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流”变“主流”:经典面前,我们都是孩子

2019-09-10

新阅读 2019年4期
关键词:清流叶嘉莹首诗

荐书人 :李光卫

出版人,上海教育出版社资深教育类图书策划人,成功策划的《中华古诗文阅读》(6册)《中华经典诗词2000首》(10卷)《给孩子的好诗词》(3卷)等300多本图书深受读者欢迎。

推荐书目:《画给孩子的365首诗》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命脉,更是一个国家深厚的文化软实力。想要立足于激荡的世界文化之林,反观自身传统,究其根,固其本,在此基础上去劣取优,就显得尤为重要。

“清流”变“主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代内涵,并为传承和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引了方向。2018年5月,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个左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在之前的“传统文化进校园”“固本工程”“铸魂工程”等基础上,探索构建具有高校特色和特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

对于浸润其中的人们而言,传统文化中适应时代发展的部分,有着春风化雨的积极影响。文化类节目走红,可以说是这几年荧屏上一大可喜的亮点。《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诗书中华》《国家宝藏》等多档文化类节目热播,掀起了一股又一股弘扬经典文化的热潮。这些文化类节目,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取材,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绚烂多彩与博大精深,激发出中国观众的文化自信。“厉害了,我的国”,成为观众们在观看此类节目时,共同的心理写照。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话剧院导演田沁鑫说:“作为一个中国人,对我们的文化,应该有坚决的、彻底的、毫不怀疑的自信。”更为可喜的是,这些节目深得“90后”“00后”乃至“10后”的追捧。传统文化在新时代通过新形式,走近了青少年。文化类节目从最初的“清流”,霸气地成为了“主流”。由此可见,在当下,整个社会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已经达成了共识。

非陈诗何以展其义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诗,是文学的精华。代代相传的经典古诗词,更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朱熹在《诗序》里曾说:“或有问于予曰:‘诗何为而作也?’予应之曰:‘人生而静,天之性也;感于物而动,性之欲也。夫既有欲矣,则不能无思;既有思矣,则不能无言;既有言矣,则言之所不能尽,而发于咨嗟咏叹之余者,又必有自然之音响节奏而不能已焉。此诗之所以作也。’”人生来就有各种各样的情感,而这些情感又需要表达出口。古人云:诗言志,歌永言。指事造形,穷情写物,面对着“春风春鸟,秋月秋蝉,夏云暑雨,冬月祁寒”,凡此种种感荡心灵的周遭日常,“非陈诗何以展其义”? 如今,虽然诗词这样的文学形式已与现代人的表达习惯渐行渐远,但其流淌在中国人血液里的文化基因却未曾改变。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我们现在一说话就蹦出来的那些东西,都是小时候记下的。”融入血脉、刻进基因的东西,是无论走到哪里,身在何方,都能超越时空的群体特征和精神寄托。

作为一家服务教育的老牌出版社,上海教育出版社一直高度重视传统文化出版工作。围绕“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上海教育出版社已经策划出版了《中华古诗文阅读》《中华根文化》《中华经典诗词2000首》《给孩子的好诗词》等一系列的传统文化精品,且大都成为传统文化畅销力作,受到了读者的广泛认可。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家长提议,希望出版社能够出版一套适合低龄段孩子阅读和记忆的古诗词。《画给孩子的365首诗》,就这样诞生了。

诗是无声画,画是无声诗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叶嘉莹在回忆自己学习诗词的经历时曾谈道:“由于我早期在家庭中所受到的吟诵和创作之训练,使我对诗歌养成了一种颇为直接的感受之能力。”在叶嘉莹看来,她早年教育中所获得的培育和启发,是她在诗词道路上所奠下的根本基石。我在编写《画给孩子的365首诗》这套书时,便有一个愿景,希望它能成为种在孩子记忆里的一颗种子。365首这个数量,也是经过再三斟酌后确定的。一方面,从《诗经》305首,到《唐诗三百首》,可以发现三百是学习诗歌的一个基础数量,当然这里的三百都是约数。尤其对于低龄段的孩子来说,以三百为基底,既不会成为过于繁重的负担,也足够打好基础;另一方面,从三百扩充至三百六十五,一日一诗,日日浇灌。埋下的种子就会在这诗意的土壤里,逐渐生根、发芽、抽枝、开花,陪伴着孩子成长。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时刻猛然发现,中华民族文化中这些经典,早已在生命的旅程中结果。这个果实,可能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政治抱负,可能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情怀,可能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心态,也可能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献身精神。我寄托于《画给孩子的365首诗》的情怀,以及期望它能达成的社会效益,便在于此。

从《诗经》到近代诗人的作品,在编写的过程中,我们放弃了详而全的注释方式,而是在必要处做简单注释,力求要言不烦。其用心在于,不希望我们的孩子被大段的注释解说所吓跑,却错过了与经典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与碰撞。让诗词回归纯粹,让孩子学会品味。同时,也是期待家长能够参与到阅读经典的过程中来。365天,亲子共读,让教育在这精选的365首诗歌中,润物无声。

若说这套选本和市场上的同类书相比,有什么特色,在我看来,莫过于“诗配画”的匠心设计了。

虽说自古诗画不分家,但要为诗配上恰当的画,却不容易。朱光潜曾说:“每首诗都自成一种境界。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在心领神会一首好诗时,都必有一幅画境或是一幕戏景,很新鲜生动地凸显于眼前,使他神魂为之钩摄,若惊若喜,霎时无暇旁顾,仿佛这小天地中有独立自足之乐,此外偌大乾坤宇宙,以及个人生活中一切憎爱悲喜,都像在这霎时间烟消云散去了。”读者在阅读好诗时,早已有临场的画面感。若配图差个几分韵味,难免失望。若与想象相当,也无甚趣味。如何画?如何搭配?都是难题。

我们邀请了41位造诣深厚的海派画家,绘画主编车鹏飞先生根据画家们的风格分配不同的诗作。画家们为书中大部分古诗勾水布云,行笔走墨。一幅画,往往修改了多次才定稿。诗与画的关系,更力求讲究。画绝非诗的直白翻译,也不是潦草将就的配角,而是画家在解读诗意的基础上,所进行的个人化的创作。诗为有声之画,画为无声之诗。每幅画,单独看,都是精品;每首诗,单独品,都是经典。但《画给孩子的365首詩》让两者相遇,在诗中寻画,在画中觅诗,精品便成为了艺术,经典也更为可亲。

创新且精美的画册,经典又专业的诗词选本,一书兼备,这是最初为《画给孩子的365首诗》所做的设定。令人高兴的是,最终我们做到了。

曾有学生问叶嘉莹:“老师,你讲诗的课我们也很爱听,但我们读这些古典诗歌有什么用呢?”叶嘉莹当下便回答:“读诗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培养我们一颗美好的活泼不死的心灵。一颗关怀宇宙人生万物的活泼美好的心灵。”在叶嘉莹看来,读书,特别是读诗,尤其是读中国的古典诗歌,“是果然可以有一种兴发感动足以变化人之气质的作用的”。

在经典诗词的瀚海里,我们每个人都是孩子。我们去读诗、读经典,并非是要去写作旧诗旧文,而是在阅读欣赏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的性情品质。《画给孩子的365首诗》,其实是一套跨越年龄段的选本。这个“孩子”,可以是你,也可能是我。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们需要那颗稚童般纯粹洁白的心。

荒荒油云,寥寥长风,采采流水,蓬蓬远春。在这个用诗情画意建构的世界里,阅读经典,如闻清钟,人生有此,岂不美哉?

猜你喜欢

清流叶嘉莹首诗
《上课没人抢》
《掬水月在手》:纪录片里的叶嘉莹
河 长
设计分析点,强化层次感
清流
做一股“清流”
古典文化的传灯人——叶嘉莹
过得再粗糙,心里也要有首诗
秋千
叶嘉莹:诗词可使人心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