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2019-09-10娄才军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6期
关键词:突破提高信息技术

娄才军

摘  要: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师化解教学难点、突破教学重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加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供了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信息技术;突破;提高

一、现阶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应用信息技术的实际情况

在实际的数学教学当中,虽然大部分的教师都认识到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当中的重要性,也根据相关要求对教学形式进行了改革,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由于大部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弱,往往很难独立地完成相关的教学课件的制作,更别提灵活多样的应用信息技术来开展课堂教学了。另外,有的教师会参考其他教师的优秀案例或课件,但却没有结合本班级的情况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这就导致了数学课堂沦为丰富多样的信息技术展示课,往往难以达到全面提升学生学习效率的目的。此外,有的教师在制作教学课件和微视频的过程当中,并没有充分地把握具体的时间,也没有结合学生的认知和理解来对信息技术的形式进行调整,无法体现信息技术教学的网络化、模块化、程序化特点。这就导致了教师花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来进行教学,但取得的整体效果却差强人意。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当中的有效应用措施

(一)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兴趣

在数学教学之前,教师需要全面地對本章节的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掌握,充分参考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对于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在这过程当中,教师需要充分地把握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充分利用互联网络发掘海量的数学教学资源,结合教学主题来进行具体的筛选;也可以利用相关的设备和器材的采集学生生活当中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内容,对其进行有效的处理,并利用计算机系统和相关软件将其制作成PPT课件。在这过程当中,教师还可以引入一些三维立体模拟技术和先进教学理念,利用直观具体的形式来进行复杂抽象的数学知识点的讲解,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进行知识点的学习,从而使学生对数学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利用信息技术构建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包含了部分具有抽象性和复杂性的知识,在课堂教学当中利用以往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往往很难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点。基于此,教师就需要充分地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有针对性地利用图片、声音、动画、视频等的元素,为学生构建集生动性、娱乐性、趣味性为一体的教学视频,并结合课堂教学要求为学生安排相关的生活问题或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在具体场景下进行分析和思考。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复杂知识点的感知和理解,同时也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记忆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实践教学

通常情况下,小学班级当中学生会存在较为严重的个体差异而受到课时的限制,大部分的教师往往很难在45分钟的时间内对每一个学生进行指导和引导。在无法解决部分学生的数学问题的情况下,班级当中学生数学水平的两极分化程度将会不断增加。基于此,教师就可以在了解学生的具体水平之后,将全班同学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并以小组为单位来为学生安排相关的学习任务和实践活动,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其中。

例如,在进行“折线统计图”的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让小组学生在课前利用互联网的渠道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各种数据,引导学生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分析,在课堂上展示各小组的统计结果,并对表现较为良好的小组件鼓励和表扬。在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教师在课堂上进一步地利用电子课件向学生展示折线统计图,并提出相关的探究问题,进一步地进行与之相关的概念或知识点的讲解。在课堂教学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调查自己喜欢的数据,并将其制作成折线统计图,也可以制作梳理本章重点内容的复习微视频,进行普遍存在问题的讲解,并在其中增加一些具有层次性的课后作业,用各种渠道和方式来推送给学生。这样小组学生不仅能够利用课余时间来查缺补漏,同时也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和学习。

(四)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动画演示,突破教材的重、难点

数学教学内容有时比较抽象,对于小学生来说,抽象的知识是很难理解的。而多媒体技术具有把静态、抽象化为动态和形象的功能,它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通过运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可以给学生带来丰富的多层次、多角度的传递和反馈,可以帮助学生生动而形象地揭示数学知识规律,从而加深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这样,通过信息技术的演示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学习重点、突破学习难点。

如:《认识周长》,这是一节概念性教学课,教学重点:认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和计算周长。教学难点:结合具体事物,理解周长的意义。《认识周长》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周长的概念,我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动画演示“七星瓢虫沿着树叶爬一圈”的过程,学生通过观察知道了什么是起点,什么是终点,什么是封闭图形,什么是边线,什么是树叶的周长。我还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演示了用直尺测量数学书封面周长的方法,用卷尺测量胸围、腰围、头围的方法,用毛线或绳子测量一个心形的方法等。学生通过观察,认识了周长的含义,会测量和计算周长;教学结合具体事物,理解了周长的意义。信息技术手段是传统教学手段所不能及的,有了它会更加有效地达到突破教材重难点的目的。

结束语:总之,现代信息技术以独特的优势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育环境和良好的学习工具,只要我们努力去将数学课堂与信息技术有机地整合,定会让课堂迸发出更为精彩的火花,定会有可喜的收获!

参考文献:

[1]张彤.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28):154-155.

[2]李玉娟,王向辉.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7(14):165-166.

[3]宋云霄,吕延津.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山西农经,2017(08):113.

猜你喜欢

突破提高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策略研究
让作文互评提高能力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互联网+”时代出版人才培养的传承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