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易误词语浅析
2019-09-10李伟
李伟
《劝学》这篇课文高中教材中的经典篇目,多次教材改革都保留了它。而长期以来,这篇课文的几个“而”字还有“焉”字的意义、用法,一直存在较大分歧,一线教师往往是采用“两可”甚至“几可”的方式处理。
一.“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中后一个“而”
这句话中,前一个“而”字比较一致地都认为是递进关系,后一个则一直有“并列”“递进”“因果”几种讲法。
要搞清楚这个“而”的用法,我们先应该弄清“知明”和“行无过”的关系。
首先,“知明而行无过”是上句“博学而日参省乎已”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不宜把“知明”和“行无过”再理解成具有主从关系的因果关系。其次,“知明”了是不是就能“行无过”呢?显然不是。所以,“因果”说是不成立的。
其次,“知明”与“行无过”是否是平列关系呢?依据儒家“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来看,只有圣人才可能“行无过”。作为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荀子应该认为“行无过”比“知明”更难做到,也就是说,“行无过”的境界比“知明”更高。所以,二者之间不是“并列”关系,而应是“递进”关系。
二.“锲而不舍,朽木不折;锲而舍之,金石可镂”中的“而”
这当中的两个“而”,前一个一直存在“递进”“假设”两种分歧,后一个一直存在“承接”“转折”“假设”几种分歧。
首先,我们要明确,这句话是以“锲”为话题的一个比喻论证。对“锲”这件事来说,存在两种可能的情形,一种是“不舍”,一种是“舍之”;也因此有“朽木不折”和“金石可镂”两种不同的结果。这里,“锲”是一个属概念,两句话中的“锲”是同一概念的重复;“不舍”和“舍”是“锲”的若干状态中的两种,是种概念。
其次,转折关系的从句与主句的关系,是:有了从句这个条件,但没出现现在这个条件下应该出现的结果。比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非能水”按常理的结果就是“不能绝江河”,而这句中却是“绝江河”。这里,“转折”是在从句的条件出现后,结果出现了逆转,而不是出现了从句的相反情况。“不舍”就是 “不停地锲”,“舍之”就是“放弃锲”,都只是“锲”的具体表现形式,而不是“锲”的不同结果。从这个角度看,“锲”与“不舍”也构不成“转折”关系。
三.“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中的“而”
其实这句话中的“而”是不值得赘述的,因为它的先后关系非常明显。
首先,我们要明确“而”表修饰时所连接的成分间的语義关系。先看下面的例子:
1.秦王还柱而走。(《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2.项王按剑而起。(司马迁《史记·鸿门宴》)
3.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荀子《劝学》)
三个句子中“而”连接的成分之间都是偏正关系,其语义关系表现为
1.前者为偏,是修饰成分;后者为正,是中心词。因此,删去前者,句意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删去后者,则会改变句子的基本意思。这三个句子的语义重心分别在“走”“起”“呼”,不在“还柱”“按剑”“顺风”。
2.前者如果是动作行为的话,那只是后者的伴生状态——伴随后的动作行为而发生,与后者没有时间上的先后关系。这三个句子中,我们肯定不能理解为(例1)先环柱,后逃跑;(例2)先按剑,再起来;(例3)先顺着风,再大声呼喊。而只能把“还柱”“按剑”“顺风”理解为与“走”“起”“呼”伴生的行为,是后者的方式或状态。
人们之所以学把修饰与承接搞混,原因正在于没区分清“而”字前后成分间的语义关系。比如这里讨论的“登高而招”中的“而”。
这句话的语义重心虽然在“招”,但“登高”显然不是与“招”伴生的,只能是先登到高处,再招手;不是一边登高一边招手。 “登高”与“招”是明显的先后关系,理解为承接关系更恰当
四.“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中的“焉”
这句中的“焉”,疑惑在于:是语助还是兼词;如果是兼词,最后面一个是不是。人教版必修三的注释就是:
[兴焉]在这里兴起。兴,起。焉,还有下面“生焉”的“焉”,都是介词兼指示代词,相当于“在此”,可译为“从这里”或“在这里”。
可以肯定地说,三个都是兼词。理由如下:
这句话强调的是“积”的重要性。那么,有一点我们必须先明白,“风雨兴”“蛟龙生”“圣心备”是在“积土”“积水”“积善”的那个环节发生的。是在“山”“渊”“德”形成的那一瞬间,还是在“积土”“积水”“积善”的过程中?根据文意和生活逻辑不难看出,只能是在“积土”“积水”“积善”的过程中。既然是在过程中,那么,按照“焉”是“于其间”的合音来转换,这句话就成了:积土成山,风雨兴于其间;积水成渊,蛟龙生于其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于其间。最后一个“焉”应理解为“在这个过程中”,而不是教材注释的“从这里”“在这里”。
正因为如此,这里的“焉”也就不能理解为语助词,——那就强调不了“积”的重要性。
从对这几个词意义、用法的解读中,我有这样的感触:
1.解读文本是一件细致的事,一个词随意地以两可或几可处理,往往是因为没有认真解读文本或没有真正解读清楚文本。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方法只有一个——细读文本,认真搞清楚大小语境,依据语境判断词的意义、用法。
2.文本细读要有大局观,不能只着眼于细枝末节。要立足于全文或全段,而不只看局部的一两个词,一两句话。
3.要勇于怀疑,不盲从于他人,包括教材、教参,专家专著。但同时也要注意,有些长期以来被认可的结论,总有它合理的地方,没有确切的理由,不宜随意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