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运用

2019-09-10刘琴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3期
关键词:小学教学方法数学

刘琴

摘要:正确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而且对实现数学教学目的,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都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孤立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关键词:小学  数学  教学方法

教学中我们发现:同样的学生,同样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教学,其教学效果和对学生的影响是不同的!进一步研究我们还可发现:这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教学方法的运用上;好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而且对非智力因素的人格及良好习惯的形成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教学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妥善地选择教学方法。

一、直观教学法

小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是孩子们一生中学习数学的开始。同时,小学生在身心发展上一是注意力不稳定、不持久,且常与兴趣密切相关;二是思维上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虽已有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而“直观教学法”则可通过“实物”、“模型”,以及“多媒体”技术构建具体的形象,把抽象陌生的数学变成具体的感受和体验,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让数学知识生活化,体验数学的使用价值,学习解决问题的策略,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感受,增进理解和应用的信心,使学习成为学生发自内心的需求,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直观教学法”应该是常用的教学方法。

6、  实物直观教学:利用实物进行教学。如小学数学中《人民币认识——“元、角、分》的教学。我们可以通过实物人民币,让学生认识人民幣,并模拟超市购物,建立“元角分”观念,拓展他们生活,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

7、  模型直观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把现实世界中的实际问题加以提炼,抽象为数学模型,并用该数学模型所提供的解答来解释现实问题。

如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排列问题》的教学时,可以利用不同的建模思想来引导学生,比如对1、2、3这三个数字进行排列,或者是将三个同学按照不同的方法进行排列等。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使学生找到模型中的共性,从而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数学模型,提高数学学习的能力。

8、  多媒体直观教学: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综合处理和控制符号、语言、文字、声音、图形、图像、影像等多种媒体信息,实现图、文、声并茂甚至有活动影象的直观呈现。如《线段、射线、直线》的教学,我们可以先在屏幕上显示一组图形,让学生辨认直线和线段,然后,将线段向右边似光线射出一样地匀速延伸形成射线,使学生看后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

二、探究教学法

课堂上,学生是主人,教师的任务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做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使他们自己去获取知识。实践也证明: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不是简单地记忆、模仿和运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最有效的学习方式。所以,为使学生经验和知识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发展学生智力和各项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需要倡导探究教学法。

1、情境式探究:既可以以生活情景为主,拉近生活与数学的距离;也可以灵活选择小故事、小游戏或者图像展示等方法,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环境中,进入到课堂学习。如教学“用人民币解决实际问题”一章时”,我们就可以模拟超市,让学生扮演售货员和顾客,让学生在找钱、付钱中学会解决问题,从而达到  理想的教学效果。

2、实践性探究:即把课本知识与实践操作紧密地结合起来,使之在生活实践操作中加深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提升数学能力。如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我们就可以通过学生动手剪拼、比较、推导,将已知知识长方形面积换成新的知识平行四边形面积。

3、自主合作性探究:是指在教师指导下,把学生作为主动的互助性学习主体,以小组合作为自我导向,有明确责任分工、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

(1)有序组织小组合作:有序是合作探究的前提,也是合作成功的保证。组建应考虑到学生智力、学习、个性、兴趣等各个方面状况,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成员间好、中、差搭配;组内成员有具体的明确分工,每人有相对侧重的各项职责,又有共同的任务合作,且一定时间后可角色互换,使每个成员都能从不同的位置上得到体验、锻炼和提高。

(2)组织互动扩大交流:学习内容上的相同、个体的个性化理解,为组织各组互动、各展所长提供了机会,

如小学二年级《量长度》的教学,感知厘米和米的使用。首先以小组分工合作的形式,量我们身边的物体:铅笔、书本、座椅、课桌、黑板等;然后按长度单位分类整理;接着比较什么时候用厘米和米;最后得出结论:厘米和米的使用。

三、数形结合思想方法

数和形是数学研究的两个主要对象,数离不开形,形离不开数,一方面抽象的数学概念,复杂的数量关系,借助图形使之直观化、形象化、简单化.另一方面复杂的形体可以用简单的数量关系表示.在解应用题中常常借助线段图的直观帮助分析数量关系.。

如小学数学中的“相遇问题”等的教学,我们用图像或符号建构学生认知“相遇”的载体,帮助学生实现“数学化”教学,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

总之,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是孤立的。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在教学中,比知识更重要的是方法,有方法才有成功的路径。

猜你喜欢

小学教学方法数学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