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总书记嘱托 奋力写好“三农”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2019-09-10郑栅洁
去年2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余姚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写来回信,在信中充分肯定了横坎头村党组织在发展红色旅游、利用绿色资源、壮大特色农业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勉励他们传承好红色基因,再接再厉、苦干实干,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宁波改革发展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让我们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和期望,既是一种莫大荣幸,更是一份重大责任。一年来,全市各级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重托,牢记职责使命,紧紧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建设美丽乡村”进行积极探索,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
今明两年是我市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三农”工作还有许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这些任务能否完成好,直接关系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含金量。我们一定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强化使命擔当,聚力克难攻坚,切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落到实处,奋力写好“三农”高质量发展新答卷,用实际行动回报总书记的关心厚爱,努力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一、加大统筹力度,高质量推进城乡融合
城乡融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各地各部门要积极围绕创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统筹推进城乡建设,全面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一要强化规划引领管控。各级自然资源和规划局要发挥机构整合的整体效率,制定实施“多规合一”工作方案,建立全域一张图规划编制管理机制,切实解决规划上城乡“两张皮”、相互打架难落地问题,引导城乡建设、产业发展、土地利用、生态环境、基础设施有机融合。要坚持务实管用,扎实做好村庄规划编制,加强对农村空间、要素、产业、资源配置的规划管控。年底前,应编规划的行政村要全面完成规划编制与报批工作。要大力推广驻镇规划师制度,加强村镇规划建设管理,已经明确的规划要加大执行力度,避免建了拆、拆了建,折腾来折腾去“翻烧饼”。
二要提升城镇节点功能。要大力推进卫星城和中心镇建设,重点研究解决振兴实体经济、优化投资环境、提升集镇品质等问题,进一步增强集聚和辐射功能。要引进有实力的投资主体,高质量建设特色小镇,形成一批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特色小镇,为城市人才、技术、资金等向乡村流动提供载体和平台。要在抓好小城镇综合环境整治的同时,加大产业培育力度,引导各乡镇发挥自身产业优势,把美丽城镇打造成联结城乡、辐射周边的美丽工程。同时,要谋划推进“小集镇式”中心村建设,完善中心村建设规划,引导产业集聚发展,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就近就地就业。
三要夯实农村基础设施。这里,我重点强调两件事。第一件是“四好农村路”建设问题。要坚持问题导向,规范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养护制度,统筹推进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美丽经济交通走廊创建,重点要在打通市域内跨区县(市)断头路、改造危桥隧道、提升公路等级标准等方面取得新进展。第二件是“数字乡村”建设问题。要按照适度超前原则,抓紧做好数字乡村建设整体规划设计,进一步细化各项措施,开发适应“三农”特点的信息技术、产品、应用和服务,打好数字田园、农村电商、公共服务数字化、乡村治理智慧化“组合拳”,让乡村跟上数字化时代步伐。
四要优化农村公共服务。要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机制,推动城市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延伸。当前要着重抓好农村教育、医疗、养老三件事。农村教育,要从政策制度、待遇保障、平台搭建等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让更多优秀教师到乡村任教。农村医疗,要坚持分级诊疗,完善“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促进农村医疗卫生资源优化配置和功能升级。农村养老,要落实《宁波市养老服务促进条例》,进一步完善居家养老各项政策,深化医养结合,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二、突出优化提升,高质量发展乡村产业
经济下行压力越大、不确定因素越多,农业产业“压舱石”作用就越凸显。必须坚持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产业产品结构,不断增强产业综合效益和竞争力。
一要抓新型经营主体引育。乡村产业高质量,关键在发展新型经营主体。要结合省万家经营主体提升工程的实施,加快本土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模式创新,支持各类主体集群集聚发展,参与都市农业示范区等建设,提高规模经营水平。要完善家庭农场管理服务制度,加强农民合作社规范化建设,清理空壳合作社,推动经营主体提高发展质量。要深化“三位一体”农合联服务体系建设,赋予双层经营体制新的内涵。要积极创造条件,千方百计引进有品牌、有实力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政策研究,尽快推出一批管用的扶持措施。
二要抓农业品牌创建。全市共有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360个,品牌多但叫得响的名牌少,与省外先进地区相比仍存在不少差距。要着力做强区域公共品牌、企业品牌、特色农产品品牌三类品牌。重点做好“特”字文章,形成一批“小而美”特色品牌。品牌是表,质量是里,有了里子,才更有面子。要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到突出位置,健全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大对农产品从田头到餐桌的全过程监管,确保农产品既安全又优质。近期要重点关注非洲猪瘟防控,坚决杜绝外来疫情输入,确保舌尖上的安全。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加强统筹谋划,确保农业品牌发展取得实效。
三要抓农业科技创新。目前我市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但农业科技创新总体水平还不高。必须发挥科技创新关键作用,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研发,就是要鼓励更多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积极推动与中国农科院战略合作协议落地落实,通过科技攻关和科技创业,开发关键共性技术,提高农业科技供给水平;一手抓转化,就是要支持“星创天地”创建,创新完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模式,打通科技服务农村经济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四要抓产业融合发展。要积极推进农业内外联动,充分挖掘农业多种功能,努力实现更高目标的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重点要抓好两件事。一是推进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加快培育一批深加工领军企业,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推动农产品就地加工转化增值,吸纳更多当地劳动力就业,到今年底全市农产品加工率达到69%以上。二是推动乡村旅游提质增效。要整合旅游资源和完善旅游业态,推动乡村旅游由点状发展向集聚发展转化,建设一批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促进乡村旅游品质升级。同时,加紧研究农村产业融合指标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建立农村产业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绩效评价、政绩考核指标。
三、聚力景区打造,高质量建设美丽乡村
近年来,全国很多地方都在学习美丽乡村“浙江经验”。从我市情况看,经过多年来的努力,美丽乡村建设走在了全省前列,但后有追兵,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不加力、加碼,就会被别人超越。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以更高标准、更高要求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打造“大花园大景区”,为全国全省提供宁波样板。
一要推进景区化村庄创建。我市A级景区村庄占全市村庄比例仅为六分之一,景区村庄创建的任务艰巨。要深入实施“千村景区化”美丽乡村振兴计划,强化3A级景区村庄对标落实,将创建任务逐年分解到各区县(市)、镇乡(街道),确保2021年完成1000个以上的A级景区村庄创建任务,其中3A级达到150个以上。在景区化村庄创建过程中,要加快推动农房设计落地,加强村庄规划、风貌引导,打造一批农民喜闻乐见,既有现代功能又有乡土气息的新农村、新农居。
二要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去年以来,我市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三年行动,这项行动起步好,成效明显。要按照中央、省委的要求,再接再厉、毫不松懈,持续推进厕所革命,突出抓好农村生活污水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提升,坚决打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这场硬仗。要聚焦农村环境卫生突出问题,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确保村庄干净、整洁、有序。农民群众不仅是环境整治的受益者,更是重要的参与者、建设者。要把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贯穿于村庄整治的全过程,引导农民自主实施或参与村庄整治。
三要推进大棚房整治。“大棚房”问题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从我市来看,“大棚房”整治形势不容乐观。各地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像抓“三改一拆”一样全力做好“大棚房”整治工作,坚决遏制农地非农化乱象。要落实县级主体责任,强化多级联动、横向协同,做到责任明确到点、任务落实到人。要注意方式方法,既坚持依法推进不含糊,对占用基本农田的违章建筑坚决予以拆除,又要保护各方合法利益,防止激化矛盾。要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形成行之有效的体制机制,确保一次整改、长期有效。
四、强化增收攻坚,高质量推进富民强村
农民增收是农业农村工作的核心。这几年农民收入增长的速度较快,但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仍在扩大。我们要认真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挖掘增收潜力,拓宽增收渠道,努力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一要打好创新创业攻坚战。群众致富的最大潜力在创业。要完善各类创业扶持政策,推动大学毕业生、农民工、能人返乡下乡创新创业,引导农民通过创业增收。要重视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加强创业园建设,完善各类创业孵化基地功能,让更多的农民在家门口创业。要抓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完善新型职业农民认定管理,培育一批“农创客”“新农人”,加快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农业经营者队伍。
二要打好低收入农户攻坚战。去年全市低收入农户实现人均收入12841元,同比增长14.3%,这很不容易。但是要看到,全市目前还有低收入农户5.1万户、8.4万人,其中1.2万人收入在1万元以下,这些人大多患有重病或残疾。要守住一个都不掉队的底线,创新精准帮扶机制和精准综合施策,增强低收入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和社会保障水平,确保到2020年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基本消除1万元以下低收入农户。对有就业意愿和能力的低收入农户,要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引导他们参与村庄保洁、治安、养老护理等公益性岗位,增加劳务收入。对没就业能力的,要加大兜底帮扶力度,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切实解决因病致贫返贫问题。
三要打好集体经济发展攻坚战。目前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机制不活、“造血”功能不强的问题依然存在,推动村级集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做好这项工作,关键要在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方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去年以来,各地进行了实践探索,要及时总结经验、加快复制推广。同时,要积极探索股份制、租赁制、合作制、混合制等多种发展模式,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济组织自我发展能力,确保今年全市所有行政村集体经济收入30万元以上。
五、加强制度供给,高质量深化农村改革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要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深入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这对于我们来讲是个难得的机遇,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搞好谋划、深入推进,不断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一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新一轮农村改革的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与土地的关系。近几年,各地结合实际,在土地制度改革方面作了大量实践。但是这些成效还是初步的、零星的,各地要集成创新,尽快让这些星星之火形成燎原之势,让土地等乡村资源不断转化增值。要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依法赋予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和流转权能,更好地让土地经营权活起来。要抓紧抓实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及时总结象山经验,加快复制推广,争取列入国家级试点,让这项工作像小微权力、村民说事一样,成为我市在国内有影响力的改革亮点。这里要特别强调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问题。浙江是全国唯一的试点省份,这个试点含金量很高,对改变农村耕地保护碎片化、建设用地无序化、产业形态“低散弱”以及农村危旧房改造都有重大意义。要抓住机遇,用足用好这个试点,盘活农村闲置建设用地,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让农村“沉睡”的资产变成农民的“聚宝盆”。
二要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去年我市整市列入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既是对我市工作的肯定,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健全机制、压实责任,确保今年10月底前完成试点任务,为全国深化改革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当前重点要健全农村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等制度,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努力在成员资格认定、赋权活能、资产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
三要深化农村金融改革。要持续加大对“三农”的融资支持。最近,中办、国办连续出台《关于加强金融服务民营企业的若干意见》《关于有效发挥政府性融资担保基金作用切实支持小微企业和“三农”发展的指导意见》两个文件,着力降低“三农”综合融资成本,缓解“三农”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各地各部门要提高金融服务“三农”重要性认识,加大工作力度,通过奖补支持、资金补充、风险补偿、绩效考核等措施,推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挥应有作用。要加快完善银行普惠事业部机制和农信社改制,鼓励银行机构强化“三农”信贷资源配置,引导更多资金进入农业农村领域,确保普惠性涉农贷款增速总体高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要提高政策性农业保险保障能力,丰富完善创新型指数保险,推进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提质扩面,发展农村保险互助社,扩大“三农”保险覆盖面。
六、完善治理机制,高质量提升乡村善治
加快社会治理创新,走好乡村善治之路是新时代乡村治理的新要求。必须学好用好枫桥新经验,以基层党建为引领,创新完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让农村社会更加和谐有序。
一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办好农村的事情,实现乡村振兴,基层党组织必须坚强,党员队伍必须过硬。要尽早启动软弱涣散党支部全面排查,把摸清问题作为整顿工作的重要突破口,强化对症下药、跟踪问效,对已经整顿的党组织要持续开展“回头看”,严防问题反弹。要落实“村书记与村主任一肩挑”和“五年换届”的新要求,深化实施“领头雁”工程,统筹抓好乡村人才回归、第一书记选派等工作,高质量打造农村带头人队伍。今年要实现大专以上学历村支书超过30%,“双带型”村書记超过70%。要紧盯村党组织“自转有余、公转不足”的问题,加强村党组织对村级各类组织的统一领导,改进方式方法,做深做实党群同心圆,全面激发共建共享的内生动力。
二要加强“三治结合”体系建设。要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覆盖、完善提高”的要求,加大“三治结合”体系建设推广力度,全面提升农村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重点要夯实乡村治理组织基础,培育发展乡贤理事会等社会组织,发挥社会组织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要抓实工作载体,加快打造小微权力和村民说事制度升级版,推动“最多跑一次”改革向镇乡(街道)延伸、“四个平台”向乡村延伸,推进善治示范村创建,打造一批“三治结合”先进典型,今年要创建善治示范村250个。要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深化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和文明示范线建设,发挥好德治“春风化雨”作用。要整合各种送文化品牌,深化落实各项文化惠民措施,促进村民文化娱乐消费,提高农民素养。
三要加强平安乡村建设。乡村平安稳定是全社会和谐的基础。要深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紧盯社会治安、环境污染、食品药品安全等薄弱环节,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和专项治理,持续推进农村“雪亮工程”,打造严密精细“一张网”。全市各级要做好农村信访工作,建立健全化解矛盾纠纷第三方参与机制,推动信访案件、积案妥善解决,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要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把“扫黑除恶”和反腐败、基层“拍蝇”结合起来,紧盯把持基层政权、宗族势力横行一方、招投标、工程建筑、海涂养殖等重点领域,加大排查力度,坚决遏制和防范黑恶势力渗透蔓延。
实现“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任务十分艰巨,使命十分光荣。我们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善于攻坚克难,敢于“争”“攀”创新,为宁波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作出不懈的努力!
(摘自郑栅洁同志2月27日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再学习动员会暨市委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