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肖像画会人见人爱?

2019-09-10林凤生

新晨 2019年3期
关键词:肖像画肖像画家

林凤生

肖像画是人们最喜闻乐见的画种。公元1世纪古罗马庞贝壁画中的《夫妻肖像》(图1)是现今可以看到的最早的肖像画。

个体的独立肖像画大量出现可以追溯到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尽管在此之前也有过极少数国王和教皇的绘画肖像,甚至个别主教和上层贵族作为赞助人也留下了自己的像,但从15世纪初开始,其他类型的被画者,比如妇女、富商,甚至艺术家才开始大量出现在独立肖像画中,人们对肖像绘制的兴趣与日俱增。得到了赞助人、收藏家和艺术家多方面的支持,许多优秀的肖像画作品也就应运而生、相继问世了。

肖像画是一种实用性的画种,是画家靠给客户画像谋生而作,所以它在艺术上的地位并不高,不像历史画那样受人瞩目。也有画家为了提高画的品味,在画像时增加了与人物相关的道具和背景,从而丰富了肖像画的文化内涵,我们看到的一些著名肖像作品有这样的特点。

最早的科学家肖像

图2就是一幅内涵丰富的肖像,画的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数学家卢卡·帕乔利。有人说它是美术史上第一幅正儿八经的科学家肖像画,我细细琢磨觉得有点道理。现在我们通常把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时期看成是西方近代科学的诞生之时,那么这幅创作于1495年的帕乔利肖像应该算比较早的,即使算不上第一幅,也是第一批吧!此前的人物肖像画主角,不是王公贵族就是宗教人物,如耶稣基督、圣母玛利亚,科学家还轮不上号呢!

到了15世纪,情况悄然发生了变化。当时的画家正在苦苦探索如何让绘画在二维的平面上表现出三维的立体效果,为此他们只能求教于数学。在这一时期,数学家与画家走得很近,可谓携手共进。当时研究透视学的无非两种人:画家兼科学家(乔托、达·芬奇、丢勒等)和数学家兼画家(阿尔贝蒂、弗朗切斯卡、帕乔利等)。在绘画和数学两方面都有造诣和人脉的帕乔利从小就受教于意大利卓越的艺术家弗朗切斯卡(他亦精通绘画和数学),青年时期他又有幸与画家达·芬奇相识并成为挚友。达·芬奇向帕乔利请教过数学问题,也为帕乔利的《神圣的比例》一书画过插图。1499年法王路易十二率军入侵意大利米兰,他俩还结伴同行来到佛罗伦萨,可见关系不同寻常。

这幅肖像画的作者德巴尔巴里是帕乔利的同龄人和崇拜者,因仰慕他的才能画了这幅画。画中的帕乔利神采奕奕、气宇轩昂,身穿修士长袍,手执教鞭。桌上放着几何模型、教科书和石板等。左上方的正多面体显示受到光照(图中没有画出窗子),隐喻数学思辨受到了神灵之光的启示。站在帕乔利身后的是热爱科学与艺术的蒙泰费尔特罗家族的圭多巴尔多公爵,他是帕乔利研究工作的资助者。青年时期的帕乔利常常翻山越岭,徒步70千米到圭多巴尔多公爵的私人图书馆里阅读,那里藏有4000余册图书,是当时欧洲最大的图书馆之一。帕乔利的肖像画后来被意大利邮政制成邮票,广为流传。

画中的帕乔利右手拿着一根细棒指着画板上的几何图形,画板的前缘“欧几里得”字样(EVCLIDES)清晰可辨。他的左手平放在一本摊开的书上,一般认为这本书就是他的著作《算术、几何、比与比例集成》。铺着绿色台布的桌面上放着一些文具,从左到右依次为:海绵、矩尺、笔、墨水瓶、圆规和小纸片。最右端的方盒上有“LVC”三个字母,代表帕乔利名字的缩写“卢卡”。画面左上的正多面体在数学上称作48等边角半正多面体,其表面由18个正方形和8个正三角形构成。与之相对,画面右下角有一个正12面体模型,其表面是12个全等的正五边形。这幅画现藏于那不勒斯卡波迪蒙特官。

肖像画创作也有“潜规则”

图3是英国著名的肖像画家内勒1689年画的大科学家牛顿像。哇!牛顿是一位大帅哥!后来见到相关材料才知道,此画是以牛顿的头部和胸部肖像为素材加工而成的。画家根据牛顿本人的要求,把眉毛加粗,使他显得更有精神,将眼睛画得深邃,使他显得更有洞察力,将鼻梁画得更高,甚至连看起来“不经意间”露出的手指也是经过精心安排的。这是为什么呢?原来,画家在创作肖像画的时候也需要遵守“潜规则”,就像艺术史中所说:“在16世纪前后,艺术家……要更多地听取和依从赞助人(委托人)的具体意见与喜好,把满足赞助人的要求看成是自然而然和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画家常常会根据委托人的愿望对人物作一些美化,不能一味地追求肖似。对此笔者觉得很好理解,现在的人拍一张普通的大头照也要利用光线,挑选服饰,打扮化妆,还要在打印之前去除照片中人物脸上的皱纹或瑕疵。何况在几百年前,画一幅肖像可不是寻常的小事!

对于内勒画的大科学家牛顿像,学者法瑞在《面对价值:肖像画如何赢得朋友、如何影响人们》一文中说:“在150年中,牛顿最广为人知的肖像画版本将他刻画為一位成功的、着装考究的、和蔼的绅士……这与现代文献中对牛顿尖刻的、沉迷于科学的形象的记录相去甚远。牛顿的形象逐渐变成科学天才的形象模板,他的声望帮助塑造了这样的界定——一位高超的科学家的面貌和行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征。”无独有偶,学者古德也撰文指出,何谢尔和萨默维尔两位女性科学家的形象如此优秀也不是她们本人形象的真实再现,而是被画家、传播者和科学史家等人共同建构起来的。

“形似”还是“神似”

关于肖像画是否要酷似人物的原形,自古以来就有两种做派。

大师米开朗琪罗认为,画像不必酷似人物的原貌。有人说他的美第奇公爵雕像不像公爵本人,米开朗琪罗回答说:“千年之后谁还能看出像还是不像啊!”此话乍听有点惊人,细细琢磨才知其中的意思。原来,老米在创作的时候会更多地考虑到人物的形象与他的身份是否契合,至于与他的容貌有几分相似倒无关紧要。他的成名之作《大卫》,据说是以他的忘年好友为模特,恐怕那人也未必有这样一身好肌肉。事实上,老米的话真有道理。耶稣基督、圣母玛利亚,谁也没有见过,画家凭想象画出来的形象得到了大众的首肯,便成了标准像。后来的画家要是违背这个已经约定俗成的形象,就会被看成大不敬,亵渎了神灵!达·芬奇在《最后的晚餐》中采用了真人模样的脸和身体的初步草稿作为逼真肖似的基础,但严格说来,这些形象不能被称为“肖像”,只是与人们想象中的耶稣基督、犹大长得相当像而已。

事实上,多数画家对创作肖像画的一套潜规则早已心领神会,提香为伊莎贝拉·德·埃斯特(一位重要的赞助人和收藏家)画肖像时,她已年届62岁,却仍被画得如同少女一样年轻(图4)。著名画家大卫画的拿破仑气宇轩昂,根本不像是一个矮个子(图5)。毕加索也不在乎肖像画要不要形似模特。他用立体主义的手法给画商威廉·乌德画像(1910年),把乌德的脸和身体分解成支离破碎、棱角分明的多面体,让画商很不乐意(图6)。

后来,毕加索只得再用写实的手法重画了一幅素描像(1915年)给乌德才完事。一次,毕加索要为妻子奥尔加画像,奥尔加也忧心忡忡地说:“你可不要把我画得认不出来了。”这一次,他面对爱妻不敢怠慢,用了细腻的写实手法创作了《靠椅上的奥尔加》(图7),成为他肖像作品里的精品。

文艺复兴初期的画家、透视画法的发明者阿尔贝蒂说,艺术应该尽量通过“身体的活动”来表现“心灵的活动”,也就是说,通过描绘人物的外形来表现内在的个性。然而,通过那些经过美化的肖像画当然看不出人物的“真实外貌”,更不用说洞察他们“真实的个性”了。当然,也有画家追求形似,伦勃朗画自画像时就从不掩饰自己的缺点,所以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利文斯通从这些自画像里发现伦勃朗一只眼睛斜视,有视力缺陷(图8)。

西班牙宫廷人物画家委拉斯开兹在给教皇因诺森特十世画像时,将其阴险奸诈的面容神态表达得淋漓尽致,教皇见了也只得悻悻地说:“画得太像了点。”(图9)

19世纪画家热里科与法国精神病学家、提倡仁慈治疗精神病的先驱若尔热密切配合,对精神病患者的特征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他绘制的5幅杀害儿童的女精神病人肖像极其传神,不仅对绘画,对精神疾患研究也有重要价值。(图10)

人们为什么喜欢肖像画

肖像画的流行,除了社会的需要和委托人的青睐,大众的喜闻乐见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人们为什么爱看肖像画呢?

原来,人体经过漫长的进化,有了一双喜欢观察人脸的眼睛和具有强大的“人脸识别”功能的大脑。当然,这并不是为了欣赏肖像画,而是为了能够在艰难的环境中存活下来。正因为人拥有了如此完美的结构,所以肖像画能够长盛不衰,人见人爱。

“运动的眼球”

喜欢看人的脸部

读者有这样的体会:当我们观赏一幅画的时候,即使画面上人物众多,我们率先关注并留下深刻印象的往往就是画中重要人物的脸,特别是他(她)那炯炯有神的双眸,这是为什么呢?

科学家告诉我们:为了让人对一切动、静之事物保持良好的视觉,人的眼球无时无刻不在做两种运动:一种是震颤,可以保持对静止物体的视觉;另一种是眼跳,完成一次眼跳的时间不到0.1秒,两次眼跳之间有0.12~0.15秒的间隙。在观赏绘画时,眼球用一系列小的跳动掠过画面,然后把注视点反反复复地落到那些感兴趣的地方。

苏联心理学家亚尔布斯是研究眼动的先驱,他把人在观察某个对象时眼球运动的轨迹记录下来。1950年,亚尔布斯做了一个实验,让受试者盯着一幅画观看10分钟,并用接触透镜技术记录下眼球跳动的轨迹。实验发现,眼球主要把最敏锐的感光区(视网膜小凹)对准那些高反差、十分精细或者有生命意义的区域。所以视觉信息丰富的人脸显然成为关注的焦点。法国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亨里厄特夫人》(图11)就很能说明问题。他以极其精细的笔墨画出亨里厄特夫人明亮的双眸和粉红的脸庞,其他部分都画得十分简略而朦胧。不难想象,观者在欣赏此画时,目光一定会立刻被她那美丽的眼睛所吸引,把注视点反反复复地停留在这些部位。

运动的眼球不仅让人去关注最要紧的区域,同时,也因为眼球的关注点在不断地变化,从而使观者看到的结果也有差异。众所周知,文艺复兴时代的绘画大师达·芬奇创作了一幅曠世杰作《蒙娜丽莎》(图12),由于画中的美女有时看起来在微笑,有时好像并没有笑,她的笑容时隐时现,被历史学家称为“蒙娜丽莎的微笑之谜”。许多年来,大家对此众说纷纭,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一直到20世纪末,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神经科学家利文斯通才揭示了其中的奥秘。利文斯通认为:人的眼睛有两个不同部分接收影像,中心部分(即视网膜上的小凹)负责分辨颜色和细致印记,环绕小凹的外围部分则留意黑白、动作和阴影。当人们看着一张脸时,眼睛大多集中注视这张脸上的双眼。在观赏《蒙娜丽莎》时,假如人们的中央视觉放在蒙娜丽莎的双眼,较不准确的外围视觉便会落在她的嘴巴上。由于外围视觉并不注重细微之处,无形中突出了颧骨部位的阴影。如此一来,笑容的弧度便显得更大了。不过,当眼睛直视蒙娜丽莎的嘴巴时,中央视觉便不会看到阴影。利文斯通说:“如果看着她的嘴巴,便永远无法捕捉她的笑容。”蒙娜丽莎的笑容若隐若现,就是观者的眼球不断运动的结果。利文斯通赞叹道:“达·芬奇是一位天才,他从真实的生活中捕捉到一些不易为人们注意的东西,让我们困惑了500年。”

(本文摘自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名画在左科学在右》一书)

猜你喜欢

肖像画肖像画家
古代肖像画为何千人一面
地毯肖像
肖像画
糟糕的肖像画
肖像画
画肖像
酷炫小画家
现代派雕塑家明大多.罗索的肖像艺术
肖像雕塑的“形”与“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