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成2019不同密度试验研究

2019-09-10刘飞

种子科技 2019年4期
关键词:密度小麦试验

刘飞

文章编号: 1005-2690(2019)04-0150-03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志码: B

摘   要:华成2019是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自育的小麦新品种,为了准确掌握华成2019的最佳播种密度,对基本苗从8万~18万/667 m2设置了6个处理,数据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基本苗增加,每667 m2茎蘖数、穗数相应增加,穗粒数和千粒重相应减少,产量随密度的增加呈现先增后降规律,建议本品种播种时将基本苗控制在16万/667 m2最佳。

关键词:小麦;华成2019;密度;试验

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华成2019是安徽省天益青种业科研所以高产品系01066[(烟农19/宿266)F5]为母本,以含优质亚基(渦8779、陕229)、抗性较好(兰考906)的丰产品系0200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2017年通过安徽省审定(审定编号:皖审麦2017016)。

为寻求沿淮及淮北地区中等肥力条件下华成2019小麦的适宜种植密度,进一步挖掘该品种的增产潜力,2016—2017 年在天益青种业科学研究所进行了华成2019种植密度试验,以此来为今后的大面积推广种植提供科学的依据。

1   试验目的

小麦播种密度是影响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很多人认为,播种量越多产量越高,其实小麦播种量有个临界值,在临界值以内,产量会随着播量增加而增加;達到临界值后,增加播量,产量反而会减少。

华成2019是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自育的小麦新品种,为了准确掌握华成2019的最佳播种密度,为品种推广提供更好的技术服务,特设置本试验,以确定华成2019的最佳播种密度。

2   试验设计

2.1   试验地点与材料

2016—2017年试验在宿州市天益青种业科学研究所内完成;试验品种华成2019,是安徽华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自育的小麦新品种,2017年通过安徽省审定。该品种集优质强筋、高产、抗病、抗倒春寒等优良性状为一体。

2.2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置6个处理,分别为A:基本苗8万/667 m2;B:基本苗10万/667 m2;C:基本苗12万/667 m2;D:基本苗14万/667 m2;E:基本苗16万/667 m2;F:基本苗18万/667 m2。每个处理播种面积13.33 cm2,其他生产管理条件因素一致。

2.3   主要管理措施

试验田土壤为沙壤黑土,前茬为大豆。播前施基肥50 kg/667 m2复合肥,10月20日人工条播,播种时土壤墒情足,播种后人工喷灌一次,各处理均出苗较好,后期浇水两次,时间为11月12日、3月16日。追肥两次,2月27日追施尿素15 kg/667 m2,4月15日追施尿素10 kg/667 m2。

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播量小麦穗数及室内考种结果调查

对不同播量的小麦田进行基本苗数、总茎蘖数、成穗数的调查记录,结果见表1。

对不同播种量的小麦田进行室内考种,记录其穗粒数、千粒重、小区产量、折合产量等,考种结果见表2。

3.2   对表1、表2中数据进行分析

对不同播量小麦穗数调查情况(表1)和不同播量室内考种及产量结果(表2)进行进一步分析,根据以下分析结果来确定华成2019的最适种植密度。

3.2.1   总茎蘖数(万/667 m2)(随机区组)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本试验的误差变异系数CV(%)=1.140

多重比较结果(LSD法)

LSD0 0.05 = 2.042 5

LSD0 0.01 = 2.903 5

总茎蘖数随着基本苗的增加而增大,到18万/667 m2基本苗时茎蘖数达到121.1万/667 m2,且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说明增加华成2019小麦品种的基本苗是提高茎蘖数的主要措施之一。

3.2.2   成穗数(万/667 m2)(随机区组)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结果见表5。

本试验的误差变异系数CV(%)=0.925

多重比较结果(LSD法)

LSD0 0.05 = 0.667 9

LSD0 0.01 = 0.949 4

每667 m2穗数的变化趋势与茎蘖数相同,随着基本苗的增加而增大,到18万/667 m2基本苗时穗数可达到46.1万/667 m2,且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说明增加华成2019小麦品种的基本苗也是提高穗数的主要措施之一。

3.2.3   穗粒数(随机区组)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结果见表7。

本试验的误差变异系数CV(%)=0.813

多重比较结果(LSD法)

LSD0 0.05 = 0.542 5

LSD0 0.01 = 0.771 1

穗粒数随基本苗及穗数的增加而减少,在18万/667 m2基本苗时穗粒数最少,是31.6粒,处理A、B、C、D、E、F各处理之间差异显著,说明基本苗增加,穗数增多,但穗粒数减少。

3.2.4   千粒重(随机区组)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结果见表9。

本试验的误差变异系数CV(%)=0.758

多重比较结果(LSD法)

LSD0 0.05 = 0.659 0

LSD0 0.01 = 0.936 8

千粒重随着基本苗和穗数的增加也有减少的趋势,处理A、B、C、D之间差异不显著,处理D、E、F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处理B与处理E、F之间差异显著,说明基本苗、穗数同步增加,穗粒数减少,千粒重也明显减少。

3.2.5   折合产量(kg/667 m2)(随机区组)方差分析

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1。

本试验的误差变异系数CV(%)=0.755

多重比较结果(LSD法)

LSD0 0.05 = 8.0633

LSD0 0.01 = 11.4621

从处理A到处理E产量逐渐增高,处理E最高,达634.9 kg/667 m2,处理E与A、B、C、D之间差异显著,随后处理F产量下降,处理E与F差异显著。说明当基本苗在16万/667 m2以内,小麦产量随着播种密度增加而增加,超过16万/667 m2后,小麦产量随着播种密度增加而降低。

4   结论

华成2019不同播种密度对其产量影响较大,密度过高、过低均影响产量。播种密度过低,单穗获得养分过高,成穗率高,穗粒数较多,但是苗数较少,单位面积内有效穗数少,产量很难提高;播种密度过高,总茎蘖数较多,群体光合作用降低,且在拔节期消耗养分过高,成穗率降低,穗粒数减少,综合产量降低,同时会浪费麦种。

总之,华成2019播种时基本苗以控制在16万/667 m2最佳,因此,该品种在推广种植时要合理控制好种植密度以获得最佳产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收稿日期:2019-03-21)

猜你喜欢

密度小麦试验
解读山东小麦栽培技术要点及发展前景
小麦,你好
防止小麦倒伏和增加穗数及穗重的措施
CS95
i6
驭胜S330
“密度”练习
密度的应用趣谈
密度的不变性与可变性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