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
2019-09-10闫立波宁旭辉成方园李聪
闫立波 宁旭辉 成方园 李聪
【摘 要】近年来,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快速发展,随之自动化技术也在不断提升,自动化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为人们的生产以及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自动化在电力供电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使得供配电系统更加优化,节省了大量的人力资源。
【关键词】供配电系统;电力;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
引言
从生产实践角度而言,电力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趋势开始不断完善。但总体而言,电力供配电系统的配电终端存在可靠性能较低的状况,而且蓄电池使用时间有限,这样很容易导致设备在具体应用过程当中存在着质量方面的因素,从而使得具体的供配电系统存在一定的问题,影响着电力输出的稳定性,对于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1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应用优势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在供配电系统中自动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首先,在电力供配电系统中应用自动化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人工的成本。自动化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有效提升了供配电系统的运行速度,并且能够针对整个供配电系统进行监控,监控的范围涵盖了供配电系统的各个环节,这代替了大量的人工劳动,从而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除此之外,自动化技术通过对整个供配电系统各个环节的有效监控,还可以提升对供配电系统的管理效率。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还可以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以及在电力供配电系统中的应用,提升了电力供配电系统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并且节省了大量人工成本,使电力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降低了故障发生的几率,使故障的排查更加便捷,使电力企业的供电时间得到延长,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供电企业的服务质量,提升了用户的满意度以及忠诚度,进而促进了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升。
2针对电力供配电系统全面运用自动化控制的具体措施
电力供配电系统涉及到复杂度较高的系统控制模式,因此有必要将自动化控制渗透于整个电力运行中。例如近些年以来,技术人员针对远程操控已经能致力于综合性的渗透与运用,同时还需紧密结合供配电系统当前表现出来的真实运行状况来选择可行的自动化控制模式。具体而言,自动化控制与供配电系统之间的全面结合主要体现为如下措施:
2.1自动监测变电站
在目前看来,各地都在致力于构建新型的自动变电站,其中典型为无人值守的全新自动化变电站。与变电运行的传统模式进行对比,可见自动化变电站具备突显的变电控制优势。与此同时,自动化变电站也有助于实现全方位的电力资源节约,其在根本上简化了变电控制的流程。通过运用数字化的途径与措施,网络终端就可以收到实时性的数字化信息,以便于妥善传输并且精确处理各类监测信息。由此可见,自动化变电站设有无人值守的全新运行模式,从而确保将自动监测措施融入整个变电站运行。
2.2提升自动化管理的综合水准
供配电系统包含了较多的系统运行要素,而与之有关的系统管理要点也可以分成较多层次。因此相比而言,自动化管理在客观上更加有助于紧密结合各个操作流程,对于全过程的操作环节能够将其融合成为整体。通过运用层级管理的模式,就可以在根源上全面防控某些潜在的故障威胁,对于杜绝事故体现为不可或缺的价值与意义。从目前来看,有关部门正在着眼于探究自动化管理的新模式,从而将自动化管理渗透于供配电系统的整个运行进程中。
2.3简化系统运行的流程
通常来讲,关于自动化的供配电系统有必要将其分成用户管理、系统馈线管理、变电站管理与其他管理要素。在目前看来,城乡各地都在着眼于构建复杂性较强的电力运行模式,而与之有关的电力网络也表现为复杂性。如果要着眼于综合性的优化与改进,那么必须更多关注当前运行流程的全面简化。有关部门在引进自动化控制的前提下,应当能够在根本上优化现存的供配电模式,从而服务于电力供配电整体效果的优化。
3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工业用电和民用用电量一直处于增长状态。因此,实现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是目前我国电力产业的发展趋势。由于我国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国家相关部门必须要加大研究力度,并通过相应的技术手段对现有的设备进行升级和完善,从而促进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发展。
3.1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远程操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越来越强,使得信息传输的速度也得到了提升,相关设备与系统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在这种环境下,电力供配电系统远程操控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远程操作技术的研发难度相对较低,工作人员只要稍作努力就能在短时间内得出成果,进而增加现实中的使用次数,以此满足市场需求。总之,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远程操作是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必然发展趋势。
3.2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调配管理
要想实现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的调配管理,首先要建立信息共享机制,还要结合实际需要建立与之配套的数据处理库。其次是强化计算机的智能处理能力,能有效缩短数据的处理时间,使数据的储存容量变得更大。在此基础上,对系统软件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要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软件,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和收集功能,从而实现良好的自动化调配与管理。
3.3自动化控制系统性能更加优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终端用户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使得对配电站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为电力工程系统带来了新的挑战。电力工程系统既要保障现有终端用户的用电质量,又要面对不断增加的新终端用户,使得现有的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技术很难满足现代电力工程系统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求自动化控制技术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与云计算技术相结合,进而增强自动化系统对信息的处理能力。这样才能使自动化控制技术增强对电力供配电系统的控制精准度,使电力供配电系统的运行更加稳定、更加安全,进而满足不断增加的新终端用户的用电需求。
3.4综合型发展趋势
综合型智能化是电力供配电系统未来的主要发展趋势,综合型智能化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智能化,而不是仅仅实现电力配电的自动化。综合型智能化能够更加及时的掌握电力信息,针对电力供配電系统中的故障,不仅能够及时的发现相关故障,而且能够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排除故障,这降低了电力企业的损失。在电力供配电系统出现故障时,综合智能化可以替代人工对故障进行排查,并且可以替代人工对相关故障进行排除,这使得电力企业降低了大量的人力成本,并且提升了工作效率。
结束语
近些年以来,自动化控制手段正在逐步渗透于当前的电力领域中,而与之相应的电力供配电模式也获得了突显的转型。在当前现有的系统控制手段中,关键应当包含远程操控、安全设备监管以及系统调配管理。截至目前,很多电力企业以及有关部门都已意识到自动化控制与电力供配电系统相互融合的必要性,因此也在致力于探究当前的技术发展趋向。针对供配电系统仍然应当归纳其中涉及到的自动化控制经验,确保从自动化控制的视角入手来保障供配电全过程的稳定性与安全性。
参考文献:
[1]杨 利,费作朋.供配电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16):138.
[2] 熊峰.电力供配电系统自动化控制发展趋势 [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20):14-15.
(作者单位:1 国网晋城供电公司陵川县供电公司;2国网运城供电公司稷山县供电公司;3/4国网晋城供电公司配电运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