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关于数学学习懒惰心理的表现及矫正
2019-09-10陈柏洪
陈柏洪
【摘要】什么是懒惰的心理?懒惰心理是消极的心理现象,是指一个人在各个方面不思进取,该承担的责任负责,该珍惜的时间不去把握,该做的事不去做等特点。我们要提高自信,体验数学带来的快乐,家校合作,让懒惰现象无所遁形。
【关键词】小学数学;懒惰心理;家校合作
一、懒惰心理的表现
学生的成绩高低与本身的努力程度息息相关,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要全面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但是现在有比较多学生存在着学习“懒惰”的问题,课前不主动预习,课后没有温故而知新;上课走神,低年级学生违反课堂纪律,高年级学生上课走神,作业不认真,很少认真订正错题,课堂上不积极举手,不爱参与小组讨论等。总之,讨厌做与学习相关的事情,比较抗拒学习,这种学生的成绩一般都比较差,成绩处于中下层,就是我们俗称的“后进生”。因此,教师应认真考虑如何改变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懒惰心理,对此,笔者有如下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
二、先分析学生懒惰的原因,从源头入手
1.学生的依赖性强,导致学生的懒惰
有调查显示:“美国孩子的每日劳动时间是72分钟,韩国42分钟,法国36分钟,英国30分钟,而中国仅仅是12分钟。”现在有一部分的孩子在家里的地位超然,有爸爸妈妈宠着,爷爷奶奶照顾着,事事有专人负责,原本自己要做的事由其他人来完成,当遇到需要动脑筋的题目时缺乏主见,没有独立性,总是想着问同学、老师,做作业时需要家长“陪伴”,一旦家长不在场,学生就不能很好地独立完成作业。到最后,孩子在家依赖父母,在学校依靠老师。这种长期依赖他人,最终导致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出现学习上的惰性,成绩下降。
2.上进心的缺乏,好像失去翅膀的雄鹰
上进心是奋斗的源泉和动力,没有上进心的学生容易安于现状,不会严要求对待自己,拖拖拉拉,得过且过,不追求质量,不懂得反思,总是想着“差不多就好”,遇到难度大一些的题目时,总是想着跳过去做下一题,抱着“自己不会,别人肯定也不会”的心态,最后产生了懒惰的心理。
3.部分学生出现了畏惧厌倦数学的心態
首先,在学生刚接触数学的时候,笔者相信他们都想学好数学,但每个人的逻辑思维不一样,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样。因此,当老师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时,他们学得不是很理想,降低了学习能力,学习效率降低,增大错误率,降低了对数学这门学科的兴趣,再加上家长和老师期望又高,慢慢地对数学的学习产生了厌倦的情绪。
4.家庭因素的影响
从客观上原因分析,部分家长溺爱孩子,也是学生形成懒惰的因素之一。爸爸、妈妈对孩子的事大包大揽,大事和小事皆做到“无微不至”,令孩子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种不劳而获的不良习惯。另外,有的家长自身时间观念缺乏,也没有勤奋的做事习惯和果断利落的行事作风。“身教重于言教”,这样的家庭对子女良好健康习惯的形成和良好行为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出现了懒惰现象。
三、矫正懒惰习惯,选择合适“治懒”的对策
懒惰心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绊脚石,在充满未知与困难挫折的人生道路上,懒惰的人总是寄望于等待、依靠、伸手要,从来没有想过求知、发明、拼搏、创造,最终只会是碌碌无为。只有培养勤奋、刻苦、好学、上进的学习品质,朝着预定目标不断求索,才会达到辉煌的顶点,战胜懒惰心理、克服懒惰的习惯。提供几个方面的建议给大家参考。
1.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摆脱依赖性
莎士比亚说:“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不论在学习过程中还是在生活过程中,不但要树立自己的事自己负责的做事风格,更要让学生从内心发出“你行,我也行"的自信意识、提高自信心。有心理研究指出:每个人自身存在的潜能是巨大的,有坚强的自信心,能极大地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笔者班上有个学生以前比较胆小,不敢举手发言。笔者在课堂上和课后都鼓励他,给她鼓励,为她打气,后来,她在课堂回答问题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有自信,做题的正确率也增加了很多。
2.让后进生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
懒的学生是那些基础知识薄弱的学生,他们所遭受的挫折也是最多的,要想帮助他们,先要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滋味,正如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倡的:“不急于给学生打不及格的分数,不过分否定学生,失去信心比什么都不利于学生提高成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给他们设置一些可及的目标,让他们完成能应对的习题。增加做题的快感,获得成就感。如果遇到需要板演的环节,教师应积极地提供多媒体平台,让后进生来演示,对于板演过程出现的部分“低级”错误,老师绝不能取笑与批评,而是帮助他们分析错误,同时还要去肯定正确的部分。
3.家校合力,让懒惰无处遁形
构建家校合作平台,既收集家长对孩子在家表现反馈,也反映孩子在校情况,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家长会(甚至学困生家长会)与家长进行沟通,全面关注孩子的方方面面,家长和老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与心理动态,同时也了解学生的成长历程,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
总之,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不是短期以内能够解决,同样“治疗”懒惰的心理和现象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们要有具备足够的耐心和恒心,细致开展工作,既要帮助改变他们认识数学学科,同时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积极向上、健康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还要有家长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才能使学生喜爱数学,学好数学。
参考文献:
[1]肖志英.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J].知识窗(教师版),2017.
[2]朴庆华.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方式探讨[J].辅导员,2013.
[3]朱红.如何消除学生学习数学的懒惰心理[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