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

2019-09-10张志敏于莹

青年生活 2019年32期
关键词:出口贸易跨境电商中国

张志敏 于莹

摘要:《“一带一路”跨境电商消费报告》(2019年)显示我国销往以色列、俄罗斯、越南及韩国等100余个地区及国家的出口规模超万亿元规模,相较于2018年有所提升。2018年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占贸易出口总额7.7%。我国跨境电商市场日益成熟,虽在经贸摩擦、国际市场竞争等因素影响下跨境电商出口存在阻力,但不可否认我国作为电商大国跨境市场发展竞争力不断提升的客观事实。本文通过探析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以期推动跨境电商产业良性发展。

关键词:中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

在互联网体系日益健全新常态下国际网民数量骤增,互联网改变人们生活、生产习惯,其中在线购物成为网民足不出户买遍全球重要消费模式,加之国际市场融合性发展势头良好,客观上为跨境电商产业崛起奠定基础。探析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具有如下价值:其一,总结跨境电商产业发展经验,为应对新时代电商跨境发展挑战提供依据;其二,升级跨境电商运营模式,在政府、社会及个人共同努力下营建稳定、和谐、高效电商市场发展氛围;其三,转变我国经济结构,推动市场经济与时俱进。基于此,为提高我国跨境电商发展能力,探析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发展要点、阻力及对策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发展要点

1.政策。相较于国内电商市场,跨境电商市场不可控因素较多,需针对谈判流程、利益分配、出口制度等环节进行规范,避免发生跨境出口贸易纠纷,影响电商市场稳定性。这就需要我国紧抓“政策”要点,以电商出口贸易发展为导向推行符合我国对内深入改革、对外开放市场需求的方针政策,为国内、国外电商企业指明贸易出口经营方向,旨在降低市场风险及贸易矛盾发生几率。

2.质量。跨境电商市场将各国产品放在同一平台上供消费者筛选,只有综合质量较高的产品才能受到消费者青睐,成为出口贸易的“宠儿”,为此需我国跨境电商企业紧抓“质量”要点,从产品功能、服务体验、成本、技术集成等角度出发予以控制,旨在保障出口贸易商品质量更优,为抢占跨境电商市场发展先机奠定基础,继而擦亮中国跨境电商企业招牌。

3.布局。跨境电商市场宽广,企业决策者需具有前瞻性视野方可决胜千里之外,为此我国跨境电商企业需做好国际布局,将跨境物流、国际化售后服务、产品研发等环节纳入布局范畴,使决策要素更为丰富,布局范围更加宽广,使企业得以根据自身综合实力拓展海外市场,实现货通全球发展目标。

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发展阻力

1.信誉体系有待升级。在“互联网+”市场上全球好货齐聚一堂,消费者通过对比筛选心仪产品,其中用户评价成为消费者购买产品参考依据之一,如若产品评价不高,则直接影响企业及商品信誉,浇熄消费者购买热情,不利于我国商品通过跨境电商渠道走出过门,阻滞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体系良性发展。

2.市场集成能力欠佳。跨境电商出口贸易需以政策为先导,产品为敲门砖,质量为核心,服务为基础,然而当前有些跨境电商企业存在仅重视效益,轻视综合服务、产品质量升级等环节之于出口贸易重要性,使跨境电商市场存在薄弱环节,影响出口贸易发展成效[1]。

3.人才培养思想陈旧。21世纪跨境电商市场竞争仍然是人才的竞争,只有经贸人才树立全球化发展意识,才能将产品输出国际市场,增加海外出口贸易总额,在经营出口贸易市场时总结经验,顺应时势创新实践,继而推动电商企业良性发展。然而,当前有些电商企业轻视人才培养重要性,人才培养思想老旧,无法打造一支优秀电商团队,降低其出口贸易质量。

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发展对策

1.升级信誉体系。优质市场环境是吸引金融投资,规避出口贸易矛盾,提高产品影响力重要因素,为此需不断升级我国信誉体系,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其一,抬高电商市场准入门槛,规避市场乱象,对跨境电商出口贸易企业资质、实力、产品质量、财务数据等运营条件进行综合考量,避免劣质企业扰乱出口贸易市场秩序;其二,加大监管力度,保障国家之于跨境电商出口贸易方针政策得以高效践行,推行配套奖惩举措,将奖惩结果归入企业信誉档案,以便根据跨境电商企业发展实况进行针对性监管,通过科学监管提升企业信誉;其三,设立出口贸易信用基本架构,根据现行信用制度及法律法规推行“信用代码”措施,维持跨境电商企业市场准入秩序,建立企业征信体系,健全信誉数据信息出口贸易市场对接链路,完善相关数据整合模式,用以敦促企业约束自身行为,关注产品质量,孵化优质品牌,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征得国际消费者信赖,使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能力得以提升。

2.加強市场集成。首先,法律体系、制度规范、行业标准需具有灵动性,可根据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发展环境作出调整,使企业运营活动有据可依;其次,做好市场调查工作,关注国际市场消费者购物需求,以此为由设计推出新产品,通过市场集成提高产品对接质量;再次,加大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研究及应用力度,为优化配置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市场发展资源奠定基础,使产品质量得到保障,继而有效拓宽出口贸易市场;最后,提高服务能力,了解他国消费习惯、法律体系、市场环境,以此为由推行针对性较强的出口贸易服务方案,完善跨境电商市场体系,通过服务增强消费体验,消除跨境电商产品选购后顾之忧。

3.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行人才培养方案,为其学习新型跨境电商运营模式、思想及贸易观念奠定基础,例如企业可为优秀人才提供继续教育良机,与经贸院校合作育才,使人才可有效提升自身业务能力、创新能力,满足新时代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发展需求[2]。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提高我国跨境电商出口贸易发展能力,需紧抓“政策”、“质量”及“布局”等发展要点,升级本国信誉体系,同时确保该信誉体系与国际市场对接,加强市场集成,优化调配出口贸易市场发展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跨境电商企业发展夯实人才基石,继而使我国出口贸易效益得以增加。

参考文献:

[1] 李芬娟,易海峰.我国跨境电商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出口贸易效应研究——以我国对欧盟的出口贸易为例[J].商业经济研究,2019(17):138-141.

[2] 张俊琦.产业链视角下跨境电商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J].财经界,2019(26):11.

猜你喜欢

出口贸易跨境电商中国
跨境电商与电子商务以及传统外贸电商的对比分析
河南郑州港区跨境电商发展的相关问题分析
“互联网+”背景下温州传统外贸制造业转型研究
浅析我国对外贸易的转变及对策
广东高乐玩具股份有限公司出口现状及对策分析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山东省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问题分析
肯尼·格雷特,爵士的“中国”调子
英媒:“中国”成美国网络威胁敏感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