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做副业是不是“刚需”
2019-09-10
文萃报·周五版 2019年38期
●下班以后你在干啥?最近,“副业刚需”成了流行词,有网友感叹,搞副业已经是30岁后成年人该有的自觉,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有自己的“B计划”。白天跟你在办公室里面对面或背靠背的同事,夜里可能搖身一变,成为网店的店小二、兼课的老师、网约车司机……“副业刚需”是真的“刚需”吗?
利用碎片时间实现更多价值——之所以选择副业,增加收入无疑是最直接的驱动力。随着生活成本逐渐增加,很多年轻人的薪资开始捉襟见肘。因此,在工作之余,寻找一份合适的副业,成了一些年轻人的选择,甚至是所谓的“刚需”。同时,在互联网时代,新的经济形态出现,人们可以利用碎片时间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二次发挥,本无可厚非。
正视年轻人的真正诉求——需要弄清楚的是,“副业刚需”背后年轻人的真正诉求,其实是追求美好生活。这提醒我们,需要对年轻人的生存现状予以更多理解、包容,为他们创造更多发展机会和现实保障。雇主们也应该思考,如果员工都把“副业”当作“刚需”,是不是也要重新审视自己的岗位敬业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
副业可以有,但要理性权衡——一般来说,主业提供“稳定”和“保障”,就要求人们付出精力和成本,做好本职工作。如果陷入盲目跟风的误区,难以兼顾,不但做不好副业还影响到主业甚至因此丢掉工作,未免得不偿失。 (综合《中国青年报》《广州日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