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理念的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创新与实践

2019-09-10费真桥

科学导报·学术 2019年38期
关键词:公共体育创新与实践生态理念

费真桥

摘要:回顾人类文明进程,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退都与自然社会保持着密切关系,“人”的社会属性也始终无法超越自然属性,因此“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凌驾于一切人类社会关系之上。然而“工业文明”出现以后,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越发表现出“对抗性”,诸如资源过度消耗、生态系统破坏、自然环境污染等。“生态理念”正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关系恶化趋势下人类理性反思的成果,它在社会各领域的渗透都旨在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生态体育”就是其中的一个具体实践方向。本文基于“生态理念”的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涵与关系解构,探索创新与实践的具体内容、方法、途径与保障机制,以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生态理念;公共体育;生态体育;创新与实践

一、基于生态理念的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内涵与关系解构

(一)内涵解读

第一,生态理念。狭义的生态理念源自于“生态学”(Ecology)范畴,而生物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生物、人类等生态要素及彼此之间关系的科学。客观上,由于人类社会活动范围的扩大,干预自然界、生物界的影响力增强,造成生态系统中“物种多样性”的严重破坏,如果任由发展则会彻底摧毁整个“系统”。将这一理念引申到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程领域,不难从“体育”、“公共课程”这两个关键词上发现,整个“课程生态”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一方面,“体育”作为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科之一,在“非体育专业”的定义下,很难凸显出自身的教育价值,其功能被界定于“增强体质”、“陶冶情操”、“保障健康”等方面,与大学生所学专业课程而言,在重视程度上明显较低。另一方面,根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对“公共课程”描述,整体教学目标设计的很低,课程体系的张力严重不足,这也限制了其自身创新发展的可能性。

第二,民办本科高校。我国民办本科高校泛指非公资本兴办的高等教育本科院校,在证书性质上与公立本科高校没有任何差异,但有所不同的是民办本科院校在整体实力上相对较弱,这也容易造成社会上对“民办高校”产生误解,例如教学质量不行、生源质量很差、文凭含金量低等。与公立普通高校对比,民办本科高校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特色办学”方面,基于校本课程开发能够更好地契合学生兴趣。

第三,生态体育。“生态体育”是一个典型的复合概念,直观上可以理解为“生态学视域下的体育学科”,有关具体的内涵解读,国内专家学者存在着分歧,比如认为“生态体育”是一种协调“人、体育及环境关系的学科形态”,又如认为“生态体育”是“建立在生态学基础上体育学科创新”,又或者“生态系统理论在体育学科领域的映射”,等等。如果将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创新与实践视为一种“生态体育”的实现,可以解读为民办本科高校中公共体育课程体系的“生态化”演变,研究重点将从“体育”整体性转移到“人、体育、环境”的关系上。

(二)关系解构

广义上的“生态理念”,是指立足自然生态模式、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核心解读系统内外各类要素关系的观点总和。从这一角度出发,基于“生态理念”的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创新与实践,应以“教育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任务,协调优化公共体育教育体系环境、要素、方法等,促使整个“课程生态”的各个组成部分达到价值平衡——包括生态价值、经济价值、社会价值、文化价值及教育价值等多方面。

从整体上看,“生态理念”与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而又相互制约的。一方面,“生态理念”下强调“物种多样性”,也就是说在民办本科高校体育课程种类上,应不断地“做加法”以促使其日渐丰富,为高校学生提供更多的体育学习选择。但另一方面,民办本科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范畴中属于资源相对匮乏、政策扶持力度较差的办学机构,可投入用于建设、发展多元化公共体育课程的财力、人力、物力有限,特别是高校体育师资队伍建设长期处于之后状态,师资队伍对于公共体育课程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无法保障,由此又制约了“生态理念”在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程中的践行。

鉴于“生态理念”和“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这种矛盾关系,在实施公共体育课程创新与实践方面,就需要寻求一个“平衡点”,以确保并行推进固有价值的坚守与创新价值的增值,这一平衡点就是“特色体育课程”。一方面,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创新方面,可引入“微创新”的概念,在利用本校特色体育课程项目不断积累整体体育教学实力的同时,围绕着“特色体育”周边项目投入一定比例的资金、资源,实施由点到面的项目丰富、逐步扩大“课程生态”规模。另一方面,以特色体育为基础展开“跨学科、跨领域”的教育集群建设,例如“特色体育+医学专业”、“特色体育+表演专业”、“特色体育+生物专业”等,寻求不同学科、领域与特色体育的“结合点”,并以此借鉴其他学科领域的“生态理念”内涵,用以指导公共体育课程创新与实践。

二、基于生态理念的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创新与实践研究

(一)体育课程创新与实践内容

所谓“生态理念”下的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创新与实践,并非是字面意思上的将“生态理念”融入到体育课程之中,如此实施的情况下,所谓的“创新”、“实践”是存在很大突兀性的,生态理念作用的对象是“要素关系”,而体育课程创新与实践是针对“具体方法”,所以科学的理解方式应该为:以生态理念思想(哲学思想、逻辑思维等)来指导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创新与实践;进一步,结合前文中我们对“平衡点”的分析,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的“特色化”形态可做为一个媒介,附着其上的内容包括三個方面。

第一,生态化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主要关系,通过这一关系纽带串联教学资源、学习方法、评价机制等。在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所构建的“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单向度信息传递关系,即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展开相关课程内容的学习,学生不仅缺乏向教师质疑的渠道,也无法按照自身意愿自行发展。这对于当代大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自我能力的否定;基于生态理念构建的共同体育课程中,师生关系转化成“生态系统内部关系”,合作与竞争并存、自主与干预统一,师生关系能够自动向平衡状态发展。

第二,生态化的课程内容。课程内容是公共体育课程体系设计的核心内容,立足“生态理念”有两个实现维度:其一,丰富公共体育课程中的“物种”(体育项目),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选择、获得多样运动体验,在具体实施中还可以根据外部条件变化及资源供给,灵活调整体育课程内容,如春季组织慢跑、春游,夏季组织登山、游泳、冬季组织滑雪、滑冰等。其二,以特色体育教育为切入点,实现比赛、表演等活动的“常态化”,客观上民办本科高校更注重对本地教育资源的发掘,例如一些民间体育项目(武术、赛龙舟等)。

第三,生态化的学科宣传。立足现状,我国民办本科高校在公共体育课程的生态化宣传方面意识不够强烈,甚至没有纳入高校文化建设范畴,究其原因,在于很多高校体育教育中未能充分发掘“生态文明”与学科建设之间的关联。在具体创新与实践中,应加强文化宣传规律与体育文化教育之间的结合,注重与国际视野接轨——例如,源自于瑞典的“Plogging”运动形式,在国内被称之为“运动捡拾”,是一种非常典型的生态保护行为与体育功能的结合。

(二)体育课程创新与实践途径

“生态体育”不仅是一种课程体系创新,同时也是一种生态环保理念实践,它强调在体育教育教学活动中凸显出低碳、绿色、健康、人文,其实现途径应落实在“生态文明”的具体建设上。当然,从民办本科高校的“特色体育”优势出发,如何落实“精神文明”并不需要按照统一标准执行,以学校教育课程要素为依据,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第一,教学环境生态化。相对于文化课学科而言,体育是一种以实践为主的学科,课程内涵中“教学环境”是一个基本要素。教学环境生态化的创新与实践,包括两种常见途径,其一是物理环境的生态化,由于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涵盖面广、涉及人多,因此在相关器材购置、体育场所建设、运动空间防护、公共场所绿化等要建立“生态化指标”,避免在体育教学、活动及训练过程中被“污染”,包括噪音污染、粉尘污染、毒性污染等。其二是心理/精神环境的生态化,包括标语、口号、宣传图册等设计,应凸显出现代奥林匹克精神,鼓励学生向“更高、更快、更强”发展。

第二,教学理论生态化。基于生态理念的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创新与实践种,“生态理论”应与“运动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理论处于同等重要位置,通过在公共体育课程理论部分中渗透“生态思想”,不仅是为了应对学校体育教育改革需要,还是大学生“终身体育”正确价值取向的保障。结合现状分析,我国大部分高校中“体育理论”课程都处在形式化形态中,其内容相对枯燥、学生缺乏兴趣,更期待直接参与体育运动实践;据此,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创新与构建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特色教育”的优势,例如从本地民间体育文化中挖掘资源,丰富当代体育理论课程内容——如民间“五禽戏”作为一种传统健身运动,其原理是模仿自然界生物的动作,由此可提炼出“天人合一”的运动思想,通过汇编成册、作为教材,能够有效地改良公共体育课程结构。

第三,教学评价生态化。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是一个多元物种并存的“体系”,物种的存在必定有着合理性,因此在评价方面不存在哪一种“物种”优秀、哪一种物种“低劣”的现象。生态理念下的民办本科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创新中,可根据这一思想建立“生态化评价模式”,充分展现出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所在。在具体实践中,应削减一部分量化指标,例如跑了多少秒、跳了几米几、举起多大重量等,同时加大定性指标种类,例如在体育运动中的防护技巧,在体育比赛中的合作精神,这些具有“激励性”的评价指标,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体育信心,更积极地参与到公共体育课程中来。

(四)体育课程创新与实践保障

现阶段,我国民办本科高校中基于“生态理念”展开的公共体育课程创新、实践还比较少,也缺乏成功的案例借鉴,一些高校虽然着手进行改革,但进度、质量、效果等都不明显,难以保障创新与实践的实效性。据此,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提供保障机制:(1)人力保障。重点在于具有综合型知识体系的体育师资,除了在体育专业教育领域有较深的造诣之外,还要加强在管理、文化、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培养。(2)财力保障。体育运动项目多元化是构建“生态体育”模式的基本条件,这就需要大量资金投入,以购买器材、完善场地、聘请指导等,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民办本科高校可侧重特色体育项目,重点打造生态体育课程。(3)物力保障。建立起体育运动设施维护长效机制,确保教学过程中正常使用,降低安全风险。

三、结束语

总体而言,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可持续性发展观念不断强化,“生态理念”在现代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渗透是一个必然趋势,由此构建的“生态体育”公共课程,能够有效地实现我国体育教育的创新发展,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生态意识。

参考文献:

[1] 李晓霞.终身体育思想下的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改革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9):1+3.

[2] 洪圣達.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探究[J].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18,20(02):147-151.

[3] 张坤.体育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教育理念与体现的分析[J].运动,2018(02):82-83.

[4] 张惠.以人为本视角下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体系的革新建议及必要性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3):200-202.

(作者单位:四川工业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公共体育创新与实践生态理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好习惯
初中数学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探究城乡规划中的生态建筑设计
论高中历史教学创新与实践
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公共体育课程发展swot分析
土木工程专业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