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路径研究

2019-09-10王晓静裴德超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4期
关键词:全民健身融合

王晓静 裴德超

摘要:随着中共十九大的召开,“全民健身”一词被高度重视,人们逐渐开始关注健康问题.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实地勘察法等研究方法,重点围绕全民健康大数据并以濮阳市区以及乡镇农村的体育设施建设规模和管理为例对全民健身进行解析,立足于农民健身、城市社区居民健身、校园学生健身三大人群健身开展现状的基础上,寻找影响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的路径,以期为实现“健康中国”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全民健身;全民健康;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04-0125-03

1 引言

2016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对“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又将“健康中国”战略提上日程,与此同时全民健康也被推上历史最高舞台,全民健身活动种类越来越多.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全民健身的定义是指全国人民应增强锻炼,促进身体健康,从而使人民身体强健[1].综上所述可知,全民健身是指没有年龄界定、没有固定活动方式,只要人们达到锻炼身体的效果,起到保持健康的作用.比如跳广场舞、打太极、攀岩、蹦极等一系列活动.全民健身是保持全民健康的必要手段,全民健康是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基础,二者互为共生、相辅相成.如果没有健身锻炼的过程,那么健康就是空谈.

2 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现状调查

2.1 健身人群的现状调查

按照体育实施场所可分为学校体育、家庭体育和社区体育,按照职业不同又可将体育分为农民体育、职工体育、军人体育和知识分子体育[2].由此全民健身根据健身实施场所和职业分为农民健身(乡镇农村户口群体)、社区健身(城市社区群体)与校园学生健身(学生群体).根据实施场所和职业的不同选择健身的种类也不尽相同.本论文主要从农民健身、城市社区居民健身、学生健身三大主要人群展开调查.

2.1.1 农民健身的现状调查

在设施方面国家颁布《关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项目)建设要求》中提到农民健身建设规模为室外健身场地面积不小于1500m2,乡镇综合文化中心(站)提供一处不小于100m2的用房[3].对濮阳市留宁村、大吕楼、吴家、张家、吴村、杨村乡、马村乡、仙庄乡等地区进行调查发现农民健身的设施一般是国家拨款,村委会筹建,占地面积根据乡镇闲置空地大小决定,场地约为15米*15米,基本符合国家标准.乡镇街道有几处简易健身器材,健身年龄段约在50岁以上老人用来闲坐、或打麻将,唯一的运动方式是晚饭后老人沿马路散步一小时左右.年轻人大部分都在自己家中看电视、打游戏、玩手机等,几乎没有人参与户外体育健身活动.农村没有指导员指导健身运动,农民健身积极性不高,没举办过任何体育活动,所以也没有任何活动经费.

在管理方面常年无人管理,无定期检查与维修,无巡查人员.处在信息繁华的时代,国家提供了健身场所,农民主动参与体育健身人数屈指可数,到了天寒地冻的冬季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农民开展健身活动举步维艰.

2.1.2 社区居民健身的现状调查

对濮阳市华龙区和高新区在设施方面进行调查发现社区健身的设施一般也是国家拨款,场地面积约为10米*10米.在广场、公园、小区、或者街道旁等多处修建简易体育减压器材.参与健身年龄段多为50岁以上退休人员和2-6岁的小孩儿,大部分健身人群选择跳广场舞,散步、跑步或暴走,武术或气功,爬山或甩鞭等各种运动方式,他们自发组织活动,少部分社区有专业的指导员在旁督促指导.但由于活动场地空间小、可选择的健身器材种类少,活动经费有限,所以对于正处于工作最佳年龄段的年轻人来说,国家构建的体育设施器材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部分年轻人选择去健身房聘请私教等等.也有部分年轻人因为没有充足的时间和金钱消费在运动健身上,所以不曾参与体育锻炼.

在管理方面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健身通知中提到要定期巡查与检修更换体育器材,制止居民的不文明行为.然而据跟踪调查半年巡查检修一次,敷衍完成工作,体育设施存有安全隐患.

2.1.3 校园学生健身的现状调查

对留宁小学、马村第一初级中学、与清丰县第一高级中学和濮阳师专等学校在设施方面进行调查场地由学校提供,国家拨款筹建,除留宁小学外其他学校都拥有场地400米椭圆形跑道与塑胶运动场,但其他运动器材配备却不是很完善,如籃球、排球、羽毛球、足球等数量不能满足教学需求.因为学生的健身活动一般是通过体育课与体育比赛的方式体现出来.根据《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教基〔2001〕28号)规定中小学生每周体育课3节,所以体育课上课质量尤为重要,是否达到了起健身作用的运动量,这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也不断增高.根据调查发现学校初中体育教师根据中考内容让初中孩子每节课都体验应有的运动量,但小学以及高中和大学体育课国家没有规定内容,所以高中的体育课经常出现自由活动的现象这可能是学生体质不断下降的原因之一.

在校园健身管理方面也就是体育课堂内容的管理,学生并不喜欢中规中矩的体育课教学模式,学生喜欢做游戏,喜欢具有挑战性的体育课堂.他们从内心认为体育课不重要,没有任何考核标准,所以上课喜欢交头接耳,精神涣散.家长也普遍认为只有学好文化课才是硬道理.他们在周末会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却从未督促孩子进行体育锻炼.

2.2 健康大数据的调查

对于当今社会,这个快节奏、高频率的工作与生活方式,大多数年轻人在这种工作坏境下形成许多不良生活习惯.根据最新健康大数据显示,在中国每年有20%的中年人死于心血管疾病、70%有过劳死的危险、白领亚健康比例高达76%.在最新的青少年健康调查数据,有80%的学生由于早餐营养搭配不均衡,在青春期的时候引发贫血率达38%,而在全国儿童中,由于肥胖引起脂肪肝有40%-50%,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很多学生每天沉迷手机、导致全国小学生、初中生、大学生的近视率分别达到32.5%、59.4%、80%,近视率正在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不仅如此,在每年的新生婴儿中,也存在一个可怕的数据,在全国出生的新生儿中,平均每天要有720个属于先天缺陷型新生婴儿.随着“健康中国”的推进,在2030年实现健康中国梦的路上,这一系列问题,迫切需要关注.

3 影响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的因素

3.1 影响农民健身与健康融合的因素

在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中,相关数据显示乡村的人口6.74亿人,占总人口的50.32%.如果农民健身问题不能得到解决,健康中国又从何谈起.通过调查不难发现束缚农民健身与健康的原因有三点:其一,国家扶持力度逐年增加,但在乡镇农村构建依然不够.其二,农民参与体育锻炼意识不强.他们相对于社区居民文化程度所以对健身运动以及体育锻炼认识不深.其三,体育器材设施简陋,且无人管理和维修,存在安全隐患.

3.2 影响社区居民健身与健康融合的因素

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GDP的增长、经济实力的增强、人们生活蒸蒸日上、祖国欣欣向荣的原因之一便是在工作岗位不断努力奋进的年轻人.他们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在不断辛勤劳作,特别是在社区城市工作的人们消耗大量的脑力和体力.如果这些年轻人没有一个好的身体,何以保持中国的繁荣发展.根据对濮阳市区的调查显示束缚社区居民健身与健康的原因有三点:其一,体育器材设施种类少.其二,社区指导员短缺.其三,体育经费来源受限.

3.3 影响学校健身与健康融合的因素

梁启超曾说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是祖国未来的希望.面对中学生体质出现不断下降趋势,谈祖国的未来犹如纸上谈兵.教育部在2006年提出了“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的口号,然而情况并未因此好转.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其一,学生自身的体育锻炼意识淡薄.其二,对于中学生来说心智尚不成熟,家长的决定对孩子至关重要,所以家庭氛围也是一大影响因素.其三,体育教师的体育课内容不能引起学生兴趣.其四,体育器材设施匮乏,甚至不让使用.

3.4 影响全民健康的因素

由最新健康大数据我们可以感受到疾病因子无处不在,疾病就围绕在我们身边,老年人被“三大杀手”紧逼着,年轻人被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两座大山”压迫着,身体处于亚健康,青少年近视率与肥胖症指数不断上升.所以疾病防治问题刻不容缓,应当引起个人及国家的高度重视.影响全民健康的因素大致分为四点:其一,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处于高压工作的年轻人与青少年不吃早餐且出现了一种新词汇叫做“早午餐”;喜欢熬夜且出现一种流行语言,名曰“夜生活才刚刚开始”;男性或少数女生喜欢饭后抽烟或者连续抽烟、酗酒;不参加体育锻炼等等.其二,遗传因素.很多疾病受遗传因素影响很大.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等.其三,生活环境.如长时间面对电脑或手机等辐射强的电子产品容易诱发癌变.其四,医疗问题.我国医疗科技发展虽有很大进步,但面对艾滋病、肿瘤等疾病依然束手偶无策.

4 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的路径

4.1 加大宣传力度,让体育健身理念深入人心

在这个多媒体数字化时代,要想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更好的融合,必须充分利用数字媒体、网络的力量,加大宣传体育健身理念,面对疾病年轻化最有效的手段就是进行体育锻炼,所谓“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所以体育从娃娃抓起,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少年儿童都要给予普及体育健身的必要性.我们可以通过数字媒体平台大力宣传体育运动带给人们的好处.如运动健身可以缓解生活压力,使其身心愉悦;运动健身有助于疏络筋骨,延年益寿;运动健身可以强身健体,增强体质,有助于青少年骨骼成长.

4.2 提高体育设施器材设施利用率,众筹体育活动经费

对于体育器材设施不能满足群众运动需求这一现状,除了依靠国家政策支持外,我们还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利用现有体育器材就能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具体有以下方案:对于社区居民,每个月收取10-20元的体育活动经费,买一个小音箱和话筒,举办小型比赛活动.如广场舞比赛、太极比赛、迷你马拉松等,收取的经费用来置办奖项,根据参与人数来确定获奖人数,置办的奖品可以是瑜伽垫、羽毛球拍、运动服等体育用品.这个收费金额对于社区居民来说可以接受,且提高了社区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对于农民体育,由于条件相对落后,资金短缺等问题,只能采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办法,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如可以在民间小道上组织晨跑、跳皮筋、跳广场舞或者孩子带动家长跳中学生广播体操等等.

4.3 提高教师教学质量,培养社区教练指导员

青少年承载着中国未来的希望,学校是塑造人才的堡垒,体育教师的体育课是校园健身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体育课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效果.每年体育招聘体育教师虽经过严格筛选(笔试加面试),但教学经验除了教龄这个硬性原因,还需要经常沟通交流,切磋技术,所以学校应当每一学期组织教师出去学习进修一次,学习别人先进的教学思想,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每学期都要举办教师技能大赛,表现优秀者应给予一定物质奖励.社区指导员是组织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的核心力量,他们的正确指导和管理可以充分调动居民参与体育运动的热情,使他们参与到运动中来,所以大学应根据社会需求培养精心社会指导员,并鼓励同学们考社会指导员证.

4.4 加强法制建设,落实国家政策

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转型期,对于占世界总人口约1/5的中国,依法治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我国一直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治国理念.国家出台对体育设施扶持力度大,但执行力差,由现状调查发现这项政策落实并不容易,体育设施损坏却常年无人修理与监管.根据此种情况相关部门应制定出一套完整体系,责任到人.其内容详尽到到每星期甚至每天社区及城镇农村对公共体育器材使用情况,做到有人巡查,器材损坏,及时维修,或停止使用,避免安全隐患,每天巡查人员姓名记录在案.

4.5 科普預防知识,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科普疾病防患知识以及定期做身体健康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健康不仅仅是指身体健康还有心理健康.首先,现在对于孩童自闭症、学生抑郁症等心理疾病屡见不鲜,轻则不与外界沟通,重则有自杀倾向.所以家长及教师一定要关注孩子的心理问题,一旦发现,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其次,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青年人工作再忙,事情再急,一日三餐必不可少,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每天尽量满足睡眠八小时,不熬夜,不懒睡;最后关于遗传性疾病,如果不触碰诱发因素,它会一直携带而不发作.因此,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另一保持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定期检查身体,做好防范措施至关重要.

5 小结

从我国的全民健身的体育设施建设格局上看,尽管国家政策规定建设体育场所,提供公共体育设施且对人们免费开放但仍不能满足人民的生活运动需求,在一些体育健身设施的使用和维护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加强体育设施管理,提高体育器材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更新人们的旧思想、旧观念,认识到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只有运动健身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才是实现身体健康的重要途径,有效地管理体育设施,落实政策,责任到人,合理分配工作使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更好的融合.

参考文献:

〔1〕全民健身计划纲要[EB/OL].http://baike.sogou.com/v399129.htm.

〔2〕杨文轩,陈琦.体育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0-50.

〔3〕关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乡镇项目)建设要求[EB/OL].https://wenku.baidu.com.

〔4〕何鹏.太原市尖草坪区中学生体质下降原因及对策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4,3(22):106-107.

〔5〕杨成伟,唐炎.学校体育设施服务社会政策的执行困境与路径优化[J].体育学刊,2013(06):55-59.

〔6〕冯庆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设施上深度融合研究[J].体育科技,2017,38(05):96-97.

〔7〕徐博.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管理上深度融合研究[J].体育大视野,2017,28(07):213-215.

猜你喜欢

全民健身融合
一次函数“四融合”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宽窄融合便携箱IPFS500
《融合》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全民健身新闻的突破与深挖
探讨体育产业与全民健身协同发展
竞技体育娱乐节目对全民健身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