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学科核心素养导向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2019-09-10黄宝莹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19年33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黄宝莹

摘  要: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对于促进学生个体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真正落实到课程教学中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基于初中化学课程教学,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教学策略做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化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初中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内容具体从三维教学目标进行延伸,其中基本的化学语言、微观概念、常见的元素知识以及物质变化守恒等属于知识维度,而化学学习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等方面则属于能力维度。

一、规范基本化学语言表达

化学语言指的是人们对于化学领域科学成果所进行的概括,其具有简洁性和规范性的表现特点,在初中化学课程知识体系中,主要包括一些化学概念、定律和其他理论知识等。学生如果要顺利地进行化学学习,就必须要掌握基本的化学语言,既要会读、会写,也要会用。在初中化学课程中,化学语言的内容分布在教材各处,而教师如果能够注重每一次对化学语言的使用,一定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要保证用词的精准,逻辑的严谨。例如,一些教师常常会把化学式说成是分子式,但在初中化学知识内容中,学生虽然大多数接触的是分子化合物,但也存在少部分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就不存在分子式,因为离子化合物本身不存在分子。这种口头语被学生长时间地捕捉到,便会形成第一印象,从而在自己脱口而出时便会形成错误的表述。

化学语言作为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部分,学生只有掌握基本的化学语言,才能够准确地认识和理解物质的组织结构和变化规律等,从而运用到自己的表达当中,促进一系列化学思维活动的有序开展。

二、加强微观概念认知

(一)多媒体的应用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在课程教学中,既要从物质的宏观方面来探究其性质,也要从微观上探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微观世界的变化无法通过肉眼直接进行观察,这也就决定了化学学科的特殊性,导致了建立微观概念以及微观与宏观之间的联系这一教学难点的出现。

微观世界不同于宏观世界,教师很难通过具体事物来呈现知识内容,但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引导学生建构静态物质的结构模型图,或是动态的化学反应过程等等。多媒体的出现完成了对一些抽象难懂的理论概念以及反应过程等知识的转化,使抽象概念具象化,空间思维直观化,反应过程可视化。例如,在“电解水”相关教学中,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发现,水在被电解后可以生成氢气和氧气,这是宏观表现。那么从微观角度来看,为什么水会被分解成这两种气体呢?通过教材中的静态水分子分解示意图很难理解这一知识,毕竟水分解再组成新分子的过程是动态的,而教师则可以通过多媒体来还原水分解的動态过程,直观生动的画面使学生的微观意识和概念建构能力得到培养,促进了化学学科素养的形成。

(二)类比教学

微观概念作为化学学科中的核心知识,也是核心素养的基础组成部分,教师应从实际学情出发,联系生活,来帮助学生了解抽象知识,为抽象知识提高一些可见度,使学生能够在自身原有经验基础上进行建构,理解一些复杂难懂的抽象概念。例如,在讲解“热胀冷缩”时,学生很容易会将分子间距变大错误地理解成为分子受热后的体积变大,而教师则可以让学生想一想冬天人们都会聚在一起取暖,而到了夏天,因为温度升高,所以需要站得远一些才会减少热量的产生,以此来类比热胀冷缩中的分子,从而让学生理解热胀冷缩的过程并不是分子体积的增大,而是分子间距的增大。

三、掌握物质变化与守恒

化学核心素养能够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理解物质之间存在的相互作用,明确物质之间的变化和反应需要特定条件,需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等等,这些化学核心素养都是学生学习化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在守恒部分的知识教学中,教师要避免通过直接传授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方法,来让学生学习知识,只有让学生深入了解知识背后所蕴含的思想和方法,才能够更有效地学习化学。例如,化学反应:A+B=2(?),学生在学习过质量守恒定律后,可以判断出A+B=2AB,但大脑中仍未形成对化学反应和物质守恒的正确认识,也就是说这是一个低层次的思维过程。教师如果换个方式提问,学生一定很难正确地回答问题。抽象概念越是难懂,教师就越应该才能够多个角度来尝试对知识点进行分析,如,从微粒间的种类和数量关系,来讲解化学物质之间的反应本质,再到微粒质量关系联系宏观质量,逐步地推导得出质量守恒定律。

四、实践感知与操作

化学是一门具有实验特点的学科,而实验中的具体操作能力也是初中学生所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养。教师也应在每一节实验教学中,严格地要求和规范学生的操作。学生在第一次进行化学实验时是养成对正确实验观和良好操作习惯的重要一步,教师可以在第一节实验课中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如,药品的取用、试管加热等操作,在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掌握牢固后,再开始进行综合实验。如,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其中涉及到仪器组装、气密性、固体药品的添加等操作,每一个步骤都是初中化学实验的常用技能。

综上所述,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课程教育的导向,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应从知识能力、价值观这三个基本维度出发,结合化学学科的特点,使得多方面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得以交融和渗透,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李海芸.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J].科技经济导刊,2019,27(28):163.

[2]潘恒杰.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J].名师在线,2018(35):61-62.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