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风雨兼程70载,砥砺前行再出发

2019-09-10张强

新阅读 2019年4期
关键词:书店图书服务

张强

王府井书店始建于1949年,作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的书店,70年的变迁发展,使其成为了共和国文化发展和出版发行进步的一个缩影。

70年来,王府井书店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呼吸共命运,在广大读者的心中,它是新华书店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店;是特殊岁月中的精神粮店;是改革开放初期国民渴求文化的知识圣殿;是新时代艰难探索转型升级的新华老店。

70年来,王府井书店初心不渝,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使命;始终恪守倡导阅读、传播文化、引领风尚、服务社会的宗旨;始终坚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宣传阵地。

70载风雨兼程,初心不改

1949年1月31日,浸泡着硝烟与桑沧的北平和平解放。7天后,徐迈进、卢鸣谷等以军管会代表身份,受命率东北书店、华北新华书店总店派出的专员,接管国民党的正中书局北平分局、独立出版社、中国文化服务社北平分社及其所属印刷厂。随后,卢鸣谷等人带领东北书店小分队工作人员,经三昼夜奋战,于2月10日,成立北平新华书店第一门市部即王府井书店。当日,各界群众和知名人士纷至沓来,踊跃购书。空前的盛况是对王府井书店诞生的礼赞。

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百废待兴。王府井大街一栋四层楼房在此时成为王府井书店新的栖息地,也成为中国书店业历史上轰动一时的壮举。也就在20世纪50年代,王府井书店以年进书一万多种,一跃成为当时全国规模最大的书店。即使在“文革”浩劫中,教育、文化、科技和学术领域陷入重灾泥潭,王府井书店依然坚守在“金街”上,而且还做到了逐步扩大规模,满足社会需求,成为了传播文化的“不倒翁”。1970年4月22日王府井书店第二次扩张后的图书大楼总建筑面积6300平方米,主要经营社科、文教、文学艺术、科技、图片画册、少儿读物等各类图书,虽然年销售图书品种仅3万至6万种,但对于当时的社会已然是作出了巨大的文化贡献,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文化“粮店”,播撒知识、保护文化希望的“摇篮”。

20世纪80年代初,王府井书店成为了全国首家全面开架售书的书店,读者的阅读和选购成为无障碍。并且率先和国内多家出版社建立特约经销关系,设立图书专架;举办重点书首发式和邀请知名作家来店为读者签名售书,帮助读者了解新书信息,引导购买。

1994年,王府井书店迎来生命航程中的巨大转折。围绕着“黄金地段还要不要文化企业”王府井书店的去留问题成为当时社会议论的一个热点。幸运的是,万千名读者改变了王府井书店的命运。出席“两会”的数十位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提出议案和提案,呼吁在改造王府井大街时,要妥善安排,保留新华书店。北京市政府10月31日表态:“王府井新华书店是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是国家级书店,它的位置仍然在王府井大街。面临即将到来的21世纪,书店一定要建成高档次、高水平、一流的现代化的书店。”

1994年11月13日,初冬的寒气笼罩着金街。这是王府井书店搬迁前的最后一天营业日。成千上万名的读者纷纷前来购书、留言,感谢书店过去45年间向公众奉献了20亿册图书,并期待新建设的书店再创辉煌。

2000年9月26日,王府井书店重张。此时的它,以面积1.7万平方米大楼的新容颜再度屹立在王府井大街上。2004年3月10日,经中宣部、原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投资组建,北京发行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挂牌成立。2007年,王府井书店作为北京发行集团所属的大连锁旗下的A级店,开始独立运行,“传承品牌、从我做起,再创辉煌”成为全店上下的共识。2008年,王府井书店彻底改造店堂环境,以更加主动热情的规范化服务,明晰的中英文标识和“无障碍”助残服务、外语服务等,向海内外读者亮出了一个金街文化老字号的新形象。

社会效益先行,夯实品牌竞争力

作为首都北京的文化名片,王府井书店以文化企业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投身公共文化建设,服务读者、服务出版单位,积极推动全民阅读向纵深发展,为倡导全民阅读,传播正能量,构建书香社会,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先后获得出版物发行行业首批38家诚信企业、出版物发行行业文明店堂、“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图书发行行业致敬影响力书城”等多项荣誉,并连续多年被评为“首都文明单位”,实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世纪90年代末,王府井书店作为亚洲第一大书城,每年举办百余场各类文化活動。先后推出了“名师助学课堂”“首都科学讲堂”“书生活——读者面对面”等品牌性公益活动,吸引了读者热心参与,极大地满足了当时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特别是“首都科学讲堂”活动以提升公众素质为目的,解读科学精神、关注科学热点、分享名家智慧,已成为提升首都市民科学素质,宣传先进的科学成就特色品牌活动。

与此同时,王府井书店还在重大主题的宣传展示方面狠下功夫,从抗击“非典”“神舟”系列升空、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到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从“一带一路”专题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图书展到2016年的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文献专题展、党的十九大文件及学习辅导读物展,王府井书店以丰富多样的展览展示活动为普通市民与读者提供高品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书店与读者之间的深度沟通与良性互动。

新时代的王府井书店始终将推动全民阅读作为书店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抓手,积极参与文化惠民消费季、北京阅读季、北京书市、北京十月文学月、北京电视台“带本书给家乡的孩子”等一系列公益品牌阅读推广活动。努力打造“王府井书店青少年阅读基地”,与各中小学及大学深入合作,让青少年“走进书店,亲近阅读”,逐步把王府井书店打造成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通过全面打造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营销策略,垂直纵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由单一的售书功能向综合型文化服务转变,进一步丰富活动的内容和手段,在全社会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舆论氛围和文明风尚。

守正创新,重新出发

从2015年起,王府井书店开始探索升级改造的新路径,结合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功能定位,根据书店运营的整体需求与广大读者对新时代阅读体验的新期待,王府井书店做出全新的定位,即打造成服务公共文化事业,满足人民对美好精神生活追求的公共文化生活空间。

2018年,王府井书店积极开拓思路,整合优质资源,突破书店大卖场的单一模式,与北京市东城区图书馆联合创办了“馆店结合”模式的“王府井图书馆”,这是王府井书店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北京市的总体部署,全面推动首都文化中心建设,积极投身公益事业,拓展阅读服务功能,推广全民阅读又一重大举措。自开馆以来,“王府井图书馆”平均每月图书借阅册数近5000册。分馆的建立,进一步发挥了王府井书店的品牌优势、区域优势和资源优势,实现集图书推介导读功能、阅读体验功能、文化活动功能、互动交流功能于一体的四大功能体系,深度融合图书馆借阅群体,实现读者既可以在书店“购书”,又可以“借书”的阅读体验。为丰富王府井图书馆的文化服务功能,图书馆依据大数据分析读者的年龄构成、借阅图书类别等情况,有针对性地推出图书发布会、故事分享会、亲子教育等文化活动,为更多的阅读群体提供精准的文化服务,让更多的人走进书店,真正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态度。

2019年全新亮相的“怀中读·阅童馆”,营造了一个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的场景,全馆营业面积约1300平方米,经营幼教启蒙类、故事绘本类、科普读物类等图书近2万种。 通过阅读场景营造,融入了文化沙龙、亲子互动、主题空间等一站式文化生活元素,进一步优化了读者的参与感与体验感,拓展了阅读服务效能。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迅速崛起,“书店+科技”更是书店发展的必然趋势。王府井书店将会立足北京、发挥图书发行主渠道的行业优势,按照“线上全品 线下精品”的经营思路,拓展网络发行业务,开发移动互联网服务平台,加快自营网站和第三方网站平台建设,实现以消费者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平台支撑,集网店、微书城、自媒体于一体,融合发展的产业链模式,积极主动融入“倡导全民阅读”的国家发展战略中,坚持发挥行业特色,全面扎实开展精神文明建设活动,突出实体书店在互动、交流、体验的功能优势,使其成为集图书展示展销、阅读体验、新媒体互动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型文化服务空间。

70年来,王府井书店始终把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渗透在发展的全过程,全心全意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作为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同龄的大型国有书店,王府井书店不断苦练内功,全面提高员工素质,培养员工过硬的业务技能,涌现出一大批专家能手,时刻秉承“读者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的經营理念。作为我国出版发行业的代表性机构,在国家大力提倡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的战略布局下,将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建立“以人为本”的运营与管理模式,开拓新零售的新局面。

作者系王府井书店总经理

猜你喜欢

书店图书服务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
独立书店联合荐书榜(总第八期)
班里有个图书角
值得孩子阅读的100种图书
最美书店
采掘服务个股表现
在书店
两则跟服务有关的故事
读者反馈 订阅服务
服务与咨询