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感官联动实现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最优化的探讨
2019-09-10谢莉红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在面临改革。在小学音乐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元感官联动的方式,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立体化的感官,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理解音乐中传达的感情,掌握音乐的相关知识及能力,让学生的音乐审美水平得到提升。
关键词:多元感官联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可以结合多样化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领会到音乐的含义,体会到音乐的艺术水平,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进步。教师要注意调动学生的感官,让学生能够在多种乐器、曲调、风格间,获得音乐审美水平的大幅提升。
1.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思想落后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部分教师仍存在轻视音乐教学的现象,没有认清美育的重要性,教学设施缺乏,教学理念流于形式,导致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降低。教师没有摆正心态,学生也不能认识到音乐学习的重要性,导致出现学习敷衍的情况[1] 。学生不能使用短笛、木鱼等乐器,并结合大量的素材进行学习,部分教师会使用语文、数学课,挤占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时间。音乐欣赏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讓学生领会到音乐的魅力,享受音乐带给心灵的触动,教学思想的落后,会严重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影响学习效果。
1.2 教学内容枯燥
学生由于年龄较低,抽象思考能力没有发育完全,枯燥的音乐教学内容,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部分教师单纯使用课本内容,没有进行知识的扩展,如讲解音乐的诞生背景、作者的情况、历史中对于音乐的评价等[2] 。教学内容缺乏对于感官上的刺激,只调动了学生的嘴巴和耳朵,乐器的演唱甚至没有经过脑子,导致学生缺乏情感上的共鸣。音乐教学没有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没有使用游戏,调动学生的触觉,导致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习的最终效果。
1.3 教学方式单一
教师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没有加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多种乐器和发音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会使用钢琴进行伴奏,之后教师教一句,学生学一句,机械式的重复,直到教学完毕,再监督学生的学习效果。这种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没有加入多样化的乐器教学,如短笛、鼓等乐器[3] ,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在实际教学中,用到乐器的部分经常一笔带过,没有实际操作。学生没有接触到乐器,没有领略到不同的演唱手法,久而久之便对音乐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2.多元感官联动实现小学音乐欣赏教学最优化的策略
2.1 创造学习情境,唤醒感官意识
教师在小学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进行学习情境的创设,增加学习中的肢体运动,让学生能够在音乐教学中放松身心,提升眼、耳、手、脑、肢体间的联系程度。教师还要注重信息技术在小学音乐中的使用效果,如加入歌曲的MV,现场演唱会视频等[4] ,让学生感受音乐演唱时的氛围,使用场景进行情感上的渲染。在部分音乐中,可以结合故事对音乐的主题进行细致化描述,让学生沉浸到故事情节当中,伴随着悠扬的配乐,唤醒学生的感官意识,让学生获得良好的音乐学习体验。
比如,在“野蜂飞舞”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对音乐背景进行讲解。如该音乐一般使用小提琴进行独奏,源于俄罗斯作曲家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该曲表现了大黄蜂振翅疾飞的场景,由大黄峰的到来直到大黄蜂的离去。教师可以播放视频,让学生欣赏歌曲的视频,随着乐曲体会到黄蜂飞舞的紧促感。在管弦乐的演奏中,学生能够看到大黄蜂飞过高山、飞过流水,在蓝天下不断飞舞,直到消失在视野的尽头。学生在音乐与视频的间,能够认识到野蜂飞舞的曲调特点,并对歌曲的主题产生一定的认识。
2.2 增加学习元素,展开多元联动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能够结合图谱卡片、身体动作,实现音乐水平的提升。图谱卡片能够使用音节进行表示,在视觉上对声音的音调进行区分,使用鲜艳的色彩进行演唱方式的区分。使用身体动作,可以将声调的表现形式与动作结合起来,如发出高音时[5] ,手可以不断抬高,发出回旋音时,可以将手部进行旋转,将动作渗透到音乐学习当中,为歌曲演唱打下坚实基础。部分游戏中,甚至可以加入踏步、拍手等动作,让学生感受音乐演唱中的律动。
比如,在“秋收忙”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参与表演。学生可以根据生活经验进行想象,并根据歌曲的节奏,感受人们在割稻谷、摘棉花、割高粱时的紧张劳动,呼喊声、歌唱声、欢笑声此起彼伏,感受农忙时的景象。学生可以对农忙场景进行模仿,模拟割麦子的场景,并使用欢呼、欢笑等方式,打出音乐的节奏,让学生能够给借助身体感受到音乐的律动。同时,教师要注意学生对于节拍的把握,使用拍手的方式对学生加以引导,让学生的身体形成记忆,培养学生的音乐本能。
2.3 进行情感升华,发挥联想效果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离不开对于音乐情感的理解,好的音乐能够传达作者的情感,并将音乐的情感具象化,在多元感官联动下。学生能够获得趣味性的音乐体验,发挥联系的效果。音乐可以通过节奏、音色、音调等[6] ,为学生带来良好的情感体验,搭建音乐与想象将的桥梁。在音乐欣赏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感受到情感随着音乐不断改变,教师要注重学生听、说、唱、奏能力的培养,让学生体会到情感的变化轨迹,分析出作者的心理变化效果,结合丰富的联想能力,感受到音乐的表现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信的进行音乐的演唱。
比如,在“想你的365天”中,教师可以结合“宝莲灯”进行音乐的讲解。在音乐的演唱过程中,学生能够看到一个孩子对于母亲的不断追寻,在冒险中逐渐成长,并开始反抗其天庭中叔叔的霸权,在劈华救母中迎来音乐的高潮部分,实现情感上的升华。学生可以随着主人公,回顾他不断追寻母亲足迹的道路,将抽象的音乐音符,转化为一个真实的故事,并随着主人公一道,体会他的喜怒哀乐,以及对母亲的无限依恋。在演唱中,学生能够将积累的感情,渗透到乐曲的演唱当中,实现音乐思想上的升华,感情上的共鸣。
3.结语
在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要认清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创造学习情境、增加学习元素、进行情感升华等方法,实现学生音乐水平的提升,引导学生发觉音乐的魅力,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孙卫民.多元感官联动——提高内地新疆高中班音乐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 [J].基础教育研究,2019,4(26):76-77.
[2] 谢荷香.多元感官联动的中小学音乐教学策略 [J].教学探研,2019,2(12):60-61.
[3] 章哲.多元感官联动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探索 [J].课程与教学,2017,4(23):32-33.
[4] 刘河仙.课堂歌唱教学中多元感官联动策略的构建 [J].快乐课堂,2017,6(21):14-16.
[5] 潘银红.浅谈优化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策略 [J].短章集萃,2019,4(18):64-65.
[6] 张沂.注重感官体验,培养音乐素养 [J].中国校外教育,2019,2(13):95-96.
作者简介:
谢莉红(1992年7月),女,汉族,四川广安市人,成都师范学院专科,邻水县风垭乡中心学校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音乐教育
(作者单位:邻水县风垭乡中心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