无人问津的树,后来在洪校长的改造下,被替换成了两株荷兰樱花,每当春天开花时,场景甚是好看。
校园虽小,寸土寸金,在充满浪漫细胞的洪校长手里,一切都变得意义非凡。露天过道上葡萄已结成了串;一排排立体花架上种着各式花草;冬日里,几百条印着学校logo的小彩旗挂满校园,孩子们一个个抬着头,感叹着校园的浪漫与美好。特别的是,在小学部的门厅里挂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风铃,风铃响的那一刻,叮叮当当,让家长的心变得宁静而安心。洪校长为这些风铃取名为“百灵鸟鸣”,就像学生的欢笑声,暖暖的。
每一次的开学典礼,洪建斌都非常注重,精心设计。不管是通过“凡我少年,苟有意为大国民乎。则亦无恃空言,躬行而实践之耳”的大国民诵读,还是登高摘石榴,他只是想告诉孩子们,这个学校是浪漫的,校园是美好的,并让学生真正有了“去上学”到“愿上学”的转变。
洪建斌特别提到,在明珠的教学楼,有一个神秘的空间——“书信博物馆”,用于珍藏学生和名家的各种书信,让校园回归本真。
学校里的千人停车场
2017年5月9日,洪建斌在微信朋友圈晒了一张“相当壮观”的照片——上千辆电瓶车一排一排地停满了整个操场。洪校长写道:“昨日重现!昨夜重来!”这张照片“重现”的,是前一天晚上举行的家长会。
作为一所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学校,有个比喻很形象,这些孩子就像蒲公英的种子,父母飘到哪里,他们就会落到哪里。这么多孩子,孩子们的家庭情况也参差不齐,按洪校长的说法,“他们有卖菜的,开饭店的,开出租车的,送快递的……”
这些不同表现在各家的车上,就是“我们的家长平时有开卡车的,也有开保时捷的,不过最多的还是电瓶车。”
那为什么图中看到的是一千多辆电瓶车呢?“集装箱火车”“保时捷”们去哪儿了?原来为了避免攀比,学校家长会只允许电瓶车进校园,这才有了图中的盛况。
停满操场的电瓶车抹去了家长们的社会身份,也抹去了孩子们一个攀比的由头。此时,家长仅仅是家长,家长会也仅仅是家长会。
洪建斌的图一传到网上,立马引起了网友们的广泛讨论。很多人都为明珠实验学校点赞,也有家长表达了不同看法。有家长说,“学校作为立德树人之地,向日渐滋长的攀比之风说不,开家长会禁止私家车进校,是学校对学生负责任、对教育负责的体现,值得肯定和点赞。”也有家长说,“家长来开会,学校应该提供家长们方便,仅仅只是不能开进校园,那家长把车停在校门口,学生们或许还是会看见,于是乎又会攀比起来。”
洪建斌则表示,“和杭州市区很多学校相比,我们的家长可能文化程度低一点,收入少一点。他们从事着这座城市的基础行业……我常常说,这些家长就是杭州的人间烟火气。职业没有高低贵贱,扫地的能把地扫好就是一种高尚。能在杭州这座城市自力更生已经很伟大了,但我们也希望,家长们在建设美丽杭州的同时,多花一点时间‘建设’好自己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陪伴。我们有的家长早出晚归,半个月见不到孩子也是常有的。现在,大家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以前觉得有书读就不错了,现在也希望孩子读好书。但是,这种对学业的关注,不能只停留在家校联系本上的签名,而要落到实处,看看孩子每天有没有练字,课堂笔记写得怎么样。这些真的不难,也不需要太多的时间和金钱,孩子才是你一辈子最大的储蓄。”
为学生规划未来
洪建斌很喜欢到初三学生中,跟他们聊天。常常有学生问他,“初中毕业后我们去哪里?我很迷茫。我打工,我能挣几块钱?有什么用?”
洪建斌就在这个时候告诉他们,你可以继续读书,读职高,读大学。在明珠实验学校的走廊上,西边墙壁张贴的是“十大浙商精英”,其中学历最高的是杭师大的学生马云。东边墙壁张贴的是60名“杭州工匠”。楼道间上墙的是杭州各大职高和高职院校介绍。
洪建斌说,明珠的学生有一大半孩子是考不上杭城重点高中的(这无关智商和教师教学水平),所以,他们最好的出路是读职高,以及将来能进入高职院校学习。明珠的师生不为能否出学霸级的优秀学生而苦恼,学霸生追求的是知名的大學,出国留学,也许在华尔街,从事我们世俗眼光中的高大上的工作。我们要努力的是能否为今后培养出“杭州工匠”“大国工匠”“世界工匠”等“职业精英”而苦恼!我们甚至展望:当这些孩子叶落归根,回归故里,以他们的阅历、学历、能力、交际力等,会成为地方村镇的佼佼者、代言人。也许不久的将来,明珠会成为培养全国村官的摇篮。
每年4月份,明珠实验学校都要组织“职高游学"。每个学生选择两所职高,每所职高选择两个专业,去职高参观学习。明珠实验学校很多学生会去职高读书,最后成长得都非常不错。
“老师,要到你们这里要读书,需要考哪几门课程呀?科学总不会考了吧?”
“老师,我想学美术设计专业,可是到现在还不会画素描,要紧吗?”
“听说读职高不用交学费,还可以拿到助学金。是真的吗?”
“你们学校伙食好不好呀?”
“美容美体与形象设计专业有什么区别呀?”
“学数字影像专业一定要自己买数码照相机吗?”
……
这是一到升学季,明珠初中教师会听的询问声,孩子们的提问让接待学生进行职高体验活动的职高老师应接不暇,惊喜连连!各大职高,包括政府部门给了这些立志于成为“蓝领”的精英们以响亮的回答:机会面前,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这个时代,有梦想的孩子,也一定有机会让自己的人生更精彩。如果你不喜欢宅在书本里研究世界,那就动起手来改变世界。在职业教育这条路上,每个人的世界都不一样,但都精彩纷呈。职教强,则教育强;职教强,则中国制造强;职教强,则万众创新创业强。明珠的教育者也敏感地感受到职业教育的前景和生活价值。
学校据抽样调查,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初中毕业后,90%以上将留在杭州继续学习生活。如果没有就学或就业的“出路”,极易成为社会的不安定隐患。学校进行的“普职融合、普职衔接”是校本课程衔接的路径选择。学校内部课程规划、社团建设、活动设计的普职融合,将更多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资源引进来,毕业学生与中等职业教育宽口径普职衔接和普职融合。从真正意义上来理解“轻负高质”的涵义,从努力践行“从生命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生存”的价值体系上来关注外来务工子女的成长。学校依据学生在学业水平上存在巨大差异的现实和学生对升学要求过早分化的实际,充分利用校本职业课程和社会压力较少的优势,制定20%和80%的办学目标,相应地实施了动态的分层教学。对于20%要继续接受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进行参加初高衔接;对于另外80%的学生,衔接重心放在普职衔接方面,着力培养城市发展需要的服务型劳动者。教师围绕所教学科编排课程体系,渗透职业教育。
“英雄不问出处。以后有一份职业的人就是光荣的,爱这份职业的人就是高尚的,把这份职业做到极致的人绝对是伟大的。”学校校长亲自开设“职业讲堂”,为孩子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让孩子们尽早认识自我,认识职业,认识教育与职业的关系,学会职业决策,从小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目标,从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方面锻炼自己的职业竞争力,帮助孩子们做好职业规划,让每一个人找到自己最擅长的一面,充分发挥并挖掘自身最大的潜能,让自己在未来选择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适合自己个性特点的,同时又能够满足自身需求的职业,利用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在职业规划系列讲座中,学校请来了金雨亭同学,该同学于2011年进入杭州市西湖职高就读于烹饪专业,现就读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在杭州市西湖职高学习期间,对烹饪专业的学习兴趣浓厚,技能学习刻苦,技能成绩优秀,通过技能学习逐渐树立了对人生的信心。代表学校分别获杭州市、浙江省烹饪专业学生技能大赛金牌,并于2013年6月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烹饪专业技能大赛再获金牌;2013年7月个人参加全国烹饪行业技能比赛,又夺金牌;在高三时因屡获技能大赛金牌而被免试保送至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习并获入学特别奖学金。在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习期间,多次代表学校参加比赛。获中国菜品节冷菜项目特等奖,获上海西餐比赛团体二等奖。由于表现优秀,被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选派赴台湾等地比赛交流,并被推荐赴澳门实习。
在交流会谈时,他说道:感谢明珠,学校从来没有放弃像我这样学业成绩不好的学生,在明珠没有歧视,只有重视和关爱,正是学校教师的引导,让我选择了这个专业,给了我发挥特长的机会,才有了今天的成绩。这位学生表示,学校食堂新开之日,他将为明珠的老师做一桌感恩菜。
学生有权选择适合的教育!明珠实验学校普职衔接的破冰之旅已历时进行多年的摸索,从最初的各大职高进校招生宣讲,到邀请各大职高的职业导师到校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再到如今学校自行开展“职业讲堂”,让每位学生在升学之前选择两所心仪的职高,每所职高选择两个向往的专业进行体验。卢双盈教授说“不同角色的人才是互补的,技能及其人才非常宝贵。在生产生活中,科学、技术、技能三者不是孤立的存在,而是共生的、互促的整体,在共同的目标下扮演着劳动分工不同的角色。对于相应人才的培养,理解为因材施教可能更加符合教育的本意。”
本刊记者:能分享下容融教育是如何落实在办学过程中的吗?
洪建斌:我校通过“三个转角一愿景”来落实容融教育。
转角一,实现学校办学从“去上学”到“去学习”的转变。“去上学”是一项权利,是基于个体成长的必经之路,“去学习”是基于好奇心和想象力的一种本能冲动,这样的转变是为师生寻求了一条成长本真本色之路;
转角二,实现学校教学从“求分数”到“求多能”的转变。“求分数”是一种片面的教育质量观,是学生原来升学的一种诉求,“求多能”是符合现今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新需要。这样的转变是为指引学校价值追求和教师教学思想的华丽转身;
转角三,实现学校孩子从“求学历”单一追求到“学历与技能”双赢转角。这是一条能让所有的学生在学历和技能上均能各有所取、能得以各美其美之路;使得学习价值更有了地气;
一愿景,让学校教育在“有美好”和“有未来”的愿景中看到教育的极大自信和崇高,在当下唯分数教育的情况下,大家心存敦厚与美好,走一条能为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新人的远见指引之路。
学校发展至今,坚守“全纳教育:从生命走向生存,从生存走向生活”的办学理念,以“敢为人先,有教无类,容短促长,以长融短”为学校办学精神,以“尊重、服务、育人”为办学宗旨,以“抱诚守真,志存高远”为校训,以“教育照亮人生,技能立足社会”为办学思路,走出了一条满足、符合进城务工人员子女需求的公平、均衡、适合的优质教育的探索之路,成为下城区、杭州市乃至浙江省九年一贯制学校的重要组成类别。学校在不断地诉求、追问、理解中,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办学思路等顶层规划,日臻完善,形成阶梯式层进,逐步成熟而丰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