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仁”、不“知”、不“武”
2019-09-10杜丽娟
杜丽娟
摘 要:以往的语文教学将教学的重点放在显性知识上,而对文本所隐含的隐性知识往往忽略。《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许多教师将战事没有爆发的原因归结于烛之武精巧的说辞艺术,却往往忽略了晋文公的为人品性和非凡的君王气度所起的作用。文章虽对晋文公着笔不多,却尽得风流。他寥寥几句的说辞——不“仁”、不“知”、不“武”,将他的形象凸显地淋漓尽致。本论文就从晋文公寥寥数语的说辞中,还原表层文字背后所隐藏的性格中本质的一面。
关键词:晋文公;“仁”;“知”;“武”;《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是《左传》中的精美篇章之一。从文章内容看,它记述的是秦、晋两国联合起来攻打郑国之前,郑伯派遣巧舌如簧的烛之武去说服秦君,最终智退秦军,化解郑国危机的故事。文章短短297字,就将原因、经过、结果及各个人物形象尽显无遗。当晋文公面对秦国的背盟,他寥寥数语的说辞——不“仁”、不“知”、不“武”可以看出怎样的本质性格呢?
一、细揣说辞,形象深刻
秦、晋联合攻打郑国的盟约被烛之武精巧的说辞瓦解后,秦晋之间的关系一度陷入僵局,面对秦穆公的倒戈相向,晋国大夫子范請求出兵攻打秦国,而一代霸主的晋文公却异常镇静地说出了一番这样的话:“不可……不武。”继而撤兵离去。此番话虽简洁,却见解精到、意味深长,这正高度浓缩了晋文公的人格与智慧。顷刻之间,一个集治国之才能与理政之经验于一身的旷世明君的形象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一)道德底线的坚守——“仁”
晋文公在流亡期间,秦穆公曾大力帮助过他,并助他重返晋国,进而坐上晋国的宝座。之后,秦穆公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这也就有了历史上长达几十年的秦晋之好。就在秦晋之好这样的背景之下,秦国因利而背盟,这是不道义的行为。面对秦国的毁约,晋文公并没有用“你对我不仁,别怪我不义”的感性思维去解决,而是说出了“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的话语,他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秦穆公的帮助,先思考了自己为什么能到今天这一地步。“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经过他理智的分析后,他并没有因自己的利益而突破道德底线去损坏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这体现了晋文公知恩图报、心怀仁德的品行。他的这种品行在其他的事件中也能得到印证,比如,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退避三舍之举(《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春秋晋公子重耳出亡至楚,楚成王礼待重耳,并问:‘公子若反晋国,则何以报不谷?’重耳对曰:‘若以君之灵,得反晋国,晋楚治兵,遇於中原,其辟君三舍。’舍,军行三十里。后重耳反国执政,晋楚城濮之战,晋军果‘退三舍以辟之。’”又如,晋文公的行赏之标准:“辅导我以仁义,防我以德惠,此受上赏;辅我以行,卒已成立,此受次赏;矢石之难,汗马之劳,此复受次赏。”从这两例中也可以看出他对德行的重视。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无道必亡。”正因为他对道德的重视,晋国才一天天强大起来,最终成为一方大国。
(二)高瞻远瞩的判断——“知”
古往今来,凡成大业者,必有霸气,必有远虑。晋文公的第二条撤兵理由正好体现了一代霸主高瞻远瞩的判断。首先,晋文公已经清楚地看到,在这样一个群雄纷争、弱肉强食的时代,盟友的力量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依靠强大的盟友国,才能更好的发展自身,掌握克敌制胜的先机。显而易见,他绝不能因为一个无关紧要的、弱小的郑国就将自己寻得地实力伙伴秦国变成敌人。其次,在这样一个战乱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养精蓄锐、等待时机、寻求先机才是明智之举,仅仅因为一点点的矛盾冲突就发动战争是得不偿失的。他明白,如果采用子范的建议向秦国发兵,晋国必定与秦国有一场血战,而这一血战无非两种结果:或是成功;或是失败。更何况,战争取得胜利所花费的代价却是巨大的,如损兵折将,大伤元气,这些代价将会让他失去争夺霸权的实力与机会。因此,此刻向秦国发兵是有百害而无一利,选择撤兵何尝不是一种明智之举呢?总之,以上两点分析集中体现了晋文公统观形势,从大局考虑的政治远见。
(三)军事韬略的精通——“武”
“春秋时期,一个国家的强弱在于军事上的实力,而两军交锋的胜负又取决于行军布阵上智谋的对决。”因“利”而背盟的秦国,随即与郑国结盟,并做了防守的人事安排,这说明秦国已经做好了迎接晋国进攻的布阵准备。当属下子范极力劝谏攻打秦国时,晋文公并没有逞一时之勇去攻打秦国。他知道,如果这时进攻秦国,晋军就有可能处于腹背受敌的境地,必定会毁了自己与晋国的前途。最终,晋文公通过审时度势而选择了退一步海阔天空的策略,这让我们看到一个霸主冷静的军事头脑。
总之,晋文公退兵这是一个必然现象,这不仅与晋文公的人格与智慧有关,而且与他所处的时代背景有关。然而,我们不能因为晋文公退兵就认为他是一个胆小懦弱的失败者。事实上,在退兵这件事上,他是理性地判断时局之后才决定的。从这样一个选取的横截面的寥寥数语中,就已凸显出了一代旷世明君的旷世智慧。因此,晋文公成为春秋霸主之一绝非偶然。
二、知人论世,还原经典
从选取的这样一个横截面中,我们就已经看到一个心怀仁道、有高瞻远瞩判断以及谙熟韬略的大国国君形象,那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样一代雄霸的贤能君主呢?
首先,得益于自身的修养:①谦而好学:《史记·晋世家》:“自小好学”;②善交贤能智士:《史记·晋世家》记载:“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自小好士,年十七,有贤士五人”从史料记载可以看出,晋文公从小善交有智慧、有能力的人,才力超群,智能之士;③善听的智慧:例如,向路人乞食,而路人却侮辱他,此时的他却想用鞭子打路人,却被劝解下来,还有就是退避三舍的事。从这里可以看出,他能够听身边人的话对一些事情包容忍耐,这对他的成功有重大的意义,这也恰好证明了用理性战胜情感的人注定是不寻常的。
其次,得益于重耳流亡的经历。重耳在外颠沛流离了十九年,辗转了八个诸侯国。在流浪的过程中,他尝尽了世情冷暖,他被饥饿折磨过、被别人歧视过、被别人侮辱过。但十几年的逆境教育和挫折教育却使他褪去了身上的娇柔之气、幼稚之气、暴躁之气,而且积累了丰富的政治经验、提升了自身的洞察力。
总之,晋文公重耳的成功绝非偶然。仁德的品行使他得到了大家的尊重与认可,身边的贤能智士给予他建议和帮助,流亡的经历使他培养了治国之才能、积累了理政之经验。正是因为这样,才使他最终成就霸业,成为时代的英雄,成为时代璀璨的明珠。
古人云:《左传》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本文就是在这寥寥数语的个性化语言——不“仁”、不“知”、不“武”中晋文公非凡的君主形象的,并且说明他为何有这样的雄才大略。
参考文献
[1]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八年[M].中华书局,2016.
[2]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99.
[3]左丘明.左传·僖公二十三年[M].中华书局,2016.
[4]司马迁.史记[M].中华书局,1999.
[5]苟大权.晋文公形象商榷[J].语文教学通讯,201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