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行章》德育思想在《道德与法治》中的研究
2019-09-10王文瑜
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百行章》具有极为重要的德育价值以及德育功效。然而,想要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出《百行章》的德育教育价值,我们必须深入了解敦煌写本《百行章》中的德育思想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体现以及《百行章》德育思想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影响。
初中 《道德与法治》 《百行章》
【中图分类号】G 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9)04-0005-01
社会矛盾频发的初唐时期,为了迎合社会风气以及统治者长治久安的政策,杜正伦写下《百行章》,将一些基本伦理道德规范整理下来,以喻世人。数千年来,《百行章》以积极、正确的生存理念指导着炎黄子孙在历史的起承转合中坚守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将《百行章》及其德育教育理念等在教学中直观、形象地展现到学生眼前,使之能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染与熏陶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正确的价值观念等。
1.《百行章》之自然之道
在《百行章》中,儒家自然之道的体现尤为深刻。在杜正伦看来,自然与人类是和谐相处的,通过儒家思想来指导人与自然的相处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键之所在。在此思想的引导之下,人们才能更加客观地认识并遵从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比如,《百行章》中提出“在家思农,生人之重”、“性之不去者衣食,事之不可废者耕织,必须营之。”可见,面对愈发严峻的生存环境,人类不应在寻求各自需求的前提下不断榨取自然资源。同时,《百行章》还教人学会了如何尊重其他生灵,比如,“蠢动含灵,皆居人性;有气之类,盛爱其躯。莫好煞生,勿规他命”等诸多内容有效的体现出了这一点。
近些年来,由于受到一系列政策的影響,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我省日益严峻的自然环境问题得到极大的缓解。因此,在游赏一些风景优美的自然景区和历史景观时,我们不妨将《百行章》中有关人与自然的论断融入特色社会经济的发展之中,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能遵循其规则。
2.《百行章》德育思想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体现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为培养初中生良好学习能力、生活习惯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质等而设立的一门课程。从德育教育的目的来看,《百行章》与该课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首先,《百行章》爱国思想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体现。
比如,在《百行章》中,杜正伦通过“蒙宠衔恩,丧躯守其全志”等论述了忠君爱国的重要性,并在《忠行章》、《节行章》、《刚行章》等章节中进一步论述了爱国是民族精神的一种重要体现,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以及中华美德的传承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国家利益”等单元则是让初中生在爱国的基础上更加深刻地领悟到自己作为祖国未来接班人所承担的历史责任。从教化目的来看,两者是如出一辙的。
其次,《百行章》修身克己思想在《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体现。
克己,即战胜自我,它对自我发展以及良好道德品格的锤炼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无论是《百行章》,还是《道德与法治》课程,都以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使之能够在社会上安身立命为基础。比如,《百行章》中提出了“至如世之重,唯学为先,立身之道,莫过忠孝”,“立身终始,懊之为大”,“立身之道,先须政己,方始政人”等以儒家思想安身立命等观点。同时,《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勇担社会责任”、“在集体中成长”、“做情绪情感的主人”等单元不仅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了解到“修身”、“克己”等思想在社会生存与发展中的重要意义,还能使之在克己立身的思想影响之下不断提升自身道德素养。
3.敦煌《百行章》德育思想对《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影响
作为古代人道德行为规范之一,经过漫长时间考验的《百行章》及其德育教育价值是毋庸置疑的。倘若我们能够将其恰到好处地将其引入教学中的话,那么,《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必然会得到极大拓展。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影响下,初中生必然能够在课堂学习中投入极大的参与热情。
与此同时,将《百行章》德育思想引入《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我们不仅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之在优美语言文字的感染下有效提升自身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比如,《学行章》、《问行章》以及《思行章》等便体现了“是以三人同行,必有我师焉”以及“行须三思,勿从滥友”等谦虚、博学在良好道德品质塑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总之,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百行章》具有极为重要的德育价值以及德育功效,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的教育工作者,想要通过丰富的教学途径来指导初中生更好地进行自我蜕变,我门不妨在教学中努力挖掘出《百行章》的德育教育价值。
参考文献
[1]郭明霞,郎全发.王文瑜.敦煌写本《百行章》孝道思想初探[J].兰州学刊,2012(05)
[2]黑晓佛.教育价值取向的大众化及其思想流变——对敦煌蒙书中道德规范与思想的考察[J].敦煌研究,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