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问题浅析

2019-09-10刘文忠

商讯·公司金融 2019年32期
关键词:国有企业建议问题

摘要:在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系统中,内部控制评价则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该环节不仅能够有效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找出并采取高效的解决问题,而且还能以此作为依据来调整和改进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最终使内部控制系统的水平能够达到理想的目标。然而当前很多国有企业对于内部控制评价方面由于重视程度并不强,故而内部控制评价现存的问题不在少数。因此,在国有企业中为了能够充分的发挥内部控制评价的价值和作用,投入精力探讨应对内部控制评价问题的建议就有很大的必要性。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问题;建议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

在国有企业中,内部控制评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内部控制评价作为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部分之一,因此提高内部控制评价的效率从某种程度而言可以有效促进该体系的完善。第二,国有企业在进行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时,基于内部控制评价下则可有效对其的薄弱环节进行优化和调整,进而内部控制管理质量得到提高后,就能加快实现企业战略目标的步伐。第三,在国有企业中,内部监督的两个重要手段为内部控制评价和内部审计,并且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提高内部控制评价效果后便可促进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提高,进而就能为审计职能的发挥带来有利的影响。第四,国有企业在配置资源时通过内部控制评价可以提高其的合理性。第五,国有企业在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内部控制评价也能充分保证风险评估工作的落实,如此企业在进行相关决策时,不仅能够提高决策的科学合理性,而且还能够有效的为企业规避各种风险。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现存的问题

(一)内控评价制度缺失

随着《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等法律法规的陆续出台,虽然内控评价程序和评价报告得到了进一步规范,评价内容也不断完善,但内部控制评价标准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依旧尚未予以明确,在认定内部控制缺陷时也未能指定科学合理的量化标准。故而国有企业在选择和评判时,便会缺乏评价标准和缺陷认定标准作为依据。如此,评价程序的操作性便会受到不利的影响,阻碍了国有企业内部评价工作的有序实行。基于此,国有企业内部评价的质量便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

(二)内控评价组织体系待完善

内控评价主体在《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中虽已做出了一般性的规定,但当前大多国有企业的评价主体依旧为内审机构,全面性、综合性、系统性作为内控评价的显著特性,其涉及的内部控制评价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业务层面,二是企业层面。因此内部审计机构在实行全过程、全方面、全员的内部控制评价时,这已超出其的权责和能力范畴。倘若仅从业务层面开展内控评价,势必会牵涉到和内审部门同层次的流程责任部门,如此,对同级职能部门的全部流程实行评价便会降低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另外,审计机构在对企业层面的内容实行内部控制评价时,如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信息沟通、治理结构、人力资源政策等,便需要面临“下级审上级”的问题,这不仅会阻碍内控评价的实施,同时也会影响内控审计评价的客观性、公允性。

(三)内控评价人员专业性待加强

内部控制评价涉及的范围较广,和传统意义的审计相比,这已超出了其的范畴。身为一名内控评价人员,除了需要掌握多方面的内容外,如财务、审计、生产、企业管理、法律、工程等,专业能力在现阶段的时代背景下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纵观当前国有企业内控评价人员的专业性来看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知识结构不全面、不合理以及综合能力不强,比如执行内部控制评价的能力不强、分析内部控制评价结果的能力待提高等。另外,在国有企业中一些内控评价人员由于未能深入和系统的学习相关内部控制的制度和法律法规,造成在认定和评价问题时具有明显的偏差。如此审计质量便会降低,审计风险便会因此加大。

三、应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评价问题的建议

(一)完善内控评价制度

为充分提高内部控制评价的质量,国有企业需尽快对科学、合理、公认、系统的内部控制评价指标和评价报告等予以建立健全,以此有效促进内部控制评价的实施。在此过程中可从如下两方面人手:第一,以国企的行业、规模、运行风险为依据健全内部控制指标体系和量化内部控制评价标准,使得企业自身的内控风险能得以充分的体现。同时,通过横向比较同行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情况,还需及时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不断优化内部控制。第二,为了促进内部控制评价制度的完善,企业还需合理选择内部控制评价指标来完善内部控制评价制度。为此需充分做到如下方面:首先需以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经营模式、价值观作为依据,确保评价指标能更可行、真实、客观、科学。其次可对优秀成功国企的做法进行借鉴,比如将以下方面纳入评价指标中:岗位职责、完善的制度、绩效报告等。并且要把评价指标当成参照的标准,以此健全和丰富内控评价的内容。第三,确保内部控制报告的规范性。期间国家需对国家层面的内控制度评价报告和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完善,明确报告中的具体指引和规定,确保评价报告相关信息的规范性,如内容、格式、缺陷认定标准等。

(二)完善内控评价组织体系

在以《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应用指引、企业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依据的前提下,企业的内部控制评价需围绕如下要素开展:内部控制环境、控制活动、风险评估、信息沟通、内部监督等。同时为了确保内部控制评价的有效性,还需获得企业领导和被检评单位的支持。在具体完善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时,可从如下几点人手:第一,对联合工作机制予以建立健全,以此使得齐抓共管的局面能得以形成。由于内部控制评价涉及的方面较广,为此对多专业、跨部门构成的联合评价小组予以组建便有很大的必要性,如此能力不足、力量单一的问题就能从机制上得到有效的解决。第二,评价组长应由企业高层领导担任,如此不仅可以充分协调和组织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开展,以及有效解决“下级审上级”的问题,同时在制定评价标准和认定控制缺陷时,高层领导参与后还能促进内部控制评价方案的落实和利于责任追究。第三,对分级相互交叉评价工作机制予以建立健全,使得不同部門间交叉评价、逐级汇总的评价模式能得以形成,并对回避制度予以实施,如此内部控制评价的效率、质量、公正性、客观性、公允性便可同时兼顾。

(三)提高内控评价人员综合素质

内部控制评价的质量需人员的高素质能力提供保障,因此为了提高内控评价人员的综合素质需对如下方面予以重视:第一,增强职业判断水平。基于结合技术、知识、经验、相关标准的前提下,内部控制评价人员在认定和评价被检查对象时,应站在监督评价的角度进行。在此过程中首先应以评价重点和目标为切入点,其次需对评价策略予以制定,最后经分析和研究收集的资料信息后再科学做出判断。第二,增强综合分析能力。综合分析内部控制评价过程和形成评价报告是必不可少的工作之一,倘若不能深入综合分析,势必会降低评价报告的质量。为此内控评价人员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充分做到着眼微观、立足宏观便有很大的必要性。第三,更新完善知识结构,转变观念。如内控评价人员在日常生活中需加强力度学习内部控制的制度和法律法规,在网络信息时代下要加强运用内控检评方法与技术、处理程序、计算机数据抽样等方面的能力,充分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知识结构水平。如此,检评实力和审计质量才能从整体上得到有效的提高,确保内部控制评价的良好效果。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国企在进行内部控制和发展时,内部控制评价给其带来的影响力和益处是不可忽视的。因此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内部控制评价的价值作用,国企应着眼于自身实际和现阶段的市场环境等多方面来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如此,不仅能够促进国企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提高各项工作开展时的效率,同时还能最大限度的降低企业在发展时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等,进而就能更好的壮大国企的实力。

参考文献:

[1]郝美华.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时代金融,2017(9):117-118.

[2]谢兰,金海燕.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对策研究[J].商情,2017(18):73-74.

作者简介:

刘文忠,深圳市易行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广东深圳。

猜你喜欢

国有企业建议问题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关于不做“低头族”的建议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三代人的建议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
1—7月国有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72170.9亿元
F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