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乡土赤子匠心
2019-09-10杨冬
杨冬
多姿多彩的民间文艺是四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靓丽一笔,它们在历史发展的浪潮中生生不息,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新时代文艺女性大创作的背景下,我们有责任重现民间文艺的光芒及其中女性艺术家的风采。
清末到民国中期这段绵竹年画最后的黄金时代,出了一位名声响亮的女艺人,她就是姚春荣。聪明好学的她六岁开始习画,七八岁便掌握了基本的年画上色手艺,十来岁的时候,她的技术已经十分熟练了。逐渐的,她不再满足于单纯上色,而是开始琢磨配色的规律,试着自己兑颜色。姚春荣就这样不断提高手艺,十八岁的时候,她嫁到绵竹一户姓邱的人家,成了当地人口中的“邱家嫂”,也开始了自己独立做年画的日子。她开始接了两千张的货,一千斗方,一千杂条,斗方画的是她最熟悉的折子戏,有《荆轲刺秦》《钟馗嫁妹》,杂条有花卉、花瓶等。交货时老板一看,立马便跟她约定了长期合作。姚春荣除了给别人彩绘加工,也自己做活到乡场上出售,慢慢地有了名气,熟悉的人都知道“邱家媳妇斗方做得好”。姚春荣干脆找雕工刻了三十六块梨木版,品种以斗方为主,其中包括《骑车仕女》《双仕女》等题材,这些斗方在市场上大受欢迎,“姚家斗方”的名声不胫而走,姚春荣每年作画几千张,年年卖得一张不剩。
解放后,已经成了“邱婆婆”的姚春荣与四川美院的谢梓文教授在50年代合作创作了《骑龙、骑凤》《龙飞凤舞》等“新章年画”,表现大炼钢铁、农业丰收的主题,《龙飞凤舞》男女主角分别手持锦旗骑跨龙凤,男性手持炼钢炉,女性手持谷穗,时代感极强。80年代初民间艺术很受重视,文化部门呼吁抢救绵竹年画,省、地、市的领导也前往老艺人家里看望。受到鼓舞的姚春荣天天按时到年画社上班,她说:“国家这样关心绵竹年画,看得起绵竹年画,我得尽力多做一些贡献。”
除了作画,姚春荣也会跟一起作画的年轻人讲过去学画卖画的日子,讲彩绘对绵竹年画的重要,讲调色熬胶的火候,讲色彩的搭配技巧。她最喜欢的一个年轻人是个活泼爱笑的女孩,时间过去几十年,这个女孩今天已经是著名画家、绵竹年画的代表性传承人了,她就是当年才20岁出头的刘竹梅。
刘竹梅,是一个对传统、民间、现代有全面理解的艺术家。她的年画,表达出当代绵竹年画的新气象和时代精神。
刘竹梅成名很早,1980年,刘竹梅的《看谁最干净》在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上获三等奖。1987年,她的《赶场》入选全国第四届年画评奖活动,虽未获得奖项,却以其独特的风格造型引起了广泛的注意。《赶场》与《看谁最干净》相比,后者构思巧妙,造型优美,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和个人风格,作品色彩、形象和绘制技法都来自传统绵竹年画,十分地道,但平铺式的群像构图,人物的相互关系处理又令人耳目一新。《赶场》中的人物动态脱胎于传统绵竹年画的观花仕女、挑花仕女,但又做了大胆的调整,使传统的形象有了时代感,最右侧扎马尾辫,挎着竹篮的女孩形象则完全是新的创造,竟然也不失传统年画的神韵,实在让人叫绝。
民间年画的程式性强,但很少有人意识到,“程式”一方面是禁锢,同时却也是特色,是体现绵竹年画“味”的必需。邱婆婆画了七十多年年画,画的都是传承下来的样式,因此她对“程式”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熟悉。“深配浅,酽配淡,深浅酽淡要周全”。在她的《文武加官》里面,用群青和黄丹作为主调,又注意让两边人物的色彩相互渗透、置换,再用黄丹边靠品绿,用群青边靠桃红,最后以金、银、黑白做调和色,使整个画面统一起来。
“求新求变”贯穿于刘竹梅几十年的创作历程:80年代她主要致力于创作绵竹年画的现代题材;90年代后,她的艺术开始发生质变,从《年》系列组画的古拙、《四川太阳喜洋洋》的热烈中,可以看出她的尽情创新。之后刘竹梅不断变换主题和风格,她用舞蹈的动态,用填水脚的技法去表现灵魂的率性和自由,用时空的错置、形象的重叠等超现实主义的手法表达对现实的沉思。2000年之后,更多的回到形式本身,《门神》《武将》系列中,能够看出绵竹年画传统早已渗入她的血脉,成为她的艺术之魂。
在中国的五大漆器中,成都漆艺的历史最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很多工艺无法比拟的。这一东方艺苑瑰宝的忠实传承者,杨莉女士,用自己特有的艺术感悟和执着的艺术追求,给成都漆器艺术增添了风景。
出生于书香门第的杨莉,虽然童年并不富裕但很快乐,尤其是小时候,家里存放了很多奶奶生前的静物写生集,让小小的画笔成为她幼小心灵中的至爱,也把对艺术的热爱根植在她的内心里。
杨莉凭借着在绘画方面的天赋顺利进入成都漆器工艺厂学习漆艺装饰。在那里,她先后师从陈春和、余书云、张福清等漆艺工艺大师,并得到四川美术学院教授李大树、著名漆艺专家乔十光大师的细心指点,得到恩师曾庆华、王星泉的精心授教与真传,进步很快,从设计、制胎到装饰、清抛光、制漆等所有工艺,她都烂熟于胸。
杨莉说:“漆器工艺不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学会的,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能做师傅,一件好的作品至少需要十年八年的沉淀。”对于为何能沉下心来去创作,她这样解释:“感觉你想去探索它的奥秘,想驾驭它,有太多的未知在那里等着我去探索。”并且漆器的制作过程也是这样,一层一层做上来,有可能下边做的东西到上面打磨的时候就会显现一些意想不到的花纹。即使有了丰富的经验并准备打磨出想要的花纹,也不可能完全在自己的掌控之中。多年的经验告诉她,在磨到刚好的时候就不要再磨,否则很可能磨出一个废品。“这些都需要经验,需要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修养。”
多年来,杨莉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融入到漆器艺术中,“就是因为太爱它,觉得这门工艺如果没有人去继承,或者是自己没有新的创作和发现,就会失去生命力。”这也是为何离开漆器厂后, 她不断探索新的技艺的原因,只要有新的材料,她就会去做一些新的尝试。
年过六旬的邹小屏老师,为传承漆器这项千年非遗技艺,与丈夫吕树强一起探索和演绎着两人的“漆”彩人生。在漆艺的世界中,他们是灵动的魔术师,将流动的稠漆和静态的木料打造成一件件美轮美奂的艺术品。
出生于漆艺世家的邹小屏,从小看到父母做漆器,就特别好奇,当父亲在办公桌上设计图稿时,邹小屏也自个儿拿上纸笔,在一旁胡乱画着。1974年,邹小屏到成都漆器厂做临时工,第一次真正近距离了解漆器。
进入漆器厂后,她被分到新工艺组,在师傅的带领下,学会了从木胎制作、到装饰打磨、再到抛光的全部工艺。邹小屏说,任何一道工序都不能出现差错,否则就得重来。木胎陰干后才能贴锡箔纸,如果贴早了,雕纹就不亮;贴晚了,就贴不上。但她并不觉得这些事儿很繁琐,很喜欢这样一个在学习中进步的过程。
1975年,22岁的吕树强也通过招工考试,成为成都漆器厂的正式职工。他从小学习美术,绘画功底非常扎实。进厂后,主要学习生漆的分类、漆色制作等。由于同在一个漆器厂上班,又都是热爱绘画的年轻人,吕树强和邹小屏慢慢从熟识到相爱,最后组建起幸福家庭。
吕树强擅长图稿设计、木胎制作,邹小屏擅长雕、画,在30多年的相伴中,两人一起合作完成了很多精美作品。其中,两人合作的《百寿大桃盒》被中国工艺美术馆珍品馆收藏;《九方龙纹大花瓶》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基辛格访华时,《龙盘》被作为礼品相赠……
2008年,吕树强和邹小屏被评为成都漆艺的市级传承人。2009年,邹小屏被评为成都漆艺的省级传承人。2013年3月,60岁的吕树强从成都漆器厂退休后,和邹小屏一起,加入工作室的漆器制作中。如今,这对六旬夫妻仍然在创作,她们最大的心愿就是:通过工作室宣传漆艺,让更多人了解和学习漆艺,并加入到传承漆艺的队伍中,不断创新和发展漆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