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流动商贩的多维管理模式的探索
2019-09-10王丹丹王瑞琰丁璐琳万婷婷
王丹丹 王瑞琰 丁璐琳 万婷婷
摘要:国民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工厂发展加倾向于自动化,因此大批劳动者失去工作岗位,但是由于自身学识低下,不能从事脑力劳动,只能从事简单劳动,且社会工作岗位容量有限,因此大量劳动者选择以小摊的形式在高校周围从事食品或售卖工作。本文以江苏大学为例,对江苏大学现实情况调查研究,分析其周围流动商贩的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议,为管理者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劳动者;流动商贩;调查
本研究通过对流动商贩、高校管理者、学生、部门管理者等进行调查走访、问卷调查两种形式展开研究,其主要三个结果如下:
1、学生对学校周边流动商贩的支持率高达85%,相对于高校、政府部门的管理者的支持率高出30%。
2、学生、部门管理者、高校管理者对流动商贩的安全隐患主要集中于:消防、食品安全。
3、部门管理者、高校管理者对流动商贩的态度处于积极态度,但是由于流动性过大,难以集中管理,因此支持率不突出。
一、食品、消防安全隐患较大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高校管理者、部门管理者对流动商贩的食品和消防安全隐患抱有极高的质疑态度。但是对于流动商贩的调查中发现,流动商贩对于其本身就持有不一的态度,并不能形成较为统一的意见。因此,可以确立的是对待食品和消防安全中,流动商贩本身的态度和观念就呈现层次不齐的状态。
但是对于消防、食品的调查中,着重发现对于消防安全,主要是学校门口处于高度流动状态,在流动商贩的堆积下,很容易造成在大门运营状态时堵塞。但是受到地形因素的影響,周边不能形成较好的商业流动区域,因此流动商贩主要集中于后街附近。但是对于后街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后街的道路中由于道路较为窄,且人流量大,并不能形成像商业街那样开阔的流动商贩聚集地,因此很容易造成在出现消防事故时,将消防事故事态扩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但是堵不如疏,在对后街流动商贩的管理中,要注重对流动商贩的实际家庭情况和流动商贩的管理的综合考虑,因此建议对流动商贩集中管理,并改造学校附近的相关地段,扩大流动商贩的活动地区,并对区域集中划分与管理,形成特色一条街。对于活动地区的建设种中,扩大交通道路的距离,让交通道路在遇到消防事故时能容纳大量行人的活动。
在调查中发现,食品安全存在的隐患也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在流动商贩的观念中,对于食品的安全、质量都是层次不齐,甚至很多忽视食品安全的现象。但是在各安全中,食品安全应当是极为重要的。为此,政府的相关管理部门应当在集中管理后,对各流动摊贩实施定期抽查和便装随机抽查,对流动商贩的食品安全进行积分,对流动商贩进行考察,让不法流动商贩的运营资质取消,并实施相应处罚。同时开通举报渠道,让流动商贩的监督向公众开放,并根据监督情况对流动商贩展开调查,以保证当地流动商贩的食材、制作过程合理安全。
二、流动商贩集中管理区域过远
后街的流动商贩虽然目前已处于简单的集中管理状态,但是在其他学生生活区域过程中却并不能方便于学生,尤其是该高校本身就处于丘陵多坡地区,且高校占地面积过大、学生生活区域远离管理区域。因此小活动范围的集中管理区域的开设也是很有必要。
对于距离生活区域较近的西门和新北门,流动商贩已被集中管理,这是有利于政府集中管理,但是却不有利于学生生活方便。在西门由于处于谷阳路地段,极少有地方能够进行集中管理或提供给流动商贩运营地区。但是新北门和校内却可以形成集中管理区域,尤其是新北门可以依托街对面商业街,形成较为统一的流动商贩集中管理区域,形成小型商业地带,促进商业街的发展,对周边居民区形成辐射,促进周边商业带群的发展。
校内的流动商贩的集中管理区域也是极为必要,不仅可以增加校内学生生活的方便程度,更可以在高效、科学的管理模式下形成本校的独有的特色,形成一张形象名片,有利于招生优秀学生。在校内形成的商业群可以使用低学识劳动者和贫困生组成流动商贩群体,解决本校的贫困生学习困难的问题,也能承担一定社会责任,为社会提供一定工作岗位。
三、积分制的管理方式
积分制的管理方式是基于调查结果而提出的。积分制是对愿意接受校方、政府相关部门、学生等多方面监督的流动商贩所提出的,而对于不愿意接受积分制管理方式的流动商贩不给予运营权力,并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实施监管、处罚。
积分制是满分百分制,并依据流动商贩所存在的问题,例如:食品是否合乎标准、贩卖位置是否在指定位置、贩卖是否存在虚假诈骗等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分值,对于流动商贩所查出的问题,实施管控并减少相应积分值。在一年之内,受到相关部门检查结果、学生监督、学校巡查等发现问题所扣积分达到一定分值后,实施运营权吊销处罚,并在一定年限内不得参与申请。
积分制所体现的是商家信用度,并将积分值实时更新,而这一措施势必将影响商家的贩卖量,从而进一步影响收益。因此,通过这一方式让商家自觉遵守积分制,并能扩大积分值所带来的作用和影响程度,让积分值能有效约束商家,成为管理流动商贩集中区域的助力。
四、结论
在对流动商贩的管理中,忌讳一味地堵,而是采用疏通、管理的方式让流动商贩成为提供社会岗位、增强商业集中地带作用的助力。因此,针对高校的实际地理分布、人文现状,依托互联网的便利和管理渠道的扩大,提出科学、有效的可行方案,是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相关部门建立流动商贩管理方案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徐知超. 扬州技师学院校园周边流动商贩治理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姚欣.对我国流动商贩的商事主体资格的思考[J].品牌研究,2018(01):73-74.
[3]张延吉,张磊,吴纳维.城市建成环境对流动商贩空间分布的影响——兼议摊贩疏导区的规划选址[J].人文地理,2017,32(05):76-82.
[4]王飞鹏.城市流动商贩生存与发展状况的实证研究——基于烟台市1350名流动商贩的调查数据分析[J].当代经济管理,2017,39(06):31-36.
作者简介:
王丹丹,女,生于1999年12月,苗族,江苏盐城人,江苏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方向
王瑞琰,女,生于1999年11月,汉族,山西运城人,江苏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方向
丁璐琳,女,生于1997年7月,汉族,浙江杭州人,江苏大学,公共事业管理医疗保险方向
万婷婷,女,生于1998年6月,土家族,贵州铜仁人江苏大学京江学院,人力资源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