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小时工作制的由来

2019-09-10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福特汽车公司福特公司工作制

1817年,空想社会主义者罗伯特·欧文提出了8小时工作制的概念,他认为人一天应该“8小时劳动,8小时休闲,8小时休息”。

1877年5月1日,美国工人进行了历史上第一次全国性总罢工,“8小时劳动,8小时休闲,8小时休息”的口号正式成为运动纲领。在工人的庞大压力下,美国国会在几年后推出法案,“建议”企业执行8小时工作制。但是,随着国会“建议”的出台,当时美国很多工厂迅速推出了“计件工资”制度——你能拿到多少工资,按完成多少产品来结算,大多数工人到头来还是被迫“自愿”加班,以便填饱肚子。

直到20世纪初,一家公司主动执行了8小时工作制,甚至严令禁止工人们超时工作,这就是1903年成立的福特汽车公司。事实上,福特这样做自有道理:福特是美国也是世界上首创流水线生产模式的汽车生产商,而在流水线上,每个工人必须高度集中精力,一旦有一个环节因为工人劳累过度出现了差错,很可能意味着当天的所有产品都将报废。这个损失,靠多剥削一点工人的加班时间是补不回来的。那么,如何让工人集中注意力呢?当然是严格规定上班时长。

福特公司的這种改革,在配合流水线生产模式后爆发了新一轮效率革命,先是在全美被争相效仿,而后又迫使英法等国学习。最终这种潮流在世界范围内变得不可逆。      (摘自《百科知识》)

猜你喜欢

福特汽车公司福特公司工作制
新语
Four?day working week trial in Iceland 冰岛试行四天工作制
日本公司实行短周工作制
独特的招聘
浅析福特汽车公司衰落背景下的“经济人”企业管理本质
福特公司外部环境变迁的应对
仲裁庭录
论苏联20世纪30~40年代汽车工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