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面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成绩的研究
2019-09-10杨焕文
杨焕文
摘要:教学质量是教育的生命,是教育教学工作永恒的主题。如何搞好小学数学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以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当前所重点关注和追求的目标。下面,笔者立足自身教学实践与感悟,对如何大面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成绩这一问题作以分析探讨,目的在于进一步深化数学教学改革,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成绩;趣味;分层;帮辅
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模式机械单一,即教师只是一味地向学生讲授和灌输课本内容,这便与新课改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背道而驰,进而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更无从谈起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鉴于此,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及时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并立足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认知发展规律,不断探索和寻求各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从而大面积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成绩。
一、趣味教学,人人参与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的小学生而言,兴趣更是驱使他们展开一切学习与探索活动的起点和原动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摆在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并积极借助灵活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来激活课堂教学活力,以使学生能够始终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态度投入到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探索活动中,这是大面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成绩的前提和基础。
在教学“圆的认识”这部分内容之初,我先是向学生播放了一段动画:小老虎分别骑上车轮为三角形、正方形、椭圆形和圆形的自行车,一路上小老虎上下颠簸的样子十分可笑。只有当骑上圆形车轮的自行车时,小老虎才松了一口气,高高兴兴地找小伙伴去玩了。这时,我向学生问道:“同学们,你们知道车轮为什么要设计成圆形的吗?”这一极富趣味性和生活气息的问题一经提出便引发了学生的热烈讨论。待学生自由发表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我顺势引出了新课内容:“刚才同学们都是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常识来回答的,那么你知道怎么从数学的角度来解释这一问题吗?”如此,通过在导入环节基于趣味情景创设问题情境,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面向全体,分层施教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中,通常是教师处于主体地位,即只是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来进行统一授课,这便在极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而正是由于不同学生在兴趣爱好、数学基础、潜力倾向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决定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分层教学已是势在必行。这不仅是因材施教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集中体现,更是兼顾学生学习需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客观需要。
在教学“圆柱的表面积”这部分内容时,我先是利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A、B两个层次的学生自主阅读教材,并与小组成员通过动手操作共同推导圆柱的表面积公式。与此同时,我利用这一时间向C层学生进行了新课内容的讲授,并给了他们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来做课后习题。在这之后,我会在行间巡视,并重点听取A、B两个层次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对他们予以了一定的指导和点拨。最后,我在结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情况的基础上,为他们分别布置了一些基础性题目和拓展性题目,以兼顾全体学生的学习需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三、结对帮辅,共同进步
要想大面积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成绩,仅凭教师一己之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学生与教师勠力同心,发挥充分各自的主观能动性。而“结对帮辅”不仅可以有效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而且还能够解决课堂教学中没有解决或不能解決的问题。人们常说“团结就是力量”,适当组织优等生对学困生进行帮辅,不仅可以在班级范围内营造“人人向学”的良好氛围,而且还能使学生共享“求知之趣”,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积极因素,我根据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将其分为了若干个小组,两人一组,以优带差,并将每周五下午的最后一节课定为了“帮辅小组”的活动时间。在这期间,被帮辅人可以与帮辅人就自己近期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交流,帮辅人则应尽心尽力地为被帮辅人答疑解惑。此外,帮辅人还应自觉承担起监督被帮辅人作业完成情况的任务,一旦发现有偷懒或抄袭现象,应主动提出批评,并予以劝说。这样一来,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还促进了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
总而言之,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要想大面积提升数学教学成绩,一方面要做一个有心人,时时反思、不断调整、改进教学,使之能与学生的身心特点相契合;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激励学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只要师生合作,齐心协力,小学数学教学成绩的提升必将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杨庭.如何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J].江西教育,2017(27):68.
[2]董福芝.浅谈运用多媒体教学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成绩[J].中国教师,2014(S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