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德育实效

2019-09-10修惠英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2期
关键词:小学教育生活

修惠英

摘 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的道德和法治课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小学道德和法治的教学效果将对小学生的未来发展产生更大的影响。运用现代教育思想和技术积极创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德育实效,这些已经成为至关重要话题研究,需要老师们一起深刻的探讨。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编写引入生活,从生活中体会教材中的问题,教师应重视教学内容生活化,创设生活情境,强化生活化实践活动。

关键词:生活;德育实效;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155-01

《道德与法治》课程教育的目的是让教师引导学生增强道德与法治教育意识,从生活中感受道德与法制的重要性。教师应结合现实生活的实际情况,并且应用教科书中的知识,从而完善学生的情感交流体验,使学生进入到生活情境教学中,让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郁,激发出学生们强烈的情感,达到情感的升华,激发出强烈的激情和感情。综合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的情绪得到感染,达到教学效果的目的,实现道德教育价值观和道德法治课程主体价值的双重取向。因此,创造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是学生自主探索思维知识的出发点和动力;它是促进学生学习思想道德和法治课程的积极性,提高德育实效性的有效手段。

1.核心概念的界定

(1)什么是生活情境

生活情境是指创造一个以课堂教学为目的,引导并激发学生们的潜能,让学生们对课堂有深刻的认识和探究,以及受各种情感激励的特定形象更直观的手段,从而促进教学环境和氛围。简而言之,生活情境是学生参与学习的特定真实环境。

(2)怎样的情境才是有效的生活情境

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指在一定的教学生活中创造一种有效的生活时间和精力,生活教学具有最好的学习效果,是一种非常丰富的生活教学手段;教师们通过生活情境教学方式,尽可能少地利用能量和物质资源,并且实现更多的教育价值需求,从而使学生们达到一定的目的,实现更多的可能性,满足更多人的需求。

2.创设生活情境,提高德育实效具体实施策略

(1)将教学融情于景

教科书将以主题单元的形式发展,将学科内容与儿童的现实生活相结合。如,在学习《学习伴我成长》这一章节时,教师的教学目标是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并勇于提问,提高学习效率。那么本课内容首先可以增设课前家庭互动环节让孩子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通过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考,再由教师引导学生仔细想一下我们是怎样在学习中成长起来的,教师作记录,然后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提出问题,比如,“你是怎样学会说话的?”“你是怎样学会走路的?”“你是怎样学会穿衣的?”增加学生参与课题活动的兴趣,同时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对个人发展产生的影响。所以,教科书不应该只是理论的传输工具,更应该融入儿童的生活。教材中的重点是对学生的生活起到指导的功能,重点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判断,选择,适应和超越的能力,为了个人幸福和实现社会价值而努力。

(2)让学生学会思考

人类的一切活动都离不开大脑的指挥和协调。培养学生学会思考,在课堂上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尤其重要。例如,在学习《大家的“朋友”》这一课程时,教师可以采取课堂理论和生活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之中。老师可以在课前向学生提问“我们身边有很多朋友,他们是公园、小区……他们默默为我们提供帮助,大家了解他们吗?”,由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说说身边常见的公共设施引出“善待我们身边的公共设施”这一观点,让学生一起思考如何文明使用公共设施,出一些金点子。教师还可以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反思自己是否损坏过公共设施?并进行自我评价,想一下是因为自己不会用而造成损坏,还是因为自己不够爱护而损坏的,并思考今后如何爱护公共设施。从而培养學生爱惜公共财产,爱护社会的习惯。

(3)多开展社会实践

生活教育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主题突出了教科书的生活指导意识,培养了学生感受和创造幸福生活的能力。例如,在学习《让我们的学校更美好》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出问题“同学们,我们学校有很多美丽的地方,大家来比一比谁发现的美景多”以此来引出话题,出示校园美景,让学生们畅所欲言。再让学生说一说每天在学校是如何度过的?还可以让学生思考:我们的学校还存在哪些不足?如何改进?让学生课后收集资料,去校园拍图片等形式调查,并作出行动方案赶快行动起来。一方面,通过捕捉和重新创造现实生活的情境,学生们可以感受到在校园生活的美丽和幸福,从而更加的热爱校园;另一方面,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让学生通过在实践生活中得到鼓励,热爱生活,感受生活带来的不一样的色彩。

近年来,在国内教学研究中,许多教师充分运用各种教学策略,在德育课程教学中通过自身的经历来激发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从经历中认识生活,创早出更多的可能性,充分体现自身的价值,认识自我,利用生活情境丰富德育的有效性;一些人根据自己的能力教育学生,积极创造问题情境,形象情境,游戏情境,表现情境等,以提高道德课程的学习效率。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飞速发展一些教师将道德教育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创造出多媒体的语境,提高学生道德课程的主动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孙义.浅谈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开放性[J].当代教研论丛,2018(01)

[2]阳小兵.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凸显生活化[J].试题与研究,2017(01)

猜你喜欢

小学教育生活
漫生活?阅快乐
分析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简析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探究“学讲计划”背景下的语文教学
生活感悟
研读教材,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
提高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与有效性的方法研究
略谈小学语文课堂的生活教学
无厘头生活
水煮生活乐趣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