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
2019-09-10张朝晖
张朝晖
摘 要:每一项新技术的使用都是人类发明创新得来的,只有不断创造求新,社会生产力才能不断进步,人类文明才能不断伸发展。中国新课程改革的目的是促进素质教育。改革后的物理学科教学中,要求教师突破传统,分析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特点,发挥创新能力,创建出能让学生喜欢并充满好奇的物理课程,让学生充分思考和探索,使思维活跃起来,以积极的学习心态,强烈的探索欲,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主观能动性;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 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2-0083-01
培养学生在初中物理课程中探索创新的能力,促使广大教师必须打破传统教学的围栏,努力去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出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活泼有趣高效生动。教师自身要主动创设探索空间,吸引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动口提问,让理智的好奇心,强烈的求知欲,寻根究底的探索精神成为主导。
1.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
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先要让学生对物理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培养一切创新能力最原始的动力。想要把学生迅速带到学习物理的环境当中,教师自身就得不断改变创造求新,精心设计教学方案、设计物理实验增强其趣味性。只有将充满新奇趣味性物理现象,引入新课,才能让学生集中注意力,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欲望才能被激发。这样既符合了初中学生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性格和心理特点,也迎合了学生猎奇探索的欲望,又改变了教师教学的方式和教育理念。
例如,在上物理课前,先让学生自己做个试验:纸锅烧水。准备牛皮纸、酒精灯、铁架台。给牛皮纸做的纸锅里加入适量清水,置于铁架台上,用酒精灯加热。有趣的现象出现了:水开始冒热气,一会便开始翻滚,水开了。可纸做的锅却完好,这是个出乎意料的实验结果。此时学生会特别想知道为什么,是什么原理造成这样的结果,这时教师分析导入就可以很自然的将学生带入物理课堂。标准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纸传递热量给水,纸锅温度不会高于100摄氏度,水蒸气的蒸发,还会带走一部分热量,而一般纸张的着火点183℃左右,所以纸锅不会被燃烧。其次教师在课堂中也一改往日灌输式教育,变成教师和学生一起探讨总结。水在加热过程中会汽化蒸发,相反要让气体液化要怎么处理。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即动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让课堂气氛更宽松活泼,让学生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用言语来表达物理变化细节和总结自己得到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思维水平,促使知识内化,可以提高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迁移能力。知识迁移开阔思路,发散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有效将所学知识点,迁移到新问题的解决中去,从而又体现出创新思维。有人曾说:“天才就是强烈的兴趣和顽强的入迷。”可见培养兴趣是基础,在基础之上发展学生求知欲望,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是重要的过程,知识延伸和迁移培养了创新能力是结果。
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地改变教育理念,分析学生的特点喜好创造创新教学方案,同时根据学习内容及时调整教学方式,适时做一些知识延伸和迁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因此得到了巧妙的培養。
2.多做实验,多设疑问,诱发学生主动创新
物理实验是验证物理原理以及各种猜想的基础,是验证真理的试金石。物理实验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让所学的物理知识变得浅显易懂。加深了学生的记忆,使学生过目不忘。正是因为物理实验对学生的诸多益处,教师才会如此重视,并要求积极动手参与。明确实验的目的,原理和步骤,在实验过程中仔细观察物理现象及变化细节,透过现象看本质,明确原理。我们就以“神奇的分身术”为例:在烧杯里放一枚硬币,加入清水,再下移烧杯,移到某一个位置时,能在水中看到两枚硬币。学生的试验过程明明放了一枚硬币为什么看到了两枚?学生心里会打上大大的疑问。初中学生思维不像成人,不善于推导,喜欢依靠经验判断分析事物,教师必须给学生提供足够的生活中普遍常见的现象,加强教学引导。教师适时的举生活实例,用鱼叉捕鱼的时候,明明看到了鱼,可就是捕不到鱼;放一根筷子在一碗水中,看见筷子变弯了为什么?通过引导学生很快明白这些现象都是光的折射原理造成。此时教师对问题加以引申,要求学生例举生活中光的折射案例。通过分析举例学生明白了,光从不同方向折射,形成了看到的两枚虚像硬币,并未看到真实的那枚硬币,光线从水面折射形成一枚硬币虚像;把烧杯侧面水柱当成一个凸透镜,透过杯子侧面的水折射从而形成一个放大的虚像就成另一枚硬币。实验结果的得出,鼓舞了学生探索精神和宝贵的思维方法,使学生真正实现了对知识的探索和研究,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了成功,形成了积极的自我肯定,增强了学习的信心,激发了新的求知欲。促使学生不断尝试和探索,萌发更多新创意新思维。
3.结束语
生活处处皆学问,作为教师,应该创造创新,改变教学理念,不断提高教学方式,鼓励学生多看多学多问多动手。让学生在民主和谐自由的环境中充分展现自身的不同,拓宽思路发散思维发展创新精神。一切的优良品质都是需要培养的,创新能力也不例外,希望教师都能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滋养的沃土。
参考文献
[1]刘著宇.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考试周刊,2017(67):149-149
[2]赵玉新.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讨.考试周刊,2017(2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