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会计智能化时代对会计人才培养定位的探讨①
2019-09-10邵敏
摘要:科技进步促使会计智能化时代加速到来,逐步改变着会计工作的模式和方式,促使未来会计行业的发展压缩了对于核算人才的需求,但是对管理会计人才提出了更加旺盛的需求。本文认为作为会计人才培养摇篮的高校,应该基于自身的使命,明确人才培养定位,并承担相应的人才培养职责。
关键词:会计智能化;会计人才需求;培养定位
会计智能化时代的到来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的趋势,在未来的会计智能化时代,在业务的经办过程中伴随着会产生相应的电子凭证,并传递到业务经办各方,同时触发账务系统进行账务处理,并最终形成报表。这一切过程都是自动完成,鲜有人工参与。这样的工作模式毕竟会促使会计行业的变革,并对会计人才提出不同的需求。
一、会计智能化时代对会计行业所产生的影响
会计有两大分支,一是财务会计;二是管理会计。会计智能化对会计的这两大分支的影响各有不同。
(一)对财务会计的影响
从信息学的角度来讲,财务会计所作的工作就是收集信息、核实信息、分类加工整理信息并最终提供和披露信息,是对信息的真实还原过程,不存在对信息的再加工过程。所以这一过程追求的是真实和完整,工作过程中没有过多的创造性,是一环扣一环的机械式工作。这样的工作最具有模拟性,也最容易被机器和人工智能所取代。
在未来会计智能化的时代,财务会计工作会出现以下几个趋势。
1.工作流程智能化
在智能化时代,核算工作从原始凭证的获取与传递、记账凭证的编制与过账、对账直到报表的编制,在整个完整的核算过程中基本都可以在外围整体环境的配合下由财务机器人自动完成。需要人工参与的可能就是发生的新类型业务、特殊业务等,此时人工参与的方式也仅是将新类型、特殊业务的处理思路嵌套进财务机器人,然后再由财务机器人自动完成。
2.账务处理终端化
科技的进步赋予了手机等移动产品更多的功能。在未来的会计智能化时代,业务人员可以在业务发生的第一时间,全方位的采集业务信息并传递到有关财务系统,完成核算工作:可以预见未来业务在哪里,哪里就是账务处理的终端所在;可以是任何场所、各种设备(扫描枪、手机、平板电脑、PC机以致未来物联网上的任何终端。比如,无人驾驶汽车等),从而赋予账务处理终端化的时代特点。
3.信息维度多元化
过去由于账务处理的方式、载体以及科技发展和社会配套基础环境等的限制,财务核算工作将内涵丰富的业务信息压缩成一维数据,仅从资金的角度进行记录和反映。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和社会配套基础环境的成熟,在未来财务核算工作不仅从资金的维度核算业务,还会从更多的维度对同一笔业务进行全方位的核算。
4.信息颗粒微小化
众所周知,会计记录和反映的信息既包括总括的信息,更是包含大量的明细信息。只要明细信息够详细,维度够多,那么就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进行汇总,形成不同层面的总括信息。之前受制于核算模式的限制,会计核算的明细层级有限,所以明细核算的层级不多,在未来只要是社会管理和单位管理需要的明细信息,无论颗粒度多小,会计核算都可以设置完成。
5.信息储存去中心化
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去中心化已经成为未来不可避免的趋势,而这一技术的发展必将会对会计及相关行业产业巨大的冲击。对于财务核算工作而言,可能同一笔业务经由不同的经办方在不同的渠道、以不同的方式进行着记录,而且各经办方相互之间并不了解对方的记录。但是区块链的信息追索技术却可以通过一定的算法将这些数据进行链接和比对。所以在未来一笔业务的信息将分散存储在不同的数据库,没有中心数据库。对数据的更改难度将会非常大、成本也会很高,所以在未来假账基本没有存在的可能。
总而言之,未来会计智能化时代,财务核算工作将会更为重要,但這一重要工作将会在社会基础环境的支持下,由财务机器人自动完成,人工参与度将会很低。
(二)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由于技术的进步,使得大量的财务核算工作由财务机器人来完成。那么财务人员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和分析如何对财务核算所收集整理的海量数据进行数据分析、数据挖取、钻取和萃取,以更进一步深入了解数据背后的逻辑,以便更好地为业务管理提供参考性的意见,促进单位业务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从而促使管理会计发展成为一种必然。同时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以及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形成了管理会计发展的有力支撑,加之政府的引导和规范,将会促使管理会计快速发展。但未来较长的一段时间之内,受制于我国历史上对会计人才的培养体系的限制,更多的财务人员拥有更强的财务核算能力,但管理会计能力有限,管理会计发展的初始速度会比较缓慢,待我国未来完成管理会计人才的储备之后,管理会计才将会迎来真正的大发展时代。
二、会计智能化时代对会计人才需求呈现出不同以往的特点
基于会计智能化对会计行业的影响,未来对会计从业人员的需求也必将会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特点。
(一)核算人员集中于少量高端人才
由于未来财务核算工作所呈现出的智能化和终端化的特点,基本日常的核算工作将由业务经办人员和财务机器人配合完成,不需要更多的初级核算型财务人员的参与,需要少量中级核算型财务人员参与去干预一些特殊的业务。但更多是需要少量的高端财务复合型核算人员去分析业务的特点,结合社会和时代发展的特点,综合平衡社会各种信息需求,去制定和修订会计准则和制度,并将这些准则和制度嵌套进财务机器人,之后就由财务机器人自动完成有关核算。
(二)管理会计人员需求呈现出正三角形特点
管理会计未来的发展,需要大量能够接触到业务一线的具备更强业财融合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基层管理会计人才。他们一方面去指导业务人员收集有关核算信息,另一方面是通过对数据的基础分析反向去引导和指导业务部门开展有关工作,承担着贯彻和落实管理思想和制度的职责。
从企業综合管理业务的角度出发,还需要一部分能够对数据进行稍微深入的综合性分析和挖掘能力的管理会计人员,去发现业务背后的基本逻辑,以便从更宽泛和更深的层面去提供管理参考意见,拟定有关管理制度,以便指导和规范基层管理会计人员开展一线管理会计工作。
最后,从社会的发展和企业战略发展的角度来看,未来的管理会计工作还需要少量具备战略眼光和战略思维的管理会计人员,辅助完成国家治理和单位治理。
三、未来会计智能化时代会计人才的培养定位探讨
在我国会计人才的培养,主要是由不同层级的高校来承担的。基于未来会计智能化时代对于会计人才的需求呈现分角度分层级的特点,不同层级的高校应该承担不同层级的培养任务,明确自身不同的培养定位。
(一)“985”和“211”院校培养高端研究型会计人才
“985”和“211”院校一方面应该承担高端核算型财务人才培养的职责,为我国储备少量高端准则研究和制定型核算人才,另一方面承担战略型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任务。
(二)普通一本院校承担中层管理会计人才
普通一本院校承担培养扎实的核算理论知识和综合的管理会计知识,能够承担中级管理会计职责的会计人才。
(三)其余院校承担应用型管理会计人才
二本、独立学院、民办院校以及高职高专等院校需要承担不同层级的应用型基础管理会计人才,以服务与业务一线。
四、总结
综合所述,未来会计智能化的时代到来,会计行业对于核算人才的需求将极大压缩,而对于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将呈现出快速加大的特点。高校作为会计人才的摇篮,应该根据自身的教学资源、教学历史、教学定位承担不同的人才培养职责。
参考文献:
[1]刘春艳.智能化时代应用型高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商讯,2019(11):188,190.
[2]张丹蕾.智能化驱动下会计的发展与转变[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9(4):61-62.
[3]杨静.由财务智能化引发的对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9(6):163-164.
[4]邹若敏,程志宏.财务会计智能化时代将到来[J].冶金财会,2018,37(7):19-21.
[5]陈兆芳.智能化时代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思考[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8,17(1):55-58,70.
作者简介:
邵敏,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陕西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