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心得

2019-09-10胡慧

教育周报·教育论坛 2019年34期
关键词:三角形数学知识思维

胡慧

数学教学要讲来源、讲用处,要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他们的眼里,数学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周围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生活中间,并不神秘,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数学的真谛,进而激起从小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增强他们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

一、创设情景、贴近生活、激发兴趣

结合学生身边的实例导入新课,不但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内驱力,而且可使所要学习的数学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在新知的教学时,如果能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学生熟悉与感兴趣的具体生活活动情况,就能引导学生通过联想、类比,沟通从具体的感性实践到抽象概括的道路,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比如在教学应用题时,我设计了一道与学生紧密相关的、能调动学生情趣的情景题:春游租车。已知三年级有六个班,平均每班有45人,每个班由正副班主任带队。现已知一辆大客车载客量为40人,一辆小客车载客量为30人,问怎样租车最合适?这道题非常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兴趣大增。这样一道四步计算且需要推理判断的应用题,在全员的参与下,不到几分钟便迎刃而解。因此老师要善于巧妙地应用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真切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二、引导实践、总结规律、寓教育乐

“实践出真知”,数学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创设运用数学知识的条件给学生以实际活动的机会,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移一移,看一看,想一想,形成丰富的感性材料,再经过大脑加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伪存真地辩证分析,发现其中的奥秘,总结出规律,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如果教师不让学生动手实践,而是一味滔滔不绝地讲解分析,学生只能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听得索然寡味。数学知识是抽象的,教学不得法,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扼杀学生的实践力,会抑制学生的聪明才智。

比如在教三角形的面积时,完全放手让学生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去拼一拼、摆一摆,通过实际操作发现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通过旋转、平移得到一个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由此,可以得出三角形的面积是它同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这样就很顺利地得出三角形的面积是底乘高除以2。实践证明,通过实踐操作总结出的算理、规律,比死记硬背不容易忘记。

三、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新课程标准很重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能独立思考并能一起合作探究,能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通过个人的或大家的智慧解决问题。老师教给学生的是一种能力而不是问题的答案。教学中教师的作用重在于“导”,具体应体现在启发、点拨、设疑和解惑上。能让学生先说的尽可能让学生说,能让学生操作的尽可能让学生操作,能让学生讨论的尽可能让学生讨论,力求为学生的主动学习创设情境、营造氛围。让学生有机会成为“问”的主体,成为“信息源”,那么,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将会被大大激发。

为此,教师要给学生提供“问”的机会,在学生有了“问”的机会后,教师才有可能去逐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可由教师在情境中提出,也可以由学生提出。

比在教《三角形的认识》时候也运用公开教学中常用的一个片段:用纸遮住一个三角形,只露出它的一个角,让学生判断这个三角形按角分是什么三角形。正当我暗自庆幸其效果,想顺理成章地得出结论时,一个坚定的声音冒出来:“老师,我有不同的看法!”我眉头一皱,但又马上舒展开,难到你还有什么“高见”?不妨再听听看。那位学生自信地说:“如果这是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话,那么它一定是锐角三角形。”老师追问到:“为什么?”“因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而任何一个三角形不可能有两个直角或钝角,因而底角只能是锐角。现在它的顶角是锐角,所以可以确定它是锐角三角形。”于是一层一层往里剥,没想到咱们的学生有这样的分析与推理。

四、提倡多思与首创精神,培养学生思维的独创性

要想有创造,就必须勤于思考,只有敢于标新立异的人,才能不断地开展创造性思维,有所创新。对小学生来说,不要求他们创造数学知识,而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用数学的思想去观察,分析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勤于多思和创造精神,是很有必要的。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主动地发展学生的思维,适时地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是一种思维形式,是指人在实践学习活动中,根据自己的目标展示出来的一种主动的、独创的、富有新颖特点的思维方式,它是在原有经验材料和学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和突破性的创造组合,形成新的概念或新成果。

教学实践使我体会到,数学即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把生活中的数学带到课堂上,在常见的生活场景中,让学生学会运用、获取知识。同时,让他们在无形中学会发现数学问题,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合作能力。让学生在感知,认知的气氛中想学、乐学、学会、会学,使每个学生感受到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充满数学的世界,从而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喜欢学数学。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2]周玉仁主编《小学数学教学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金成梁《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论》南京大学出版社

[4]马云鹏《英国最新数学课程标准(小学部分)评介》

猜你喜欢

三角形数学知识思维
三角形,不扭腰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三角形表演秀
如果没有三角形
思维总动员(二十五)
思维总动员
善问让思维走向深刻
画一画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