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和新:“黄河阻泳第一人”

2019-09-10

文萃报·周二版 2019年36期
关键词:章丘竹竿河水

王和新拿着一根7米长的竹竿,光脚站在黄河岸边的坡滩上。朝前跨一步,河水只没及膝盖,还能站稳;竹竿再往前一杵,两步、三步,浑黄如浆的河水没过王和新的头顶。几秒内,王和新被黄河水卷着冲走十几米远……短短10秒的“阻泳”视频,在全网播放量超过千万,点赞逾百万。有着“黄河阻泳第一人”名号的王和新,和之前的两个夏天一样,又火了。7年前,这个山东汉子开始用这种充满风险的方式,劝阻人们远离黄河之险。

以身犯险黄河阻泳

入夏以来,山东数地相继发生溺亡事件,但在同样位于事故多发地段的济南黄河章丘段,却从2017年至今年8月14日实现了零溺亡。章丘区黄河镇党政办副主任孟永生评价,王和新和他组建的阻泳队是“第一功臣”。

“捞上来都是死的,我撵走的都是活的。”王和新坚持他的阻泳模式,“远离危险水域,是预防溺水悲剧最好的办法。”

王和新身高不足1.7米,但水性极好,年轻时可以横渡黄河。每年5月到10月,他就和去黄河游泳的人杠上了,“黄河水流急、陡滩多,溺水难上岸”。每年6个月阻泳,意味着这半年没法打工挣钱。

真正让王和新感受到黄河“吃人”是在2011年夏天,同村一名男孩掉进了黄河。救援持续4小时后,男孩被带出水面,肢体已经僵硬。孩子母亲疯了一样扑倒哭喊,村民们也在抹泪。溺亡男孩是王和新同宗族的侄子,平日里见了总会叔长叔短地叫着,热情又礼貌。

“悲剧完全可以避免!”从此,每逢汛期,王和新老去河岸边转悠,腰间挂着高音喇叭,看到有人下水就毫不留情地撵走。从2012年起,遇到實在劝不走的,他就下河,“我下水演示,让孩子们看看陡滩有多险”。多的时候,他一天下水七八次。没时间换下的湿衣,就在他骑摩托车时,借着风和阳光自然晾干。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2014年,在王和新的牵头下,黄河镇组建黄河救援志愿服务联盟,村民、教师、机关干部等参与者多达300余人。但由于时间和人员不固定,更多时候,阻泳的仍然是王和新。

改变在2017年出现。在孟永生与王和新的一次交流中,“阻泳”和“扶贫”碰撞在一起。于是,黄河镇开创性地提出“阻泳+扶贫”模式,从沿黄河的12个村庄挑选出24位贫困户老人,组成专职黄河阻泳志愿服务队。两人一组,守护一段河道,每人每天获10元补助。而今,黄河镇的阻泳模式被复制到菏泽市东明县和滨州市滨城区。

(摘自《解放日报》8.17)

猜你喜欢

章丘竹竿河水
且将小虾还给河水
章丘大葱:十三月一根葱
一滴河水
洗手歌……
章丘一地鸡毛
取旗
章丘区 章丘正式撤市设区 定位济南东部卫星城
长竹竿的帽子
选竹竿
世界葱王之乡 绿色生态章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