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少年”坚信“弄斧要到班门”
2019-09-10李翀金文汉
李翀 金文汉
7年前,获得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的高中生范浩强,毅然加入一家AI(人工智能)创业公司,只是因为——“挺酷的!”
如今,穿着卡通T恤衫、牛仔裤、运动鞋,留着小平头的他,坐在位于北京中关村融科资讯中心的旷视研究院,俨然一个标准的互联网公司程序员。范浩强的职业——算法研究总监,让很多人好奇。
25岁就成了旷视研究院算法总监,带领近百人的研发团队,即使在“天才”辈出的中关村,他也是一个传奇。
“他说搞AI 挺酷的,我想了想,是挺酷的”
上小学和初中时,他就是奥数比赛领奖台上的常客。2011年7月,上高一的范浩强作为中国队的4名参赛选手之一,在泰国以599分(满分600)的成绩夺得第23届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IOI)金牌第二名。
同年10月,清华大学信息学总教练唐文斌作为联合创始人创办旷视。他向范浩强发出了邀请。
“他就说搞这个事情的人挺酷的,我想了想,是挺酷的!”于是,还没进入大学的范浩强成了旷视的6号员工,走上了创业路。
同学们忙着备战高考的时候,范浩强被保送至清华大学,并通过“二次招生”考试考进了清华大学“姚班”——计算机科学实验班。
他一边在“姚班”学习,一边在旷视工作。在半工半读的情况下,一直保持了全班第一名的成绩。在大一军训时,他就完成了一篇ICCV论文(计算机视觉国际顶级会议之一)。
2017年,范浩强本科毕业,伸向这位“天才少年”的橄榄枝很多,他也曾考虑是否去做“计算机理论研究”。但最后,他依然留在旷视,为打造服务于各商业领域的AloT操作系统,以及建构具备连接物联网设备能力的生态系统添砖加瓦。
“爬上一座山头,发现前面还有一座山”
旷视当初选择做人脸识别,在业界被认为是一件“不靠谱的事”,学术界不看好,物质条件也非常匮乏,公司没有建自己的机房,都是租借人家的,一度出现丢失数据的情况。
真正的难题在技术之外。比如当他们第一次成功做出“人臉识别”后,市场在哪里,卖给谁。现在,这个最大的问题变成了“怎么把行业和技术结合起来,完成升级”。
“在旷视最‘可怕’的就是so what(那又怎样),你的人脸识别天下第一了,so what?你为1亿人刷脸了,so what?”作为AI商业化落地的先行者,范浩强说。他们前面没有样板,“只能不断爬上一座山头,发现前面还有一座山头”。
如今,范浩强的工作时间以168个小时为单位计算,每周他要处理的事情,不再是单纯的技术工作,他需要带团队。
范浩强说起自己最有成就感的一个瞬间,是在一个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用在了人脸识别的门禁产品中,并且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性能也大大提升的时候。
对于他来说,那模型的准确率只是长了几个点,并没有很惊艳。但是做产品的同事告诉他,用这个模型后,识别性能相对于其他模型而言,对光照条件的改变适应性更强,范浩强真切感受到那些辛苦敲出来的代码产生了具体的、肉眼可见的价值,“那感觉挺对的,不光只是刷刷榜,学术界开心一下,它真的带来了巨大影响”。
范浩强说,今天的AI和10年前的AI已经不一样了,但无论怎么变化,他始终相信,“弄斧要到班门”是最重要的逻辑,“要不停地去寻找自己觉得最强的那一批人,去向他们看齐”。
他说,“成功就是信仰+坚持,如果你相信你能做天下第一,并且你每天都为之努力,就会有很多人愿意去帮你,和你一起去成就它。” (摘自《中国青年报》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