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良好习惯的培养策略
2019-09-10肖敏
肖敏
摘 要:事实上,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在以后的生活中工作中,一个良好的习惯非常重要,好习惯意味着有高效率。因此,在学习中,学生有一个好习惯非常重要。尤其是处于低年级的学生,因此教授低年级学生的教师就更有责任去培养好他们。起步阶段的数学学科基础知识,是学生在后续学习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培养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能为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做保障。那究竟如何才能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这一关键时期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下面笔者就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学习习惯;布置预习任务;强化检验意识;鼓励学生提问
学生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课时需要紧跟教师的思路,课堂中认真听讲是最基础的,学生要特别抓住对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归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当然贪玩是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的天性,大多数学生缺少自我控制的能力,因此更需要教师积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督促学生改正不良的习惯,为后期的数学学习打下平稳的基础。
一、布置预习任务
课前预习对于学生来说将数学课本中的基础知识掌握牢固,便于学生在后期的数学学习。课前预习可以让学生明确好自己的一节课的听课重点知识,从而在课堂听课的过程中有目的性,跟随教师的思路认真听课思考,听得更加仔细认真。学生在一节课中的听课精力有限,这样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精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应用,可以很好提高学生的听课水平,课堂中的效率提高课后复习更容易。学生如果养成课前预习这样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初中阶段乃至高中阶段的数学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教授“分一分与除法”这一小节时,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些预习任务,让学生先自己想一想怎样计算。先让学生看怎样分水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选择实物也可以选择用多媒体教学,帮助低年级的学生理解知识。当然,教师在学生预习之后需要引诱学生认真听课。因此可以在讲解课本知识的同时可以用具体的实物辅助教学,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些知识。
二、强化检验意识
由于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数学这一学科的特点就是以计算为主,因此学生将计算题算对非常重要。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学生由于一时的不认真或者是别的情况就会出现一定的错误,而为了避免这些错误的出现,强化学生的检验意识显得尤为重要。不仅是在数学学科中,其实检验意识在每一门学科中都能有所体现,做题的时候具有这种习惯,能将出现错误的几率降到最低,便于學生成绩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混合运算”这一小节时,由于这一小节是基础运算题,所以教师需要让学生养成检验的好习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多准备一些计算题目,让学生进行大量运算。课本上的概念知识讲解之后,给学生讲解一些课本中的典型例题,让学生知道容易出错的方面在哪里。最后,在课堂中让学生多计算一些题目,学生做过之后教师一定要讲解一遍,再次提醒学生计算之后一定要检验,强化学生的这种意识能力。
三、鼓励学生提问
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在课堂中尤为重要,学生能够针对教师在讲课过程中提出疑问或者是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就证明学生在课堂中有认真听课的意识。之所以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是因为有的学生会因为害羞或者是害怕出错什么原因会不敢提出自己的不理解的知识或者是问题,这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中的听课效率以及降低学生学习数学学科的兴趣。学生敢于质疑这种意识会很好地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学科,因此需要教师鼓励学生提问。
例如,在教授“测量”这一小节时,在课前我会提前准备好大概十几个正方体的小积木,将班级的桌子拉开让学生围成一个圆圈。然后我站着中间将积木堆放成不同的形状,接着开始让感兴趣的学生进行测量,让其他学生进行一些测量的提问。几个回合结束之后,将小积木撤下去,针对学生的测量结果教师再开始授课。并且鼓励学生对听不懂的知识要敢于提出疑问或者是教师讲解不正确的地方也需要学生及时提出。
总而言之,好习惯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学习课堂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规范性。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中,重点是小学低年级时学习习惯的培养,而学习习惯,就是在为学生的后期学习构建坚实的知识平台。而教师需要在这个阶段,让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习惯。在教学时,教师要将课堂中需要传授的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相统一,更多地与学生进行互动,将教学方法方式与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相结合,增强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更快地接受所学的知识并且成绩能够有所进步。
参考文献
[1] 李红蕾.浅谈如何培养小学数学学习的良好习惯[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8)
[2] 庄志文.小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