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论语十二章》教学方法探析

2019-09-10赵波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2期
关键词:论语教学方法

赵波

摘  要:《论语》是我国青少年教育的重要文化典籍。宋代的宰相赵普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可见论语在古人心中的重要地位。而且,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论语一直是知识分子学习时的第一本书。因为相比于其他典籍,《论语》并不是直接教人怎样建功立业,追求富贵,而是让人有一个平和善良的心态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可以说,《论语》是自古以来为人处世的最重要的典籍,学习《论语》,是学习做人,在社会中立足的第一步。因此,初中语文教学中对于《论语》进行讲授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论语;教学方法

初中教材中选取了《论语十二章》作为学生的学习内容。这些语段都是《论语》中的精华,学习这些语段,能够对于孔子和儒家在各方面的思想和观点有直接的认识。但是,由于《论语》语录体的语言特点,过于简练的语言和不够具体化的语境,学生在阅读时会感觉含义深奥,无法理解。这主要是由于《论语》还处于古代散文刚刚发展的阶段,结构篇章和语言表达还没有形成固定的系统。所以教师通过恰当的方法向学生讲解《论语十二章》是十分重要的。下面,笔者就对于初中语文《论语十二章》的教学方法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结合时代背景,认识儒家思想的独特性

《论语》是孔子一生的重要体现和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由于孔子及其弟子生活在春秋战国这个特殊的时代,因此《论语》中的很多言论都与具体的历史状况和个人的遭遇及价值观有很大的关联。学生由于历史知识的缺乏,对于春秋战国的历史状况不能够有详细的了解,在解读一些语句时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因此,教师要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孔子及其弟子的人生遭遇以及对其他诸子百家思想的了解,认识儒家思想的独特性。

例如,学习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一句时,可以重点针对句中的“忠”“信”“习”三字来认识当时的时代特点。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国家内部犯上作乱之事频发。人们为了利益而背信弃义、杀害君主,篡夺王位。人们只股利益的满足,而不重视通过后天的学习来提升个人的品德。儒家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情况提出“克己复礼”的口号,追求忠信与仁爱。曾子所说的“忠”“信”“习”就是指要遵守忠君爱國,真诚待人的伦理道德,努力学习来做一个符合道德规范的君子。

二、进行对比分类,深入理解各则名言内涵

《论语十二则》从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待人接物、人生追求等方面阐述了儒家的思想观念。虽然十二则名言是简短的,没有在一个篇章的,但是它们之间是相互补充、相互说明的。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重点整理归纳各则名言之间的共同之处,而不能只逐条地翻译意思,而是要将这些名言有机联系起来,从中认识儒家在各方面的思想追求。

例如,在学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一句时,可以将本句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及“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等句子结合起来,首先从不同点出发,发现它们都是教育人要进行学习。而不同之处是有的句子是讲学习的态度,有的句子是将学习的方法。它们的意思分别是勤于复习,思考与学习并重,培养学习的兴趣。通过这样的总结与归纳,学生不仅能理解各个句子之间的区别于联系,还能了解孔子及其弟子主要的人生追求。

三、身体力行,体会各则名言的指导意义

《论语》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为人处世的教科书,古代的读书人就是通过从小学习《论语》来做一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的。而且《论语》虽然强调要学习,但更追求学以致用,有一番作为。就像《大学》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就是要让人通过良好的道德修养来在社会中立足,与他人和睦相处,然后团结一心,报效国家。所以,学生学习《论语》不仅要理解句子的意思,还要身体力行,将其中的道理赋予实践。

例如,在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一句时,学生可以理解这是要让自己善于发现身边人的优点与缺点,对照自己取长补短,让自己获得道德的提升。所以学生可以尝试着发现身边人在学习、行为处事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对照自己进行改正和提高,过一段时间后再看看自己有没有进步。通过这样的身体力行,学生可以检验《论语》中这些道理的深刻性与永恒性,从更深的层面理解《论语》确实是一部不仅能改变人的思想,还能改变人的行动的伟大经典。

综上所述,《论语十二则》的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让学生对于孔子和儒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然后再结合时代与理解孔子及儒家思想的伟大意义。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逐句理解意思,再讲各句之间的共同意思和差异寻找出来,将十二则名言进行分类,进一步认识儒家思想的几大方面。在对文本有了深刻的理解后,学生要勇于实践,将《论语十二则》中的所讲所说付诸实践,一点一滴地运用到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2年.

[2]《论语》之“孝”的情感基础,《陕西社会科学论丛》,2011年第三期.

猜你喜欢

论语教学方法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高职院校音乐选修课信息化教学方法与实践探索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点点读《论语》
点点读《论语》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